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舆论

知名收藏家马未都开启打假模式 赝品“公开课”早就该下课

2019-10-10 14:29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10月7日,知名收藏家马未都开启打假模式,这回打的不是收藏赝品,而是以他的名义开办的“微信免费公开课”。此前,确实有不少人在朋友圈看到好友转发的图片,称只需扫码即可限时免费听马未都讲故宫。类似的还有“马未都的历史公开课”、“马未都讲故宫文化”、“马未都鉴赏历史方言文学的魅力”等。本主儿马先生肯定坐不住,现身辟谣打假;误扫码的用户也很受伤,本是奔着名家而来打算听点干货,孰料被无良营销号给利用了。

马未都等名家屡“被公开课”,扫码入群就掉进营销陷阱。插图 李嘉

近年来,微信朋友圈里扫码进群听名人“免费公开课”的宣传,从来就没缺过。去年10月,复旦大学陈果通过微博打假,称将对冒充其本人拉群开课的不法分子追究责任;今年2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嘉宾康震在微信朋友圈辟谣,表示自己从未在微信渠道开设过任何诗词类课程;今年7月,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发现有人冒用自己的名义推销普通话课程,他进群打假,反被群主斥为骗子并移出群聊。除此之外,还有“蒋勋细说红楼梦”、“中国通史”、“北大武志红心理课”等很多所谓的免费课程。总结起来,套路无非是“扫码进群后分享宣传图到朋友圈拉人,只有拉到规定人数后才能获得免费资格”。当然,最终这种所谓的免费也会因为成本上升之类的原因取消。营销号们制造这种陷阱,目的之一是涨粉,此外还会变相推销来路不明的产品、推荐风险极高的互联网金融投资等。不明真相、缺乏经验的用户很容易禁不起诱惑而上当受骗。

除此之外,还有低价卖课利用粉丝搞分级营销的。去年,某粉丝众多、一向以“文艺小清新”著称的微信大号也搞过“营销课”,还构筑了一个拉人返利的模式。这种一人拉多人的金字塔结构,跟臭名昭著的传销并无区别,饱受诟病。所以,该课程的微信二维码链接很快被微信官方封闭。

微信公开课本是个好创意,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知识付费也是大势所趋,如果真的是名家讲授真材实料的课程,网友并不吝于掏钱。可恶的是某些利欲熏心之辈,打着名人的旗号,挂羊头卖狗肉,既给马未都等名家造成困扰,也对网友构成消费欺诈。对这样的免费课程,用户要提高警惕,对群内涉及钱财的各种要求要仔细甄别;同时,谨记自己转发也要负责任。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该出手时就出手,微信平台也要加大打击力度。收藏界不容赝品,朋友圈的赝品讲座也该“下课”。

 

(原标题:赝品“公开课” 早就该下课)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张丽

流程编辑 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