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机车厂变身科创城、电机厂改成“蓝领公寓”……看老旧厂房如何转型

2020-01-21 14:05 编辑:TF015 来源:北京晚报

“自行车大军”、纺织女工的白纱帽、林林总总的大烟囱……这是属于“工业城市”北京的时代印记。随着产业的不断更新与迭代,老北京记忆中的一座座工业大厂关停、搬迁、升级。然而,那些见证工业奇迹的老厂房却留了下来。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鼓励老旧厂房转型为文化空间,已成为北京老旧厂房利用的既定政策。

北京市文促中心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全市各区共梳理出老旧厂房资源774处,总占地面积约3227万平方米。其中,城六区老旧厂房248处,占地面积约1943万平方米,占全市老旧厂房总占地面积的60%左右。

多年来,北京一批老厂房探索各种各样的转型之路,让历史与现代感并存。

二七厂

百年机车厂迎来科创企业和冰雪运动员

京城西南,老北京都知道二七厂。

二七厂厂区的艺术品让人品味到工业的痕迹。邓伟 摄

二七厂的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3年后迁往长辛店,此后成为“二七工人运动”的主要策源地。“二七厂”还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台内燃液力传动车,也是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整车集成和交流传动核心技术的矿车制造商。

近几年,二七厂陆续减产,直至2018年3月彻底停产。很多人都在关注着,承载着红色基因、被誉为“新中国火车头”的二七厂结束了百年机车生产的历史使命后会走向何方?

2017年7月,二七厂正式敲定百年老厂区彻底变身“中车二七厂1897科技文化创新城”的计划,在保护历史文化和建筑的同时,实现老厂转型发展,前后历经两年改造和招商。“一直尽最大努力保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台老设备,一件老工具。”负责改造和运营的负责人说,这样也能让创业者触摸历史,感受文化,汲取文化基因。

通过对旧厂房、库房、办公楼、单身宿舍的更新改造,这座122年历史的老厂正在导入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功能。

二七厂里改扩建的速滑馆为老厂增添了冬奥元素。石福睿 摄

探访

老厂区里添了速滑馆轮滑馆

寒冬时节,记者探访二七厂老厂。厂区内,一片西洋风格小楼能让人感受到几十年岁月的历史印记,如今老厂告别了机车的轰鸣声,迎来了科创企业和冰雪运动员。记者注意到,整个园区密度很低,是园林式建筑风格,并建有2000平方米中央景观区超大草坪,一步一景,形成了独特的商务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老厂区里还有了国家重点冬奥工程——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成为了“冰雪大本营”,基地项目中的速滑馆、轮滑馆都是原址改扩建工程。施工方北京城建北方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速滑馆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8.80米,场馆区为单层钢结构,屋面采用了192米×78米大跨度钢网架结构。

“为了让冰雪项目运动员达到完美的训练效果,训练基地速滑馆‘还原’了国家速滑馆比赛场地。”这位负责人说。该场馆拥有与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同等规模的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冰面,同时冰面温度能根据冬奥会比赛的要求进行精确控制,为运动员创造最佳成绩提供场地保障。

通过对旧厂房、办公楼等更新改造,122年历史的二七厂变身科创城,开始导入新产业、新功能。邓伟 摄

北京三露厂

家喻户晓化妆品厂变身非遗传播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的北京市三露厂家喻户晓,因广告词“大宝天天见”而被人们所熟知的大宝SOD蜜,就是三露厂开发的明星产品。

2003年,三露厂迁址,大宝化妆品的生产线也彻底告别幸福大街。

二环里的老厂房,究竟该拿来做什么?经过多年搁浅后,2018年,三露厂启动招租,随后,这里被首创集团下属的首创置业拿下,变成了现如今的咏园,一个非遗展示的平台。

体验

原有的厂房老楼都没有大拆大建

冬日周五的下午,记者沿着路边的指示牌,在一排老平房中间,找到了咏园。入门处,便是非遗体验销售平台,各种精致的非遗产品让人一饱眼福。

咏园北侧的百年建筑“九如楼”,始建于二十世纪初,原为南岗子教堂育婴所,后历经解放前、解放后的多次扩建改造,仍保留了百年前砖石拱券木构架建筑的历史风貌。咏园改造过程中,对建筑本体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建筑初始风貌,并命名为“九如”。九如,出自于《诗经·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其实,不仅是九如楼。记者在园区内看到,三露厂原有的几栋小楼均没有大拆大建,而是在外立面改造和内部空间的利用上重新规划设计。按照中国传统“双鱼合抱”的图样,文创园内还设计了双鱼造型的绿地景观。

现如今,九如楼是非遗传承人和设计大师的专属入驻场所,中国玉雕大师张铁成、凉山彝绣非遗传承人阿牛阿呷等都在此向公众展示非遗技艺。

北京电机总厂

老厂房打造成“蓝领公寓”一直满租

酒仙桥北路7号的北京电机总厂,落成于1958年,曾经人潮汹涌,“自行车大军”穿梭在不同的老厂区之间……

今天,这里的老楼还保持着灰色的外观,斑斑点点的楼梯、陈旧的栏杆依然是旧模样。只不过,每天进出的换成另一批人。一年多前,电机厂两栋老楼启动改造,变成了“蓝领公寓”。

被改造的两栋楼可提供152间公寓,每个房间均为四人间。四人间里,更像是大学宿舍,上下铺,还提供办公桌、衣柜等基本的生活设施。

同时楼里还新增了不少硬件,包括烟感喷淋入户、智能门禁门锁等。同时,公共区域还专门设置淋浴卫生空间、健身区、晾晒区、公共厨房、智能化共用洗衣房、休闲娱乐设施等。

“改造完成后,这里就一直处于满租状态。”改造和运营这片老楼的9号楼公寓相关负责人说,这里每个床位的价格在1000多元,比外面租住单间便宜多了。

电机厂的两栋老楼改造成“蓝领公寓”。曹政 摄

调查

老厂房公寓可供应几千套房源

记者了解到,本市还有多个闲置厂房、商场项目已经或正在变身“蓝领公寓”,将供应房源几千套。这些“蓝领公寓”由于更像是大学宿舍,屋内最多可以住8个人,租金成本相比市场上的白领公寓也有所下降。据了解,目前9号楼公寓798店的4人间每个床位的月租金是1500元左右。而如果改为6人间、8人间,价格还将进一步下调,降到千元以下。

由于改造时本市集体宿舍政策还未发布,这处“蓝领公寓”是在政策发布前实施改造的,依据的是酒店的相关标准。而目前的“蓝领公寓”的改建要符合一系列国标、地标及其他相关设计、建设、消防等建筑规范和标准。

按照文件,本市也将对此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租赁型职工集体宿舍建设、改建,提供金融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租赁型职工集体宿舍改建。

出台系列办法 破解转型难题

如何加快老旧厂房的转型再利用?为了破解难题,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办法。今后,各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细化规范设计,固化管理细则,为老旧厂房保护利用提供制度支撑。

●2017年12月31日,《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了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主要方向、基本原则、基础工作、重点政策条款、保障措施。

●2018年,市住建委发布《关于发展租赁型职工集体宿舍的意见(试行)》,明确了可以利用闲置的厂房、商场、写字楼、酒店等房屋改建为租赁型职工集体宿舍(俗称“蓝领公寓”)。

●2019年1月,《关于推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指导意见落地实施的工作方案》印发,明确了老旧厂房保护利用工作到底“干哪些”“怎么干”“谁来干”。

●2019年12月,《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也告出台,进一步细化了项目申请、立项、规划、施工、验收以及登记注册等一整套流程规范。

《管理办法》提出,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不变更原有产权关系、不涉及重新开发建设的,经评估认定并依规批准后,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原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5年过渡期政策,并提出了“允许临时变更建筑使用功能”的政策条款。

百年九如楼如今成为非遗展示平台。赵莹莹 摄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曹政 赵莹莹

流程编辑:TF015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