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小时候和长大后过年的区别大吗?这些老年俗有了“新模样”

2020-01-22 14:34 编辑:TF020 来源:北京晚报

临近过年,“年味儿有没有变淡”的话题总会引起广泛的讨论。在新浪微博,“小时候和长大过年的区别”“怎样过年才有仪式感”“向往的年味儿是什么”等话题在春节前夕先后登上热搜话题榜。

吹糖人

“其实,许多老年俗并不是消失了,只是逐渐生长出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模样’,变成了年轻人喜爱的‘新年俗’。”北京民俗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民俗学者朱羿对记者说。

踩岁 祭灶

老年俗淡出人们视野

“过年的‘节俗’大多是为了除晦气、讨吉利。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许多老年俗已经渐渐退出了日常生活,甚至淡出了人们对过年的记忆。”朱羿告诉记者。

朱羿举了个例子:踩岁就是曾经过年的老风俗,“一到过年,民间有守岁、压岁和踩岁习俗,除夕子夜时,孩子们拿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后,纷纷到屋外去踩芝麻秆儿。院内地上铺满了芝麻秆儿,孩子们将其踩碎,噼啪作响,称为‘踩岁’。”这个老年俗有不少讲究:首先,“岁”与“祟”谐音,踩岁意味着将过去一年的“晦气”踩碎,寄寓着去除秽物,神清气爽的意义;其次,芝麻秆儿有“节节高升”的美好寓意,踩芝麻秆儿,也讨了个“步步高”的“口彩”。“现在,在城市中,庄稼已经很少见了。因此,这个老年俗也就消逝在人们的视野里了。”

民国 吉祥文字厌胜钱

过年期间,“春节习俗展”将在北京民俗博物馆开展,40多件春节相关的民俗文物,将向观众展示春节前后的节俗文化。展览尚在布展中,记者专程前往探访,发现不少展品所讲述的正是那些已经消失的老年俗。一件清代的“木刻灶君人物纹印版”就体现着过去“祭灶”的节俗。祭灶又叫送灶、辞灶、小年等。朱羿介绍,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没有灶王龛的人家,则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而这块印版就是用来印制灶君神像的。

从展示的印版上可以看到,当时北京地区“通用”祭灶画像的样子:灶王和灶王夫人并排而坐,身边环绕着侍从、增福财神、聚宝盆、鸡、狗等。“俗话说,‘腊八祭灶,年下来到’。过去,腊月二十三日是‘祭灶日’,家家户户‘除旧迎新’,都会把贴在灶间的旧灶君像拿下来烧掉,换上一幅新的。在北京,这一天晚餐之前,每家都要先把糖瓜在灶门前烤化,然后抹在灶王爷、灶王奶奶的嘴唇上,以求他们回天上之后‘多说好话’。如今,这样的节俗在城市里已看不见了。”

集五福 抢红包

新年俗迎来新年味儿

老北京年俗只留存在书籍、报刊和老人们的念想里吗?其实,也不尽然。在手机、网络和年轻人的生活里,年俗悄悄改变了“面容”。

在民俗博物馆“春节习俗展”中,有一幅民国时期的纸本彩绘“福禄寿三星人物中堂挂轴”。旧时过年,人们在接待客人的中堂张贴祭祀风俗画,寓意着祈求福禄寿的美好愿望。福禄寿三星是民间传说中的三位星君,即赐福的天官、主加官晋爵的文昌、象征长寿的南极仙翁。

“如今,已极少有人家在过年时供奉福禄寿三星了,但人们对福气的向往并没有改变。”朱羿对记者说,不过,这种向往演化出了一些“新年俗”。2016年春节的网络互动小游戏——“集五福”可以说是一种新形式。为了扫福、集福,大家绞尽脑汁、脑洞大开,“福文化”也因此在人们中传递开来,成了令人惦记的过年“新年味儿”。

眼下,拜年的旧年俗也悄然发生了新的变化。拜年在北京可是一项古老的年俗,从元代开始就别具特色。过去,老北京拜年的风俗相当繁琐、“讲究”。朱羿介绍,自六七百年前的大都人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北京人,拜年都遵守着“从正月初一拜到十六以后”的习惯。“拜年在迎神接祖仪式之后。首先是阖家拜年:全家人先给辈分最长的人拜年,然后依照辈分顺序拜年,最后是平辈中年龄最小的弟弟、弟媳妇带领着子侄给哥哥、嫂子拜年。全家互拜之后,煮好饺子,大家一起吃新年的第一顿饭。这时候,天已经大亮,一家人有的留在家中接待来拜年的人,有的要出去拜年。北京的老规矩,大年初一是本家同宗拜年;初二给亲戚拜年,包括姑姑、姨、姐姐、姥姥、舅舅、岳父等家,都要去拜年;初三之后则是给老师、同年、朋友拜年,可以根据关系的远近亲疏及路途近便等来安排日程。大家在路上遇到熟人,也要互相拜年。”

而今,微信拜年、红包拜年早已蔚然成风,成了大多数人在过年期间相互问候的主要方式。“‘纸短情长’,程序简化了,温情没变。一个视频电话,拉近万水千山的距离,‘天涯若比邻’;微信群里抢一个红包,许久不见的朋友借着过年的喜气儿又热络起来。”朱羿说道。

民国 春节对联挂轴

互联网+文化

传统年俗焕发新活力

过年,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中华传统习俗。怎样让深蕴传统文化内涵的“老习俗”在新的时代扎根成长,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去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其中超四成游客在博物馆里寻找年味儿。

朱羿告诉记者,“当前,全社会对传统文化和节日都非常重视。除了社会氛围的烘托,作为文化机构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等,也应深度挖掘优秀传统节俗文化的闪光点,在过年期间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与传统节俗相关的优质文化内容。”

朱羿举了个例子,老北京人过新年,都爱赶庙会,充满了传统的年味气息。在明清两代,北京过年期间的庙会很多。除了东岳庙、白塔寺、白云观这类以祀神祈福为主的庙会外,还有如大钟寺、曹公观一类以娱乐为主的庙会。到了20世纪30年代,有文献记载,“旧京庙宇栉比,设市者居其半数,有初一开市者,如正月之大钟寺、白云观、火神庙、黄寺、财神庙、雍和宫、东岳庙……”此时,北京庙会的总数量又增加了。现在,庙会仍是北京绵延至今的老传统。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市政府采用“互联网+文化”的方式向市民发放了包括地坛庙会、龙潭庙会、运河文化庙会等多处庙会的30万张门票。

北京民俗博物馆也把传统庙会搬进了东岳庙。过年期间,“北京民俗文化节”将在民俗博物馆举办:有声有色的京城风俗画,精巧华丽的风筝,嗡嗡作响的空竹,嘎嘎击鼓的风车,训白鼠、拉洋片、扁担戏等传统杂耍……观众在感受喜庆节日气氛的同时,还能体验到传统技艺的魅力。

东岳庙原本就在北京的老年俗里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朱羿告诉记者,过去,大年初一烧香东岳庙是北京的重要习俗。“一般人家初一早上吃过饺子以后,往往会派家中的一个人去朝阳门外的东岳庙烧香礼拜。每到这天清晨,庙门还没打开,门外早已人头攒动,等着抢烧头炉香。进香的队伍迤逦排到东四牌楼。人们进香后,还要在山门外放炮仗。放鞭炮的本意是敬神,后来则越来越多地成为娱乐活动。”

而东岳庙庙会也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庙会之一。“如今,我们又将它重新呈现在现代观众面前。传统节俗在勾起文化‘乡愁’的同时,也在现代人心底焕发出新的活力。”朱羿如是说。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孙乐琪 北京民俗博物馆供图

流程编辑:TF02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