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地理

在德州偶遇“漏粉”,体会不一样的老民俗工具

2020-07-05 11:33 编辑:TF024 来源:北京晚报

德州离北京很近,特别是京沪高铁开通后,这种“近”被量化为一小时二十分钟。

我去过三次德州。前两次是为京杭大运河铜雕壁画的创作去采风,京杭大运河途径德州,全长一百四十多公里,其中卫运河九十六公里,南运河四十五公里。第三次去德州,是听说那边的民俗集市比较大,摊儿比较多,想去走一走、看一看;搜集和研究老民俗工具是我的喜好,我一直迷恋它们散发出来的原始味道。

作者:安建达


新华社资料图

深夜抵达德州,乘出租车时与司机闲聊,竟然聊到卖豆腐敲的梆子。这位司机说他父亲过去就是做梆子的,很可惜现在已经不做了,家里也没有留下什么,为数不多的东西都在烧火做饭时当柴火烧了。记得那年在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我一大早就听到敲梆子的声音,许多人赶过来买一块还冒着热气的豆腐,在附近找个早点铺,放在人家的盘子里,浇上酱油等佐料,然后再点碗粥,开吃……

司机告诉我,德州老火车站附近黑马市场的大集,也许能找到我想要的东西。他不十分明白我想要什么,其实连我自己也不是那么清楚;或许我就想体验那种寻找的感觉,每每徜徉其中,很快乐。

转天去黑马市场,我才知道自己来早了两天,那天没有大集,只有零星的几个小摊儿,在阳光下显得孤零零的。其中一个小摊儿上摆着很多老民俗工具:绕线板、烙铁、秤杆、秤砣等,我随手翻弄,顺便听身旁的一个当地人和摊主砍价。有个秤杆,摊主要价一百元,那人只出三十元,两个人谁也不让,一个说“对不起”,一个非要买走,最后,还是摊主妥协了,以三十五元成交。我抬眼一看,当地人很快乐,摊主也不惆怅,我笑着对摊主说:“三十五元就卖啦?”摊主这才流露出不情愿的样子:“说不过他,卖了……”无论到哪儿,我都喜欢听买卖双方讨价还价,觉得那就像一场演出,跳动着快乐的音符。

听他们讨价还价的时候,我一直盯着一只木盆看,那只木盆上有把手,翻过去看底,很奇怪,是紫铜的,剪成花边钉上去,上面有不少手指头般粗细的窟窿。我问摊主这是什么,他说是弄面条的,旁边也有人说是压饸烙面的,但在我的记忆中,压饸烙面的工具不是这样的啊……看来这个东西很有意思。我和摊主很快商量好价钱,买走了。还是朋友圈的威力大,当我把这件工具拍照发到朋友圈,有人说:“这是用来做红薯粉的,我在重庆的小吃店里还见过呢。”我按照朋友说的方向检索,果然,这是做红薯粉的工具,称为“漏粉”。这“粉”呢,可以是红薯粉,也可以是土豆粉;这种工具底部有眼儿,里面放粉团,在装着沸水的大锅上操作,手不断颤动,就会漏出一条条均匀的粉,煮熟了漂浮起来,捞出,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那种砂锅粉了。我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但能够想象出来那份热气腾腾、欢声笑语、汗流浃背、香气弥漫……

比较有趣的是,我查到的制作“漏粉”的原材料有如下几种:一种是用葫芦瓢做的,底部扎眼儿;一种是用木头做的,在旋出来的木瓢上扎眼儿;还有一种是用金属打造的,多是铜制的或者是铝制的。像这种木头与紫铜结合在一起的,很少见!

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德州最出名是扒鸡,虽然我也品尝了大名鼎鼎的德州扒鸡,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这只偶然遇到的“漏粉”,它岂止是个老民俗工具啊?回想起来,这里面装得更多的,是寻常日子里热乎乎的温馨……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4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