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封面

深度探访托尔斯泰两个故居 揭秘其复杂内心世界

2016-01-13 12:00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2016年1月13日讯,从莫斯科乘火车三小时到达图拉时,遇上了大雨。同伴本来就对托尔斯泰庄园亚斯纳亚·波良纳不感兴趣,这下脸色更阴冷了。我的想法是哪怕不去克里姆林宫,也不能错过亚斯纳亚·波良纳。通向庄园的路足足走了半小时。途中向一个女郎问路的时候,听说我们自己乘坐公共汽车找上门的,她蓝色的眼睛睁得溜圆,道:“好样的,好样的!”又指着来往的车辆,“看,都是私家车或出租车。俄国人也未必知道怎么乘公交车到这里呢。” 

 

Colonnade of Trees

托尔斯泰

午后两点,我们终于来到了庄园附近。灰色的天空背景下,葱茏的树林清翠欲滴,浓得将周围的雾气都染绿了。或许太久没有见过这种包罗万象的绿,我有些怕似的,心突突地跳起来。然而眼睛率先被解放了,胸襟随即敞亮起来,嗓子直想唱歌!眼前的这片朴实乡村,才是真正的俄罗斯。

亚斯纳亚·波良纳是“明亮的林中空地”的意思,面积广阔,有一个大湖,幽深无边的森林,大片的苹果园,毫不婉约,完全是大大咧咧的风格,但是正和它质朴的主人匹配,有一股不受拘束的自由劲儿。

1828年9月9日,托尔斯泰出生在这里,庄园是母亲留给他的遗产。祖父爱赌大钱,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最后把自己的财产和妻子的陪嫁都挥霍光了,还欠了一大笔债,到了托尔斯泰父亲的时候,又把妻子的大部分陪嫁去还了这些债,只剩下亚斯纳亚·波良纳这一处庄园。因此,少年时的托尔斯泰生活得并不宽裕。成年后他不愁吃穿了,还是会为多花一分钱而不胜惶恐,这点与《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一模一样。

托尔斯泰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在亚斯纳亚·波良纳度过。八岁之前,他生长在这里,后来去莫斯科上学,升入喀山大学,不久辍学,去高加索服役,开始创作,写出童年三部曲。三十出头的时候,他回到亚斯纳亚·波良纳从事教育和司法工作,写作《战争与和平》。35岁那年,他娶了18岁的索菲娅为妻。这位年轻的妻子很有艺术和写作的天赋,她崇拜丈夫,决定做他写作生涯的最好助手,为他誊写书稿,提出修改意见,翻译论文,参与托尔斯泰著作校订出版,履行“一个天才作家妻子的崇高使命”。托尔斯泰五十多岁时,举家迁往莫斯科。他在莫斯科住了十三年后,又回到出生的地方,直到1910年10月28日凌晨从亚斯纳亚·波良纳出走,11月7日病逝于途中的阿斯塔波沃火车站。

今天,偌大的庄园里,唯一“小”的处所,就是那座白色的故居房子。这是全世界托尔斯泰崇拜者的麦加。从外面看上去,这座两层的白房子跟普通的俄罗斯农舍没太大分别,一层有个凉亭,旁边种着几棵体格健壮的大树。

晚年的托尔斯泰一直为自己所过的生活而痛苦:“当我住在有15个房间的宅邸,享受着奴仆的侍候,我感到这种生活是可耻的。”到底是怎样的奢侈?遵照故居博物馆的要求,我们换上保护地板的拖鞋进去参观。里面大多数房间是狭小局促的。最大的一个房间是客厅,摆着一张长饭桌、一架钢琴、两圈沙发和几把椅子。想到那些从四面八方赶来拜访文豪的人聚集的场景,你会担心四十平米是不是一个足够的面积。

卧室里的一切在1910年10月28日夜里托翁出走后就凝固了。床很窄,放有主人喜爱的绣花枕头,是做修女的妹妹绣的。床头小桌上摆着一个响铃,一座古老的圆形钟,一支蜡烛,火柴,还有几盒药。床头墙上挂着大女儿塔季扬娜的画像,屋子的一角放着洗脸盘,另一角有一张小圆桌,上面放着一瓶水,地板上有一架马鞍。墙上都挂着人像--托尔斯泰父亲的,穿一身军服;小女儿玛丽亚的,还有两幅是他夫人的,其中一幅很年轻,袅娜动人。床边有一个很大的桂冠,还有题词:赠与向生活的荒原大呼“我不能沉默”者。

书房的书桌上是烛台和未燃尽的蜡烛头、滴着蜡油的烛盘,一把圈椅、一副象棋、他的三张不同年龄时期的照片,以及翻开的书本都定格在一百年前的样子。它们和托尔斯泰夫人一样,不知道主人会一去不归。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