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方方:在历史的镜像前书写 长篇小说《软埋》还原历史

2016-09-30 12:10 编辑:TF003 来源:网络

“软埋”原本是一个区域性的方言词汇,是四川一些地区对于人在死后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睡棺材,只能草席裹尸埋掉或者直接入土下葬的叫法。在民间传说中,软埋下葬的人,灵魂永远无法转世。

作者:辛爽


%e8%bd%af%e7%bb%b5

《软埋》 方方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女作家方方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软埋》里,她直接给了“软埋”两重含义:人死后不经棺椁直接被埋葬,这是被泥土的软埋;屏蔽过去,拒绝记忆,麻木地安于现实生活,这是被时间的软埋。无论生者还是亡者,选择软埋,就意味着选择将所有亲身经历的真相在历史镜像中彻底变成影影绰绰的一团雾气。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些关乎个人、血脉乃至于家族的历史,将永远不为人知。

《软埋》是一部非常有特色的小说。它还原了一段原本只存在于教科书中的宏大历史,在倒叙、正叙的进行中讲了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既是开明乡绅的儿媳胡黛云,也是吴青林的植物人母亲丁子桃。她因“土改”而彻底改变命运、改变身份,但又最终成了一个困于往事、失去现实知觉的植物人。小说的结构也独具特色,关于胡黛云的回忆,作者巧妙地用十八层地狱的象征倒着写,颇有网络文学中的重生文套路;而关于丁子桃的身世之谜,借着其子吴青林的所思所想正着写,又将小说呈现出侦探小说式的结构。

在如此精心的设计之下,大历史与小恩怨交错,使得整个小说弥漫着一种悲壮的氛围。三知堂的满园荒坟、且忍庐焚烧的书画地契、批斗大会上胡黛云打向父亲的耳光、公公陆子樵做出“自己选择死、总好过被批斗而死”的全家赴死决定、在马车上胡黛云向长工金点捅破的血海深仇,乃至于在文中暗线里潜伏的那些细节,包括胡黛云与小姑慧媛的不睦、慧媛与金点的暧昧关系等私人恩怨,在历史的深重下不忍卒读,又让读者忍不住扼腕叹息。正如方方所言,“我的这部小说,只是想通过人的命运或那些导致命运转折的细微事件来提醒人们,我们曾经经历过什么”。除却陈述厚重的历史,整部小说将文本的支柱放在历史镜像前的个人身上,以他们浮萍般的人生百态作为切入点。自然而然地既是行文所需,也在情理之中。

小说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反过来历史又作为一种镜像呈现在小说中。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也可以说,每个历史的亲历者都背负着不同的历史参与感。视角不同,痛感不同。

在《软埋》中,死去的亡灵向活着的“幸存者”传达出这样一个观点:“忘记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丁子桃和吴家名作为历史的亲历者,自愿选择“软埋”记忆,有意识地回避、忘记家族和自己的身世,如行尸走肉般平安地活到生命尽头;丁子桃和吴家名的儿子吴青林为了母亲的康复,断断续续探寻那段已被尘封的过往,当最终触及历史的真相时,为着今后的安稳生活,站在母亲婆家旧宅前的他最终选择了放弃。然而比起他们对往事的讳莫如深、回避抗拒,也有一些人甘当历史的铭记者和探寻者,譬如老将军刘晋源每天滔滔不绝叙述的是他带队剿匪的光辉历史,直到膝下儿孙听得厌倦;青林的朋友龙忠勇,面对着已经变为鬼大屋的三知堂,做出了继续挖掘历史真相的决定……在这部作品里,方方并没有站在任何一个当事人的立场上,而是如置身在由历史构成的镜子之林面前,无论是平面镜还是凹凸镜,不管是苦涩的过去还是光荣的回忆,她诉诸笔端的是每面镜子所呈现出来的、个体感受下的“相对真实”。

《软埋》的故事时间跨越了五十余年,充斥在其间的是不可挽回的悲剧故事和不断交错的人生际遇。小说结尾,在云中寺等待被寻找的小茶和此生都无法恢复身份的胡黛云,昭示着历史伤痕的黑洞伴随着当事人的离世最终定型。在历史上,“土改”的时间并不长,留给当下生活中的阵痛也已经微乎其微,但它对于中国农村、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都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在国人书写的观念中,所有的苦难都会导向苦尽甘来的皆大欢喜。但是,在《软埋》中,这些有着重大身世秘密的人,为了活下去的基本保障,也为了子孙后代的平安,放弃回忆、放弃找寻,保持缄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直到秘密重归土壤。这未尝不是一种不圆满的遗憾。作者独辟蹊径地抛弃了中国式的“大团圆”结局,用一个个不圆满的叹息增加了文本的厚重。中国的禅语诗中有一句是 “花未全开月未圆”,意思即为未圆满也是一种另类的圆满状态,那么不妨借用一下来理解这部小说悲欢离合交织的结局,正是这种种不圆满成全了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

在书后题为“我们不要软埋”的后记中,方方谈到了她的创作初衷是来自于一位朋友母亲的亲身经历。谈及方方,人们最有印象的可能还是在30年前她的一部《风景》,引发了人们对“新现实主义”的关注。新作品《软埋》承袭了现实主义的精神,同时又暴露出了当下社会中不为人所注目的历史暗角,给了所有保持缄默隐藏秘密的人一次发声的机会。就像方方本人在后记中所说,“时间何止无言,它还无色无声无形,它把人间无数都消解一尽。那就是软埋”,那么,此次站在历史镜像前的严肃书写,是对几近云烟的历史真相的守护,亦是一位作家对历史真相的执着记录。

原标题:方方:在历史的镜像前书写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