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时报》官方微博近日分享了两张照片,没想到却引发争议。照片中,扶梯上的所有乘客都遵循着“左行右立”,秩序井然。不少网友留言称赞乘客们的素质 ,“ 看着真舒心”。但评论并非一派和谐,收到最多点赞数的评论竟是—— “很不幸的是,这样做反而是不对的,由于自动扶梯的特点,这么做会造成单侧受力不均。”


按这位网友的说法,几年前被各个城市普遍接受并推广的文明行为,如今也成了伪科学?
确实是这样。
乘扶梯“左行右立” 最早是英国人建立的,以便让急于赶路的乘客在扶梯左侧通行。这一习惯一度在欧美、日本、中国的港澳台等地较为流行,传到国内被视为“高素质”的体现,便率先在上海、北京这些城市倡导起来,越来越深入人心。

不过,近年来“左行右立”的礼仪早已不再被倡导。
2012年,上海市政协委员臧志军在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电动扶梯使用安全的建议》中呼吁去除地铁内“左行右立”的标识。2013年3月,上海轨道交通正式剔除“左行右立”说法,改为“紧握扶手”。

2015年,南京地铁也公开呼吁,不再提倡“左行右立”,只希望市民能“扶稳站好”。
而在被视为“左行右立”践行典范的香港,政府和港铁公司近年也更加强调在扶梯上“握扶手,企定定”(握紧扶手、站定不动)的理念。

2011年,北京地铁动物园站电梯逆行事故发生后,许多媒体在报道中都提到,“左行右立”不符合中国国情,过大人流会导致机器右侧更易磨损,影响机器寿命。如今北京不少新建的地铁站扶梯上已不再画有黄色的中线标识,也不再倡导“左行右立”。
难道是“国际化”的礼仪不适合中国国情吗?并不是,国外也在淡化“左行右立”。
日本努力宣传“安全正确”的自动扶梯搭乘方式,强调“自动扶梯,不要走,不要跑”,大阪、名古屋等地甚至明文禁止在扶梯上行走。日本电梯协会在宣传告知中描述道,“自动扶梯是需要紧握扶手、静止站立的乘用工具。近些年来,因为乘用者的行走而引起与其他乘用者的接触,甚至跌倒事故也时有发生。”
大力倡导过乘扶梯“左行右立”的韩国在2007年也取消了相关规定。因为2006年电梯事故猛增到87起,其中约有四分之三是因为人们在扶梯上走动导致。
加拿大在2006年撤除了294个自动扶梯的“左行右立”标语。因为这一年有138人在这些扶梯上受伤,其中50人入院。
被视为高素质文明行为的“左行右立”究竟有什么安全隐患?
隐患一:重力分布不平衡,电梯易损坏
所有人都站在一边的乘坐方式其实是与扶梯的设计原理相悖并可能导致故障的一种做法。地铁电梯设计就是为了并排站立 2 个人设计的,如果长期乘客都站在一边,会对驱动链条、导轨、梯级滚轮等造成不平衡磨损,重力分布不均,增加电扶梯容易损坏的机率,有安全隐患。
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的一份公开报告指出,实行“左行右立”,右侧轮子的受力是左侧轮子的 3 倍,长此以往,这些轮子将会先行疲劳、磨损直至报废。

隐患二:在电梯上行走有危险
当乘坐下行或 35°倾角的自动扶梯时,右立比左行要安全10多倍甚至几十倍,而往下行走,还易造成自动扶梯的冲击或晃动。上海三菱电梯公司安装维修分公司副总经理刘钧介绍,从安全使用自动扶梯角度来说,提倡使用者靠右站立,紧握扶手。至于左行,回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行人在使用自动扶梯的情况,多数在左边行走的人步伐、速率较快,站在右边的行人会感觉到电梯有明显的抖动,存在安全隐患。“左行右立”意味着左侧乘客必须在扶梯上行走甚至奔跑,不少地方就曾发生过电梯骤然停止的事件,还造成人员伤亡。

国标 GB16899 是扶梯的制造规范,制定出发点是保护乘客和维保人员的安全,其中规定"扶梯在没有运行时,也不能做为楼梯使用",何况是运行状态,在扶梯上行走,本就是不安全的。
早在2006年,香港国际电梯工程师协会科学顾问苏廷弼就指出,“左行右立”实际是一个陷阱,留出一条通道鼓励乘客在电梯上步行,忽略了在高速扶手电梯上步行也是高风险行为。扶梯很多时候会因为电压不稳突然减速,而夹到细小的垃圾或者烟蒂也会导致电梯突然停顿,如果乘客正在步行,就很容易失去平衡。
隐患三:扶梯台阶高易发生事故
上海市政协委员臧志军指出,电梯虽然也可以行走,但是其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供人们以站立姿势升降时使用的。电梯的台阶通常较一般扶梯高,且处于运转过程中。如果在上面行走,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
一般建筑的楼梯每级约为18厘米至20厘米,而自动扶梯一般为30厘米,这一高度明显不适合行走。建筑楼梯每隔十多级台阶会有一个安全缓冲平台,而自动扶梯不仅没有这个平台,其设计宽度也仅容两个人站立,在电扶梯上步行会导致容易失去平衡,走动起来容易撞到旁人,一旦有人摔倒,容易带来连锁反应。
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指出,扶手电梯的所有设计都纯粹为了乘客站立而设计,扶梯上的台阶不符合人体功能学的设计,从而造成在扶梯上走动很不安全。因此张乐祥建议广大乘客,在扶梯上的时候一定要抓紧把手,站定了乘坐,尽量不要行走。

有人说,在扶梯上行走可以节省时间,还能增加电梯利用率。其实,乘客在扶梯上步行其实只能节省很少的时间,对增加电梯通过的容量帮助并不大,如果每级电梯站满两人,密度较高,而步行时乘客之间反而要保持较大的距离。“左行右立”导致半边电梯经常处于空置状态,反而降低了电梯的通过能力,电梯利用率很低。
所以相较于“左行右立”,还是都站满电梯承载人数更多,也更安全。如果真要着急,可以去走楼梯,而不是在狭窄移动的电梯上困难地奔跑。
请牢记:乘扶梯时一定要抓紧把手,扶梯上人过多或有急事时,尽量选择走楼梯。不仅是为了效率,更是为了安全。
编辑:晓灵
作者:苏倩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长安街知事”,还有更多精彩在里面。
来源:微信公众号 长安街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