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这是上世纪30年代的北平,老舍笔下的活的北京

2018-09-05 10:05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上世纪30年代,北京这座做了几百年都城的城市,已不是中国的首都。1927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把首都迁往南京,北京改名为北平。此时,脱去政治“外套”的北平,一下子冷清下来,但它独有的文化气度和闲适的生活,却凸显出来。今天我为您呈现的这段视频就是1930年代北平的一段风情画……

作为教育与艺术中心,北平不但汇聚了北大、清华、燕京等一批顶尖学府,还聚集着国立研究院、图书馆等一批文化机构。生活在古都的文化人,给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典故。在马叙伦的指导下,长美轩饭馆的大厨做出了享誉全城的“马先生汤”;爱好古籍的钱玄同,一有空就往厂甸跑,次次满载而归,一度被戏称为“厂甸巡阅使”;洋派的林语堂没事儿就泡在琉璃厂跟书店老板聊天,不为买书,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古文修养;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更是北平顶级的文化沙龙,沈从文、萧乾、徐志摩等文化名流都是座上客。三十年代的北平,虽然冷清,但是更显出它独特的文艺气质和文化内涵。

内城角楼

八达岭长城

颐和园宝云阁铜殿

颐和园佛香阁

天坛圜丘

玉泉山塔

内城城楼

天安门

1933年底,时任北平市长袁良主持制订了自1935年1月至1937年12月的“市政三年建设计划”,希望通过修建道路、疏浚河道、修复古建筑、改善公共娱乐场所等措施,发展北平的旅游业。这一时期,城里的皇家园林已次第开辟成公园,郊区的长城、明陵、汤山温泉等旅游资源也渐渐开发出来。

当时,北平的旅游业发展风生水起。北平成了中国首屈一指的旅游文化名城。直到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乃至全中国的发展之路被粗暴地打断了。

1930年代的皇穹宇丹壁。赫达·莫里逊摄

1930年代的皇穹宇配殿。赫达·莫里逊摄

1930年代的皇穹宇内藻井。赫达·莫里逊

1930年代的圜丘棂星门。赫达·莫里逊摄

国子监辟雍

正阳门城楼

金鳌牌楼

一家当铺的招幌

好书推荐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五部分:《扬子风景》《北京美观》《中国风景画》《中国南与北》,以及《中国庭院中的女人》一书中的插图。

《扬子风景》初版于1926年,收录了50张长江三峡风景照,包括12张手工上色照片。堪称中国摄影艺术的精品,作者因此被提名入选英国皇家地理学会。

《北京美观》初版于1920年,收录了66张北洋时期北京的照片,记录下了风云变幻时期北京最后的辉煌。

《中国风景画》与《中国南与北》均初版于20世纪20年代,各收录30张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地的风景民俗照片。

《中国庭院中的女人》初版于1914年,收录了12张反映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照片。

作者简介

唐纳德·曼尼(Donald Mennie, 1876-1944):著名风光摄影大师,1920-1940年间中国沿海地区*影响力的外国商人之一。1876年出生于英格兰,1891年开始在药店做学徒。19世纪末来到北京工作,后前往上海,任上海屈臣氏大药房董事经理。义和团运动期间,他加入了公共租界的准军事组织——上海义勇队。从1903年起,他多次在上海业余摄影协会举办的活动中分享自己的摄影经验,先后出版了《北京美观》(1920)、《扬子风景》(1926)等摄影集。1943年3月,被日军关入上海龙华集中营。集中营内恶劣的条件导致他的健康状况极度恶化,不幸于1944年1月病逝。

赵省伟:《西洋镜》《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丛书主编。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自2011年起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

彭金枝: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学硕士,国际劳工组织外聘译员。

栾晓敏: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硕士,中外影视译制与传播国际合作倡议论坛译员,翻译有央视系列纪录片《铸梦》等影视作品。

 

 

来源: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黄加佳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