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中法建交50周年 西山深处重现圣琼·佩斯遗址

2014-03-06 03:26 编辑:TF001 来源:网络

从市中心驱车一路向西50多公里的海淀西山深处,“藏”着一片记录了中法文化交流和中法人民友情的遗址群。这片横跨温泉镇、苏家坨镇的遗址群在上个世纪初曾聚集和居住了一批法国精英和民国名人,其中不仅有被喻为“白求恩”式好医生的法国著名医师贝熙业,还有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圣琼·佩斯等。今年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海淀区政府从去年开始启动了西山中法文化史迹群的整修改造,包括修复北京47中的部分院落、贝家花园、圣琼·佩斯等,预计遗迹修复工程将在今年年内完工。未来这一地区还将打造“中法风情带”并设计精品中法文化旅游线路,在海淀后山地区还将建设一座法国风情的休闲娱乐度假中心。

圣琼佩斯著诗处破损的道观正门前台阶

 

(追溯)海淀北部与法国渊源深厚

据海淀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西山一带尤其是北部地区,历史上曾经与法国渊源深厚。特别是上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一批法国友人和曾留学法国的民国名人,参照法国先进经验,在此进行各项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尝试:比如利用庚子赔款返款,仿照法国学制在中国建立起学科众多、设备先进、涵盖教育全程且实习场所完备的现代大学体系,推动赴法勤工俭学大潮;吸收法国“均权”、“社会合作”的社会思想,在温泉村一带开展农村自治试验,成立自治坊公所和各种经济合作社,开创了乡村自治的先河;进行各项社会建设,如修建公路、兴办电话、电力等公用事业和创办疗养院,以及发展乡村经济等。 也是在那一时期,一个法国精英团体经常活跃在海淀北部地区,这批法国精英热爱中国文学和历史,在长达几十年的居住和生活期间,他们和当时的爱国之士一起,用自己的行为改变着这片西山土地。

(复建)圣琼·佩斯遗址:道观中写出诺奖诗作

著名的法国诗人、外交官、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圣琼·佩斯,曾生活在这片位于西山的中法史迹群中,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诗《远征》正是在西山一个破落的道观中写就的。圣琼·佩斯在他的日记和文章里,多次提到西山那座已经破落没有香火的道观,而那也是诗作《远征》的诞生之地。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专家张文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1917年8月2日,圣琼·佩斯写信给母亲,信中提及:“我从一个小庙宇里给您写信,它位于北京西北部的一个山岗上……在我的脚下,距离一条因流沙淤塞的河道不远处,一个村落正在消亡……它建在一座小山丘上,从这个小山丘可以俯瞰那通往西北边陲的丝绸之路。”据考证,这座道观就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管家岭村西北的一片林木葱郁的山岗之上。也正是沿着道观下的这条路,圣琼·佩斯和他的同伴踏上了远征戈壁滩寻找古老陆上丝绸之路的艰辛历程。 “这座圣琼·佩斯写作《远征》的道观就是桃峪观。很可惜现在道观仅剩遗址”,在跟随张文大等专家探访遗址时记者看到,如今的道观遗址只剩一片废墟,位于半山腰的一个山顶上,背西面东,原来的构造清晰可辨,前后都有门楼,有出入的台阶,东为正门,还有个五、六平方米的长方形小院子。正房的西南角有个地下室,西北方有个天然石洞,曾经是菜窖。 目前,海淀区政府和苏家坨镇政府已在筹备复建圣琼·佩斯遗址。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左颖   通讯员董海霞 摄影马柯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