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只要旅行不要“家” 做一个成熟游客享受旅途快乐

2016-09-17 12:00 编辑:TF006 来源:作者

前不久,一个在旅游群里新认识的朋友问我是不是旅行家?我说:只是喜欢旅行,没有“家”。在我脑子里,因为旅行而能称“家”的人,真想不起几个。马可·波罗、徐霞客、玄奘、法显都算超级大的旅行家,人家一辈子恨不能有一大半儿时间都在旅途上。当然一直走在旅途上并不难,特别是在今天,有钱就行,难的是他们不是光傻走,人家每个人都有大部头的著作传世,成为研究历史文化的学术遗产。

作者 馋人


6_调整大小

只要旅行不要“家”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对家的解释,“家”是指“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学识自然是通过著作来体现的,即所谓学术贡献,没有学术贡献,你就是走完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也只能是个游客,离“家”还有十万八千里。

其实当个游客没什么不好,何必非要成家,重要的是做一个成熟的游客,会享受旅途的快乐,不是拍张“到此一游”就完。对我来说,旅行让我验证了很多课本知识。上小学时,大人让我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种带点儿苍凉的秋色,只有后来深入到实景中才有了真实的感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到河西走廊或新疆的大戈壁里走一走,我永远不明白那直的孤烟是怎么回事儿。幸运的是,在我第一次到新疆旅行时,就看到了那直直的黑色孤烟,那是在干燥的戈壁滩上经常会产生的龙卷风,它就像女巫一样,在凄凉的戈壁上游走。深入实景的感受,是你从书本上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

没错,如果你对中国诗词和绘画有足够的热爱,那么你在旅途上的精神收获一定会更多。站在富春江两岸的山上,你可以实景体会“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意境;望着云雾缭绕的黄山天都峰,你会忽然明白为什么中国画最讲究的是知白守黑。忽然,你从眼前的景观中还顿悟出了某种人生哲学,欧耶!倘若如此这般,这趟旅费花得超值了,比让那些江湖上的“心灵大师”骗你钱色强多了!

古代文人最喜欢的登高望远,实际上就是一种旅游状态。生活在今天,我们的不幸是可以登高望远的地方越来越少了,即使登上去能看到的也尽是钢筋水泥;有幸的是交通发达了,我们可以快速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可以登高望远的角落,由此促生了一个行业——旅游业。

跟旅行社出游的好处当然是省时省力,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让你失去了很多美妙的旅行过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么浪漫的画面,跟团旅游的人大多看不到,因为他们酒醒的时候,基本是躺在酒店的床上,毫无浪漫可言,只剩下后悔——昨晚为啥喝那么多?除非跟保华兄那种住帐篷的“野外团”出游,你还能找到那种或天涯羁旅、或大漠游侠的感觉。其实我跟他在新疆大漠旅行时,在没风的夜晚,是不舍得睡帐篷的。看着满天的繁星,带着浪漫的思绪入睡,在一生中不会有太多机会。悄悄传授一点儿经验给暗恋中青年男女——把他或她约到这样的情境中,恋爱成功的概率能迅速飙升到99%。

看完上面的文字,也许有人会问了:不懂中国诗画的人就不会旅游了吗?这话问的!就好像我说“不会吃饺子的西方人等于不会吃饭”一样。好吧那我举个远离中国文化的例子:有俩哥们去欧洲旅游,从一个辉煌的教堂出来后,一个哥们儿说:真想不到,巴洛克艺术实在太精美了,从画册上看和实地看完全两回事儿,没白来;第二个哥们儿说:就是呀,不来这儿我还真不知道,原来耶稣和基督是一个人呀!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