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服务 > 人才

2016·学术前沿论坛 研究创建东巴古籍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

2016-12-28 09:55 编辑:TF008 来源:网络

2016年12月25日在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办了2016·学术前沿论坛-ADCA专场“研究创建东巴古籍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论坛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记忆遗产”东巴经典传承体系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支持。论坛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34子课题2组负责人、纳西族学者白庚胜博士主持。

2016·学术前沿论坛ADCA专场

来自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光明日报、中国日报、北京晚报等在京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在校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2016•学术前沿论坛ADCA专场于2016年12月25日在北京市社科联举行

东巴古籍文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记忆遗产”,是当今世界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书写的书籍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有序传承和多民族包容和谐的实证,是人类形成文字初期时思想文化的实例。在人类学、文字学、生态学、哲学、史学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大的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17讲话中提出了重要观点:“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引导下,为了传承这一人类独有的古文字研究,我们将加速抢救性数字采集在一个世纪前就开始收藏在国外和潜藏于民间的东巴古籍藏本,把海外回归祖国的数字化古籍带给老东巴火速进行释读、翻译和编目,并对已经释读和翻译的东巴古籍进行较系统的分类、保存与研究,采用现代信息化创新手段构建面向由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古籍的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从速抢救保存这一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绝学地位的“世界记忆遗产”,实现东巴文化的传承。

本次论坛主题是“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传承与跨学科数字化创新。主旨是面对流失海外的东巴古籍藏品的现状,面向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活着的象形文字”,研究如何采用数字网络化技术进行东巴经典文化遗产抢救与传承相的新模式。面向在世界文化史上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纳西族东巴文化,探讨采用文理工学科交叉及国际合作的途径,抢救性采集分散在海内外的东巴经典古籍藏本的数据。研究采用现代信息化创新手段构建面向东巴象形文字的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实现濒危状况下的东巴古籍及东巴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纳西族著名学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博士主持学术前沿论坛

首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34首席专家、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北京东巴文化促进会技术顾问徐小力教授做了题为“用‘活着的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古籍的探寻、研究与共享”的报告。徐教授介绍说:中国纳西族创造的东巴文是当今公认的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

东巴经典古籍是由具有独特图形及发音的东巴文写成,是研究是世界上相关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一个世纪以来,有许多国家及地区的学者(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挪威、意大利、瑞典、西班牙、加拿大、日本、瑞士、荷兰、波兰以及中国等)收集、探寻及研究纳西族东巴经典古籍。东巴经典古籍具有在世界上广泛分布的特点,收藏于十多个国家:如中国(丽江、昆明、北京、南京、台湾)、英国(英国国家图书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法国(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法国远东学院等)、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等)、德国(德国国家图书馆等)以及西班牙、瑞典、荷兰、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由于大部分东巴古籍广布世界各地,国内外东巴经典学术研究处于分散的状态且彼此沟通不便;目前能释读东巴经典的川、滇、藏区的几位老东巴祭司已年逾古稀,经典传承面临濒危现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34)首席专家徐小力教授在学术前沿论坛发言

徐小力教授对东巴祭司在历史上的地域分布与其传承的现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同时介绍了东巴古籍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1.探寻散落的东巴古籍以及抢救性释读回归的东巴卷;2.代表性东巴经典古籍《创世纪》的探寻与研究;3.东巴经典古籍《创世纪》的学术价值;4,发布若干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东巴文化研究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34子课题1组负责人张旭女士做了题为“东巴古籍数字采集与国际学术研究”的报告。张旭女士主要介绍了2016年在瑞典国家世界文化博物馆和法国巴黎语言文化大学、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等机构的采集和调研以及世界范围的东巴古籍的数字化进程,包括古籍的采集方法、途径与实施,同时阐述了对美国国会图书馆、德国国家博物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法国语言文化大学和法国远东学院等机构的古籍藏本进行的历史来源与现状的调研,阐述了正在展开的国际学术研究。另外,还对东巴祭司释读数字化的东巴古籍的问题,和在田野调研时进行音视频记录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表述。

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34)子课题-1组负责人张旭在论坛发言

在抢救性释读古籍的工作中,让张旭和研究成员们最振奋的事情是,在香格里拉的老东巴祭司习尚洪在释读不同收藏机构的东巴古籍藏本时,陆续发现了已经在云南三坝地区绝迹的一套极其珍贵的《求寿经》,这个向天神祈求生育和长寿的《求寿经》的完整仪式也因为没有书籍而早已失传了。在2013年项目组从英国国家图书馆采集的藏本中,习东巴就发现了两本《求寿经》,他当时就异常感动。之后他凭记忆师傅的口传诵经,默写下了两本,这次能在瑞典国家世界文化博物馆又发现了这一本,他非常高兴。他告诉我们整套的《求寿经》就还缺一本了。他希望尽快找全这套古籍,在他有生之年恢复和传承这个求寿仪式。

张旭女士对东巴古籍的国际学术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翻译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早期研究者的东巴古籍学术研究资料,证明了纳西国际学术研究在一百多年前就在西方世界的不同领域形成了一个个开放式的探索渠道。从事研究的先期学者们多为探险家、植物学家、作家以及西方在各国的传教士们,而且他们除了不约而同地被这个象形文化的魅力吸引的共性之外,有些人如巴库和洛克等人还完成了从自身职业向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等过渡的角色。

可见这些西方学者的早期研究,历史性地阐释了东巴古籍在国际学术研究上的地位,可惜的是这些学者们的研究多后继无人,国际东巴古籍的研究在历史与当代之间,就犹如东巴文化的传承本身一样,形成了令人遗憾的断层。

这些国外先驱学者们当年在纳西地域收藏并翻译的古籍版本的东巴古籍,已是存世的珍贵的孤本并具有特殊学术价值。因为这是来自早期的东巴大师们的释读,反映了东巴前辈们精良的文化传统和广博的知识,所以这些古籍翻译版本无疑会成为古代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珍贵历史遗存。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