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将现“7时59分60秒” 多出来这一秒到底怎么来的?
2016年12月31日讯,冬日的清早,53岁的董绍武又一次走进时间基准实验室,像往常无数个寒暑一样,监测起设备的运行状况。“别小看这几台设备,所有中国人的时间,都是从咱们身旁的机器里发出的。”如今已是时间基准实验室主任的董绍武对记者说,“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国际比对,提供信号应用,也就是授时,这些就是我的日常工作。”而“闰秒”就是时间同步中的重要内容。
1月1日我国增加1秒
“当前,全球通用两套计时系统,一套是地球钟,也就是世界时。”董绍武向记者介绍,世界时很好理解,这是根据地球自转来确定的,“然而,由于地球自转并不均匀,有时快有时慢,就会造成走时误差。”
全球通用的另一套计时系统就是原子钟,也就是原子时。“原子时是利用原子振荡频率确定的时间尺度,非常稳定。”
那么问题来了:两套计时系统就需要“对表”。董绍武告诉记者,现在全球用的标准时间是“协调世界时”,“所谓协调世界时,是采用原子时的秒长,在时刻上与世界时时刻之差保持在正负0.9秒之内,必要时用阶跃1整秒的方式,就是所谓的闰秒来调整。”因此,协调世界时既不是原子时,也不是世界时,而是两者的结合和协调。
国际上规定两个时间调整闰秒,一个是12月31日,一个是6月30日。董绍武介绍,闰秒全球时间同步,全球在同一时刻对本地时间同步调整,国家授时中心通过电脑程序自动完成。
2016年7月6日,巴黎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发布了最新一次闰秒公告:协调世界时将在2017年1月1日实施一个正闰秒,也就是增加1秒,由于时差的原因,我国将在北京时间2017年1月1日的7时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届时会出现7:59:60的特殊现象。
一般老百姓肯定感觉不到
“有观测以来,地球自转的长期大趋势是变慢,也就是说地球自转确定的秒,变得越来越长,因此就得让原子时‘等’一秒,或者说‘加’一秒。”董绍武介绍,1958年1月1日零点世界时和原子时对准以来,前者现在已经比后者慢了约36秒。
闰秒对人们的生活有多大影响?“时间同步的时候,我这里很忙活,但对一般老百姓而言肯定是感觉不到的。”董绍武笑言,但这种调整无疑对导航、通信、证券交易等事关重大。 (据人民日报)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