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论坛 > 报网互动

地坛庙会北京晚报“画说”北京24小时

2017-01-26 14:07 编辑:TF000 来源:网络

2017年1月26日,北京,今天上午,由北京晚报策展,北京晚报官网北晚新视觉网制作的大型贺岁影展“北京·24小时”在地坛布展完毕。大年初一,这个如今已渐成地坛庙会新年俗的系列贺岁展将第七次与广大市民游客见面。

版面展示。

作为由北京晚报官网北晚新视觉网、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北京·年轮”系列影像展,从《北京·年轮》到《百姓生活六十年》,从《我眼中的北京城》到《北京·记忆》,从《京城胶片的记忆》到《北京00后》再到即将开展的《北京·24小时》,“年轮”系列影展每年的内容虽有不同,但主题始终如一。

借地坛庙会一隅,主办方北京晚报、吴裕泰、地坛庙会组委会希望,能用这个展览为老北京人提供一个怀旧感悟的平台,为新北京人搭建一个展示北京城市由来的窗口;通过这些曾经的过往,感知今日北京的来之不易。

不同年代每小时联袂浓缩北京年轮

区别于往年的以老照片为主的办展模式,今年,主办方另辟蹊径,以小时为刻度,打乱年代顺序,带您进行一次时光穿梭往复的光影之旅。或许您看到的这张照片摄于昨天某一小时,但下一张拍摄的就是几十年前某一个瞬间。

之所以用这种看似“闪出闪回”的方式来办展,其实是想用一种全新的手段来响应“北京年轮”这一主题。北京的今天由24小时组成,北京的昨天由无数个24小时组成,北京的年轮不是一蹴而就,今天的北京也并非朝夕间建成。正是无数人的24小时,编织出今日北京的缤纷,让这座古都充满魅力。

展览中既有车水马龙的CBD,也有隐于喧嚣的胡同情;既有几十年前早点摊儿前排长队的人群,也有夜深人静仍不愿打烊的小吃摊主;既有生产线上忙碌的工人,也有在证券交易所紧张关注大盘变化的耄耋老人。一切看上去都很平凡,但串在一起却又鲜活亲切。

普通人拍身边人 精彩由无数平凡组成

今年参展的100余幅图片中,除了由北京晚报记者拍摄外,更多是向京城影友群体募集而来,影展也从最初的独创变成今日的“众筹”。除了希望这个系列公益影展能更具参与性,主办方也认为,恐怕没有比老百姓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更好的了。

在北晚新视觉网视觉论坛、微信公众号还有新视觉大讲堂的影友群中,这两天也被“北京·24小时”影像展刷屏。原因很简单,本次大展中的不少作品正是出自这些普通影友。昨天,已经有不少影友提前前往地坛,在布展期间查阅自己的作品是否最终入选,并将“现场报道”在群里和论坛里发布,从而又吸引更多影友跑到地坛提前“探营”。

虽说本次展览为公益展览,没有“稿费”,但“花更红”等影友表示,更看重自己的作品能够出现在地坛庙会这个每年都有几十万人集中游览的舞台上,对自己能够在“北京·年轮”系列影像展上分享对城市发展、普通人生活的记录感到荣幸。

相约庙会七年 北京晚报今年与您聊梦想

本次“北京·24小时”贺岁公益影展出镜的人物多是平凡人,图片内容题材也多是反映普通人的工作、生活、休闲,我们希望能借此机会跟大家探讨一个关于梦想的话题。

什么是梦想?站在不同立场、不同角度,身处不同地位、不同处境,梦想的内容五花八门;但实现路径式却是一致的——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反之就是“天上掉馅饼”。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北京晚报、吴裕泰、地坛庙会组委会在此为每一个有梦想的市民加油,希望每个人的梦想都能通过努力得以实现。正如画面中的很多平凡人,他们都很努力,通过不虚度每一个24小时去接近梦想,终会圆梦。

大年初一至正月初五,地坛庙会,“北京·24小时”与您不见不散。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本报记者 曹小彧 文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