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王小文superwen 发微博称:“我今天中午吃一个西红柿,咬一口发现里面竟然像是一个草莓一样的东西!”(中国青年网3月25日)

离愚人节还有好几天,在网络上突然出现这个新闻,吓我一跳,查阅相关较为详细报道后,发现西红柿里吃出草莓,背后或许有几种可能。
第一种就是“科技派”。大家都知道,植物在生存过程中,有多种繁殖方式,而授粉结果是一种。尽管不同种类的物种很难融合,但并非没有,像动物界就有一类“非马非驴”的骡子,而这种骡子就是马和驴交配的产物。从科学的角度讲,这次“西红柿里吃出草莓”有可能是一个物种变异。
第二种就是“愚人节派”。这些年来,在很多节日上,洋为中用,年轻人喜欢“拿来主义”。像在情人节,你或许会受到一束玫瑰;万圣节时,晚上出门可要小心,说不准就在周围出现一些影视片里才有的“鬼怪”。愚人节也是一个洋节,在这天会有很多人制造一些“愚弄”人的恶作剧,“西红柿里吃出草莓”或许也可以简单做成。
第三种就是“推广派”。互联网+时代,谁如果不用,或者不善用互联网来推销,来做生意,那一点会被同行认为是笨蛋,或者不开窍。关于“西红柿里吃出草莓”,可以在一个大酒店开业前搞个类似的推销。微博发出后,网媒跟进,在全国内引发关注。再找媒体质疑,评论同时争吵不可开交。最后始作俑者站出来,其实这个某某酒店的大师的艺术作品,酒店“一计成名”。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
当然,此外或许还有更多的可能,但是不管是那种方式,都要掌握在一个度的范围内,不能让公众看了有反感,更不能触摸道德和法律底线。互联网+需要“新奇特”,但更有接地气、树品牌,百年老店绝不是靠一个炒作能持续的。
相关新闻
北京延庆“寒香蜜”葡萄 无籽儿皮儿薄能吃出草莓味儿?
2016年10月28日讯,南宋的陆游在秋思中写道:“露浓压架葡萄熟,日嫩登场罢亚香。”唐代的王翰直呼“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古往今来,作为外来的水果品种,葡萄早已被国人熟识并喜爱。葡萄不但美味,还可以缓解低血糖、抗衰老、健脾和胃。一提起北京地界儿上的秋果,葡萄也自然响当当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通州张家湾镇三间房村和延庆沈家营镇河东村的葡萄,都是名动京城。

葡语农庄特色海洋胶囊房
今儿要说的是延庆区沈家营镇河东村南500米的葡语农庄,因为这儿的葡萄有自己独有的品种和“玩儿”法。农庄占地1500多亩,于2011年4月成立,夏季一派花海田园,到了如今这深秋,更是秋果飘香,这里以鲜食葡萄、蘑菇生产、柴鸡蛋为主,兼种少量果树及太空种子蔬菜。采摘品尝葡萄是这里闻名在外的“主打”项目,夏黑、寒香蜜、金手指等30余种欧美绿色无公害鲜食采摘葡萄,几乎一年四季都能享受到。
农庄里的技术员都是本科以上学习农林专业的大学生,个个理论和实践经验“爆棚”。技术人员骄傲地告诉我,农庄里独有的“寒香蜜”葡萄,是最受游客食客追捧的,“寒香蜜”葡萄在园区里有10个大棚,从欧美引进的新品种,对温湿度等技术要求很高。“这种葡萄蜜香,无籽儿,皮儿薄,呈现粉红色,大小却只有小拇指指甲盖儿那么大,目前虽然不是采摘季,但可以来购买,大约30元一斤。如果一定要亲手采摘,要等到明年2月。”
原产自日本的“夏黑”葡萄,现在还可以采摘,也是大约30元一斤,虽然这里的“夏黑”并不是京城独一份,但不少地方的果农会打药过多,导致“夏黑”的果粒很大。其实,过大的果粒并不好,相反,果粒大小只有无名指指甲盖儿那么大的“夏黑”,才是纯天然、没有滥用农药的。这样的“夏黑”,农庄里有足足20个大棚。这种葡萄无籽儿,果实味道香甜可口,皮紧沾果肉可以不吐皮,后味还有草莓的香味儿,称得上中国市场上极为好吃的葡萄品种之一,不少高档葡萄酒厂都将其作为酿酒原料的首选。正因为“夏黑”酿出来的酒甘甜且充满果香,在这里,游客食客们可以参加定期举办的DIY自酿葡萄酒活动,每人花费约100元,在技术人员陪同指导下,自己可以酿出一坛葡萄美酒。三个月后,农庄人员会装瓶打包把客人自酿的这坛葡萄酒快递到家中。
这里也能提供住宿,特色海洋胶囊房住一晚的价格是150元/间,有24小时热水,但因为屋内无暖气,所以并不适合冷天居住。
GO提示
葡萄园在延庆区沈家营镇河东村南500米。距离延庆城区4公里。这里距离区龙庆峡景区只有5公里,永宁古城风景区12公里,距离古崖居景区18公里。如果自驾的话,可走G6京藏高速,在延庆城区出口出,奔龙庆峡方向,延龙路2公里路西即到。乘坐公交的话,在德胜门乘坐919路快车到总站。
门票38元,包含1斤葡萄和多个免费项目。这里可以自助烧烤,也可以品尝特色灶台鱼,人均55元,5人起做。园区农家菜,40元/位,包含两荤两素两凉一汤。
种植地:延庆区沈家营镇河东村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