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金沙江畔》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首演 极致写实还原长征
2017年7月29日讯,昨晚,由国家大剧院制作的中国红色经典民族歌剧《金沙江畔》在大剧院歌剧厅首演亮相,指挥家张国勇执棒大剧院管弦乐团,携手王凱、王喆、刘珊、关致京等青年歌唱家,共同唱响了极具民族风情的激昂旋律。该剧由著名导演廖向红执导,作曲家雷蕾作曲,剧作家冯柏铭、冯必烈任编剧。
中国红色经典民族歌剧《金沙江畔》
历时三年,穿越峡谷与雪山,《金沙江畔》的主创团队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在康巴藏区收集了众多珍贵的一手素材,为这部作品注入了震撼人心的生命力。
藏区采风带来浓郁民族风
歌剧《金沙江畔》改编自红军作家陈靖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红军先遣团在团长金明的带领下渡过金沙江,以严明的纪律和民族政策消除了藏族姑娘卓玛对红军的误会,并因赢得藏区土司桑吉的信任而成功借道,使红军主力得以继续北上的故事。不同于许多曲高和寡的西洋歌剧,《金沙江畔》中咏叹调的旋律朗朗上口,极富民族风情又格外具有感染力。
“广义上来讲,民族歌剧就是中国人的情感、故事、语言,要让中国观众更容易感受到民族的文化。”作曲家雷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在采风时搜集了大量的音乐资料,这种民间音乐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在歌剧中用了很多风格浓郁的康巴藏族的音乐素材,包括当地人传唱的一些小曲,这些最珍贵最闪光的音乐,是灵魂一般的存在。”其中最打动她的,莫过于云南省迪庆文工团副团长达摩鲁卓唱给她听的一曲当地的歌谣,“那是他童年的记忆,是母亲在地里干活儿时唱的康巴民歌。我把它加以发展,献给了正直、勇敢、美丽的卓玛公主。”
从小说到评剧再到电影,《金沙江畔》是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家莫言来到了昨天首演的现场。“这一版歌剧的故事情节更加集中,矛盾更加突出,人物塑造也十分丰满,有些唱词非常有文采。”莫言说,“在音乐上听得出雷蕾老师下了很多工夫,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音乐元素,特别是后半场的唱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歌剧,能把主旋律题材写得这么饱满是值得庆贺的,它让我们回忆起了曾经的峥嵘岁月。”
极致写实还原长征
在昨晚的首演中,相信除了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婉转悠远的歌声,观众们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金沙江畔》磅礴壮观的舞台设计。从崖壁高耸、远山巍峨的金沙江两岸,到大火焚尽的金沙城;从占据万仞绝壁的土司官寨,到茫茫无垠的雪山草地……每一次幕布升起,就是一个新的天地。
据介绍,《金沙江畔》的设计图有三百多张,布景项目有五十三块,换景的体量之大、难度之高不难想象。在采访时,记者发现歌剧厅偌大的后台完全被挤满了,连经验丰富的换景师傅都不住地感慨,“真没见过这么大的景。”“因为布景很多,很容易冲突和打架,我们基本上使用了大剧院所有的空间,连台仓都用上了。”本剧的舞美设计丁丁介绍道,“最难的应该是从土司广场换成尾声的草坡,从室内换到室外,两侧的风马旗要升走,大台阶要撤走,升降台归零,后面的草坡推上来,几乎整个舞台都在动。我们和舞台监督一起做了很多次练习,尝试着把时间降到最低。”
与编曲一样,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还原红军长征路上的所见所闻,《金沙江畔》的舞美团队也去了藏区采风,舞台的布景都取材于当地真实的地理风貌。
除了观众们肉眼可见的换景,全剧近八百件道具,甚至连观众不会留意到的船桨和信纸,都是有据可循的。《金沙江畔》剧组对细节的考证和还原几乎到了“较真儿”的程度。“红军划船的船桨来自于金沙江畔的雕塑,他们的旗子和武器,我们也都进行了做旧处理,因为那时红军的供给差,环境又恶劣,没有那么好的条件。”道具设计金继峰说,“卓玛给桑吉写信用的就是藏纸,为此我们专门请教过老师,信上的字也是他写的。还有金秀和老谭的孩子最初是用南方的布来包裹,金秀死后,孩子留在藏区,裹他的布料就有了藏族的特色,外面是金色的哈达。”服装设计宋立也同样考证了西藏多个地区的藏族服饰,从主要人物桑吉、卓玛到合唱团中的每一个成员,所有的服装都来源于康巴地区毗邻金沙江一带藏民的真实穿着。
今晚,歌剧《金沙江畔》将由王泽南、王丽达、陈冠馥、黄延明、张卓等另一组歌唱家领衔登台。该剧的本轮演出将持续至8月2日。
来源:北京晚报 实习记者 高倩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