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藏书家韦力:和书有关时,我是一个疯狂的人

2017-08-04 17:31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8月4日讯,采访韦力的那天,正是今夏持续不断的溽热天气。透过约定咖啡馆的落地玻璃,看见他从白亮的光线里不快不慢地走进来,走近了才发现个子非常之高。然而说话却很柔和,很客气,他坐下来,用不快不慢的语速侃侃谈书时,略微有种阴凉的古书散发出的气质。

作者:张玉瑶


不论是熟悉或不熟悉韦力的人,这些年都常常会在各处遇见他的名字。不过,虽然这个名字在古书收藏领域声名鼎鼎、总被媒体冠以“中国民间藏书第一人”之类的前缀,韦力本人其实并不算是高调的人,名字出现频率高的原因,大概要归于他实在异常勤奋:写得勤奋,走得勤奋,微信公众号“芷兰斋”也更新得勤奋——于是人们隔空,单从那些各家出版社的各色古色封皮上,从圈子里隐隐约约的谈资中,也能草蛇灰线一般觅到他的踪迹:韦力去寻访古代藏书楼了、去寻访古代藏书家的墓了、去寻访当代藏书人的书房了、去拍卖会上“抢”书了、去研究哪处藏的古书了……譬如今年上半年,一套厚重的、分上中下三部足有1300多页的《九域芸香:书楼觅踪》才刚刚付梓,另一套更为卷帙浩繁的“觅”系列又即将在上海书展期间推出,“觅”的内容涵括了诗词曲理宗,从《诗经》往下捋,凡是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人事,他都要去觅一觅。

没人做过这么彻底的勘访,所以,韦力说,他是个“挺疯狂的人”。他总结说他现在做的是两类事情,一类是“和书有关的一切”;另一类是“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一切”。“一切”在很多场合是个过于宏大的词,但之于韦力这个爱书成痴的“书蟫”,好像又只有这种泛泛的说法是妥帖的,所谓的“一切”,在他《古书之美》、《古书之媒》、《古书之爱》、《失书记·得书记》、《上书房行走》、《书楼觅踪》、《书魂寻踪》等离不开“书”字的新作里,着实在被分门别类地讲述着。

明人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深情至癖不是件易事,因而有“癖”的人在现实中是极少数,但韦力完全可以担当。像那些久远而声名不著的古代藏书家一样,他也是有一个专门的藏书楼,600平方米,收藏有8000余部、10万余册古籍善本,其中不乏宋元及以前的珍本,经史子集四部皆备。作家安妮宝贝曾经对韦力做了一系列关于古书的访谈,汇成一册《古书之美》,韦力丰富的私人古籍收藏,令安妮宝贝也备感惊讶。古书价值不菲,四处访古更是花费甚巨,坊间传韦力每年要为此投入几百万资金,占收入的90%——资金倒是有的,他二十多岁时就当上中国外贸总公司兴建的三资企业的总经理,后来自己开公司,在商业方面有不错的收入,却不吸烟不喝酒,不在更时髦的场域里挥霍,而是像一个旧式样的文人那样,全部用来养护这个古旧而奢侈的“癖”,孜孜矻矻,乐在其中。

2013年春天,韦力到河南安阳拜谒古寺时,一块石碑突然倒塌,砸中左脚。因救治不当,不得不截肢。为挚爱的事情落得如此大的损失和伤害,一般人难免有唏嘘之叹,甚而十年怕井绳,但韦力装上假肢后,又开始了他独具特色的“寻寻觅觅”。那些书之外的事情,之于他,仿佛从不构成一种应然的转折。

“傻买”:“买买买”成了第一人

媒体介绍韦力时,往往先说一句“中国民间收藏古籍最多的人”。韦力对这样的修辞不甚认可:“又没进行过评比,怎么证明我第一别人第二呢?”又开玩笑道,“大概是因为这二十多年一直都在买买买,在别人心目中就是个‘傻买’的形象吧。‘最多’只是个形容词,别把话说满了。”

这种“傻买”是怎么开始的?面对各种媒体对这同一个“历史问题”的追问,韦力曾努力回忆出了很多个版本。但真正的源头,他一直没想清楚。“天性吧,天性对某类东西感兴趣。爱好不太是后天能培养的,后天可以培养冷静的学者,但不能培养爱好。”对书的爱,他模模糊糊能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也就是他出生的那个时代。那时没有多少书可以看,但父亲家中有一些内部印刷物,上面印着“供批判用”,包括一部《水浒传》。外面正如火如荼批判宋江是“投降派”,但爷爷悄悄拉过韦力,告诉他“宋江是好人”,并讲给他许多梁山好汉的故事。韦力出去讲给小朋友听,获得一票崇拜,还被送了好多好吃的,这让他第一次隐约觉得,“有文化是这么好的事情”。

1981年韦力读高一时,上学途中有家旧书店重新开张,里面有一套《古文源鉴》。老板开价80元,韦力攒了4个月的钱,买了下来。这也是他能够回忆起的最早的古书收藏行为之一。他进入这个行当很早,但一开始完全“不懂行”,并且这一行根本没什么传承,没有教程和工具书,人人都是凭借着一腔对书的盲目而赤忱的爱,在古旧书店里自行摸索。而现在回忆起来,韦力说,那十几年都是在“瞎买”,品种不少但质量良莠不齐,大概是没书的日子太久了,看什么书都是好的。

在古书堆里摸爬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韦力才慢慢摸出了些门道,对外行人讲起来也清清楚楚。他告诉记者,善本有“三性”,即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而在这“三性”方面,最有价值的是宋元刻本,因为宋刻本是现代印刷物之祖,宋以前的古书多以写本流传,虽然唐代就出现了印刷术,但真正从写本时代过渡到刻本时代,是在宋代。“宋刻本好,不是因为时间古,而是和汉语语言系统有关系。汉语是表意文字,历代流传下来有很多错讹。宋刻本最接近写本时代,最接近原作者的思想原貌,历代都是参考宋元刻本来校勘文献的,文献学意义很大。而且宋刻本很漂亮,一出现就是高峰。现在宋刻本多数在公共图书馆,民间流传很少,每次一出来价值都很高,连残缺册也得百万以上。”韦力透露,他自己现在收藏有宋刊本20余种。

古籍不可复制,且大部分进入图书馆,不参与市场流通,书源极其有限,即便再喜欢一本书,若它不出现在市场上、拍卖厅里,持千金也难求。因而韦力藏书,对内容分类不拘,按照传统经史子集的分类法,各个门类都有。“其实就算每个分类都买,也买不了几部。”对于他现在收藏的近一万部古籍善本,韦力一直在做提要目录,已经连续做了12年,每年都会出版一部《芷兰斋书跋》。此外,他还更加深入进去,进行一些古籍方面的研究。

“藏”和“书”两个字最先挨在一起,成为一个词组,来源于《韩非子》中的一句话:“知(智)者不藏书。”韩非子说,有学问的人平时不用藏太多的书,韦力于是反问自己道:“我是智者吗?”想想又说:“好像也不是。”给自己这样一个定位后,藏书反而更加自然而然了。韦力自认才能一般,因为机遇有了一些钱,实现了一直以来的夙愿,还成了媒体口中的“第一人”,多是偶然。“如果另一个人有我这样的机遇,会搞得更好。”

“傻跑”:寻觅藏书楼、藏书家们的墓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韦力偶然在一个新创刊杂志的封面上看到一座古代藏书楼的照片,并配有一小段文字。这种形式吸引了向来对古书感兴趣的韦力,他接连看了几期,没想到有一次竟出现了一个“熟脸”——那是一座位于扬州的藏书楼,他正巧去过。当年那座楼封闭在一座医院里,不开放,他是和朋友翻墙进去的。而正是因为去过,所以他一眼便看出杂志上的描述“不是那么回事”。偏巧这段文字的作者他也认识,就顺手打了个电话勘误,没想到对方倒直率,说自己其实并未去过,是让别的朋友拍了照片,根据资料想象着写的,不过,“谁有工夫全国各地去找啊!”不料说者无心,听者却动了心思:既然爱藏书,不如自己去找一找,毕竟历代浩繁的图书能保存下来,都是藏书家的功劳,后代理应纪念。此中的意义并不多么深奥,天生是显明而朴素的。

立了个小目标后,世纪之交那几年,韦力断断续续跑了五年,2004年出了一本不薄不厚的《书楼寻踪》。这本书随后“印了三印”,在当时算是不错的销量。按照一般的出版规律,一种类型的书火了后,之后种种同类题材的续作、仿作便会层出,但令韦力意外的是,十几年过去了,这一块内容还依然保持着当年不冷不热的状况。他问朋友怎么会这样,朋友说,哪儿有人像你一样傻跑呢。韦力想想,好像是那么回事儿,四处寻访书楼花费百万,出个书却只能拿十几万版税。“投入产出比太低,没人干这事。”

既然没别人干,韦力就接着“傻跑”。十年后,他重新上路,又一口气跑了三年,寻访南北方更多的藏书楼,这次写成的是逾100万言的《书楼觅踪》,不是再版,而更像是“续集”。

“傻跑”不是旅游,有钱任性,慕名而去,尔后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篇访古游记了事。而韦力的寻访不然,过程远远比他想象的困难。最大的原因,自然是时间灰飞烟灭,古今地名变迁,藏书家的名字往往隐没,他们专为藏书的楼阁更是不知所踪,少为人知,极少能像宁波天一阁一样保存完好。每当韦力从文献上了解到历史上某人曾有个藏书楼,须得先查阅更多资料,了解这座藏书楼大致在什么地方,其次找到当地地名办、史志办,核实该地现在的名称、位置,再托人帮忙打听藏书楼还在不在。如果大体靠谱,韦力就规划一条线路,去到当地探访,探访是地毯式的,挨家挨户打听。但尽管准备周密,有时也会无功而返,大多是因为被拆了,或是找错了。“能写下来的都是找到了结果的,很多都白跑了。”但他到底还是坚持下来了。写《书楼寻踪》时,他是一篇篇在报刊上连载,大受欢迎;到了写《书楼觅踪》时,他换成一篇篇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照样笔耕不辍,受到许多鼓励。这让他一直跑下去。

收获也是不少的。一开始找的是藏书楼,可韦力在四处“田野调查”的路上,又往往开掘了新的发现。譬如他有一本《书魂寻踪》,写的是探访到的历代藏书家们的墓。到后来,竟扩展为“觅”系列(《觅诗记》、《觅词记》、《觅曲记》、《觅理记》、《觅宗记》),从“和书有关的一切”升至“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一切”。

在寻访中,韦力发现,南方的藏书楼数量远远大于北方,尤其是江南一带,更是荟萃,沈括、王世贞、钱谦益、顾炎武、袁枚、龚自珍、张岱等名家的书楼都集聚于此处。以《书楼觅踪》来看,南方藏书楼占两卷,北方占一卷。这自然和唐代尤其是南宋以来南方经济文化的繁荣有关。韦力则认为,宋以来科举的繁盛也是重要的催化剂,“在古代,官权钱是一体的,考取功名,才能做官,才能有钱,才能反哺文化。所以那时的文人对书有一种感恩,书给了他们一切,对书之爱毋庸置疑。”江南以外,北京也是藏书楼的重要集聚地,这自然和它自元以来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有关,孙承泽的退谷、纪昀的阅微草堂、潘祖荫的滂喜斋、沈家本的枕碧楼、傅增湘的藏园、叶恭绰的幻住园、董康的颂芬室……种种人文气象亦蔚为大观,与江南鼎足而立。

如同当年秦始皇焚书时,多亏秦博士伏生在壁中偷藏书卷,《尚书》才能传至今天,韦力对藏书家始终怀抱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不是因为我是藏书家所以崇敬藏书家,而是我慢慢知道,书籍能流传下来是很不容易的事。藏书家为了保护书,在天灾和战争中带着书辗转,受了好多磨难,历经千辛万苦。现在人人都知道我们的历史是怎么样的,说到底都是来自于书,但却并不在意是谁保留了这些书。藏书家们的功劳善莫大焉,他们对民族历史做了这么大贡献,不应该忘记他们。”

目前没指着把书当生意

韦力最近还出了一本《上书房行走》,宛如现代版的《书楼觅踪》,里面都是他上朋友们的书房“行走”的记录,包括陈子善、姜德明、谢其章、辛德勇、止庵等一众文化名人。但毕竟不如从前,条件所限,现代人难以有“书楼”,只能有“书房”。尤其是古籍善本,非得上拍卖会才买得着,高昂的价格让很多知识分子望而却步。韦力曾为此写过一篇文章感叹,“不是书太贵,是知识分子太穷”。
藏书于古于今,都是一件花费甚巨的事情,但地位大不相同。在现代,藏古书好像是一件虽风雅但极为小众的事情,远远不如藏画、藏瓷那般人尽皆知。在古代则不同,史志中有文苑传,文苑传中都会收入古代藏书家的情况,藏书家是个公认的词组,却不会有藏画家、藏瓷家的说法和名录。韦力认为,这种倒转和人们拜金拜物的世俗观念以及炫耀经济有关,“一部宋版书价值上千万,但摆在桌子上,别人很难知道它价值这么多。而若墙上有幅齐白石张大千,别人看了都会知道,这是一墙的钱。”

韦力买书买得多,却未见其出售,媒体于是常常宣传韦力“只买不卖”。韦力自己对这一点强调很不满意,因为听起来像是站在道德高度批判买卖书的人,仿佛卖书是一件道德不高尚的事情。他认为,书籍和其他物品一样都是商品,价值数目上有区别,本质上没差,没什么高尚不高尚的区隔,像历代藏书家那样偷偷摸摸地买卖书,这种心态没有必要。“我没卖书是今天没卖,不等于明天不卖。今天没卖是因为我今天没指着把它当一种生意,如果有一天,我没钱吃饭了,当然也会卖书。”韦力在商海浮沉多年,书籍于他而言,金钱意义上的价值自然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作为“红尘中一个不功利的小角落”。“在世上起码有一件事,我爱它,和利益无关。”

时至今日,公共图书馆开放,无纸化阅读盛行,私人藏书成为越来越小众的事情。但韦力坚持认为,它依然是有意义的。“人和书是要有亲近的,就像一位女士,去商场里看看漂亮衣服就够了吗?不够,还是想拥有。”

然而,被个别人拥有,又意味着不能被更多人看到,这也是古今藏书者都会面对的一大问题,即藏书与供人阅读之间的矛盾。韦力承认这种矛盾的存在,譬如天一阁,范钦当年制定了各种严苛的制度予以限制,“代不分书,书不出阁”,并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阁等,因而屡屡被人诟病“束书不观”,也使得作者的思想无法得以传播。但从另一方面说,正是由于这些不近人情的制度,天一阁的藏书才得以保存下来。这历来是个不能求全之事。让韦力欣慰的是,进入信息时代后,现在古籍的电子化解决了这个困难,做研究的人们看电子文献即可,藏书家便可专心致志地收藏各类古籍版本。“藏书还是要普及,太过达观,近乎于伪。”他感叹道。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