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广源闸边住了40年的王进宝老人:眼见着长河河道宽了石桥美了

2017-09-21 15:28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7年9月21日讯,初秋九月,天高云淡。沿着万寿寺长河边踱步,婀娜丰盈的柳枝随风招展,那份优美姿态是“长河看柳”最生动的诠释。万寿寺码头热闹非凡,一群戴着红色小帽的游客在领队指引下,笑逐颜开地登上金顶红身的画舫。船在河面徐徐前行,荡开层层涟漪。

王进宝老人住在河边40年了,他指着广源闸桥下石墙上嵌着的汉白玉石雕镇水兽,如数家珍。
广源闸东北侧还有一座龙王庙。

码头东侧,便是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广源闸闸口。南北两个桥洞,往来船只仅从南侧略宽的桥洞通行。北侧桥洞的东西两面石壁上各嵌有两个石刻兽头,龇牙瞪眼,前爪隆起,鬓毛纹路清晰可见,略显斑驳的表面满载岁月痕迹。

不远处的树林中,立着一块白底石碑,上书“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源闸及龙王庙”,旁边便是一座面阔一间的小庙,悬有“紫金观”的匾额。据附近居民介绍,这就是原址重建的龙王庙,门口香炉中还有烧过香的味道。

2013年,广源闸作为大运河北京段的一部分,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中。站在广源闸西侧的公路桥下眺望,古老的闸口、石兽映衬着波光水影,在周围高楼、车流的包围中,颇有历史和现代重叠交错的韵味。万寿寺长河段附近,因拥有大量诸如广源闸般的文化遗存,可算是一幅具有代表性的运河历史画卷。

一个故事

常在河边转 心里特敞亮

“住得时间长了,确实对这儿有感情。附近有水清清凉凉的,好!”面对平静宽阔的河面,王进宝脸上的皱纹中漾着止不住的笑。

自打1973年搬进万寿寺22号院,每天从家里出来,过条马路到河边转转,早已成了王进宝多年的习惯。82岁高龄的他微微有些驼背,但依然结实硬朗的身板还是能看出几分老兵的风采。

王进宝祖籍河北,上世纪50年代入伍当兵。后来跟随部队到了北京,在22号院一住就是四十多年。还记得刚来的时候,家门口流经的长河远不是现在的模样。“就是一条小土河,顶多六七米宽,也不能行船。”

当年的长河虽然窄小,却让王进宝觉得十分亲切。“以前我们村头也有一条河,跟长河的大小差不多。”他回忆,那会儿长河两岸的树特别多,大槐树把日头遮得严实,是夏天乘凉的好去处。和王进宝同院的一位邻居,没事儿就去长河边上钓鱼。“一拃长的小鲫鱼,回来煎着吃、炖着吃,味道都还不错。”王进宝用手比量了一下,脸上浮现出想起以往趣事的笑意。

一住近半个世纪,王进宝对附近的几处古迹如数家珍。他带着记者走下台阶来到河边步道,指着广源闸桥,让记者细看桥下石墙上嵌着的汉白玉石雕镇水兽。“一侧各有两只,总共四只镇水兽。中间的桥洞,就是之前广源闸的位置。”

王进宝回忆,扩长河、修石桥之前,还是小土河的长河上只有一座木桥,桥下广源闸的木头闸门也还在。“我见过,是个很大的木板,可以上去下来。是通过一种装置操作的,单凭人力肯定没那么大劲儿。”

有闸,便有专门负责操纵看守闸门的人。王进宝隐约记得原来广源闸边有座乌龟驼着的石碑,上面刻着历代看闸人的名字。他还认识一位看闸人,名字就在石碑上,但对方早已故去,如今石碑也找不到了。

据史料记载,改革开放后,政府组织人力物力疏浚河道,修整堤坡,废去闸板,使河水再无高低之分,船只畅通无阻。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对长河进行治理。工程中将原有广源闸桥的桥洞完整保留,两侧桥基重新修复,又在其南侧桥基基石外拓挖河道,新开一孔桥洞以通航,旧闸道不再通航,以保护古迹。

对当年扩河修桥的场景,王进宝记忆犹新:“水都放干了,河道里铺上了大方砖,拓宽了一倍多。”家住附近的居民常去“看热闹”,大伙儿都惊叹于河道如此之宽,石桥修得又十分古朴典雅。开水后,水深直达三米,游船往来穿梭,热闹非凡。“有专人管理,划着小船在河面收集垃圾、投放鱼苗,卫生和环境都好多了。”王进宝笑言,“周围的路也铺好了,四通八达,出行更方便了。”他从以前不怎么出门,变得越来越爱出来转转看看了。

时光荏苒,当年的壮小伙已成了耄耋老人,细细的小土河也蜕变得优美大气。广源闸石桥下,长河静静流淌,蜿蜒向东,继续诉说着数百年的风貌文明。

一段历史

设坞藏舟 过闸换船

俗称“豆腐闸”的广源闸,在郭守敬主持的白浮泉引水工程中,是一座重要水闸,算得上水利工程中的“老资格”。于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建成,比白浮泉的开凿还要早三年,也比高梁桥大三岁。

广源闸为闸桥混合体,桥体建于闸上,桥体本身也充当闸坝的功能。作为元朝通惠河上游的头闸,从建成之日起,广源闸便是节制通惠河(后为长河)之水的关键。据记载,合闸时,闸东水面平静,不满一尺。一旦开闸,水流涌动的情形如同一处小瀑布,颇为壮观。

明朝开挖长河时,广源闸继续得到利用。因为地理环境优越,水系状况特殊,广源闸周边成为设坞藏舟、过闸换船的理想之所。明清两朝皇族常在广源闸旁的万寿寺行宫下榻,等待下闸阻拦水流、调高西侧水面,从而转乘龙船走水路赴京西名胜避暑。清末,慈禧太后也常游玩长河,往返于紫禁城和颐和园,其在广源闸登舟的上下码头,至今遗迹犹存。据传,因广源闸居于长河中段,南北跨河。站在闸上,还可远眺西山,尽收长河上游之景。

广源闸东北侧还有一座龙王庙,自元朝开始,每逢北京东部的通惠河因天旱水浅难以通行粮船时,都会派专职官员赴广源闸畔的龙王庙祭祀水神,提闸放水。周边民众每逢农历腊月廿三,也会聚集此处祭祀龙王爷和灶王爷。后来此庙被废弃,上世纪末广元闸与闸桥大修时获得重建。有“紫金观”匾额悬于庙门之上,其内供奉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塑像。

一种传承

擦亮明珠 光芒永放

北京艺术博物馆资深讲解员 金敏洁

通惠河沿线修建有11处控水设施,共24闸,其中广源闸是通惠河上游的头闸(修于元朝,早于之后修的绣漪闸),兼具调水、码头等功能。在史书上给广源闸盖了一个特大的“帽儿”,说它汇天下之百泉,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是“天下第一闸”。

广源闸旁的龙王庙,在历史上也很有分量。明正德六年在此立了一通《重修龙王庙记》石碑,铭文曰:“西山玉泉注为西湖,湖水中流至广源。闸之北岸立庙,以祀龙王之神,盖欲资其威灵默佑也。况国朝百馀年来屡著显应,载在祀典,乡众按时祷祈,冀御其旱……都人往来迳行者,亦皆景仰瞻礼焉。”当时不光是中国人到龙王庙拜龙王,朝鲜、日本好多外籍人士都在那儿拜龙王。

海淀区这边的广源闸、万寿寺、延庆寺等珍贵的文化遗存处于大运河顶端,不仅为运河文化带开宗明义,且与西山文化带并蒂连理。

若将大运河比作一条巨龙,这些文化遗存便可以说是龙头上的璀璨明珠。继承和弘扬运河文化,应该从源头抓起,对这串明珠进行挖掘,并精心擦亮,使之永放光芒。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魏婧 摄影 魏婧 阎彤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