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军事

致敬亲爱的战友 述说战争年代军犬与与士兵的奇闻异事

2018-02-10 10:24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春节将至,狗年即将到来。战争期间,人类士兵死伤无数,受到战争波及的狗等动物也不能幸免。作为动物,它们别无选择,但它们勇敢勤奋,不求回报,保护主人不惜牺牲性命,它们是官兵无声的战友。残酷的战场上,士兵与狗之间发生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

    “鲍勃”——不顾生死 寻找水源

1899年至1902年,在英国人与布尔人争夺南非殖民地期间,英军官兵在一次战斗中被对方猛烈的火力压制,无法走出阵地寻找水源。官兵个个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尤其是伤员,更是奄奄一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随军的一只獒犬——“鲍勃”身上。

“鲍勃”背着空瓶,冲出阵地,迎着炮火,迅速向远方跑去。寻找到水源后,“鲍勃”跳入水中,蹲下身子,等瓶子灌完水后,箭一般跑回,挽救了无数饥渴难忍的伤员生命。

    “王子”——搭乘轮船 千里寻主

1914年,一战爆发。西伦敦的詹姆斯·布朗应征入伍,来到法国阿尔芒蒂耶尔战场。不久,布朗的妻子来信,传来不幸消息,家里的牧羊犬“王子”失踪了,怎么也找不到。数日后,布朗在战壕站岗时,远远地看到一只有点儿像“王子”的牧羊犬,当时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叫了声“王子”,那条狗飞快地跑了过来,一下扑在布朗怀里。

这一消息在战场引起轰动,但也有人质疑真假。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介入调查,最后得出结论:这是真事!“王子”是搭乘了轮船,渡过英吉利海峡,一路苦苦寻找,最终来到300英里远的主人身边。

布朗捡来被扔掉的军装,洗干净后,给“王子”做了衣服,并把身份证明狗牌挂到了“王子”脖子上。很快,“王子”被团里选为吉祥物,一直陪伴布朗及全团官兵,直至战争结束。

    “德吕斯”——拖着假肢 检阅火炮

1917年,西部战线维米岭战役期间,炮兵中尉迪克森在一处村庄的废墟边发现了一只杂交小狗。小狗的前爪被弹片削去,奄奄一息。迪克森中尉招来旅部卫生兵,给小狗治伤,并给它安上了木制假肢,取名为“德吕斯”。

康复后,德吕斯成为该炮兵旅的吉祥物。它恪尽职守,拖着假肢一路小跑,天天“检阅”全旅火炮,俨然一名战地指挥官。遇上靠近营地的陌生人,德吕斯会汪汪大叫,不让陌生人靠近。

    “拉格斯”——特异功能 负伤送信

1918年,美军第一步兵师的军士长简斯·多诺万行军路过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时,看到一只流浪小猎犬,便喂了它一点儿食物。没想到,这只流浪小狗一路追随,跟着到了兵营。于是,多诺万收留了这条流浪狗,取名“拉格斯”。

拉格斯对人友善,且非常聪明,学什么会什么。当时,美军正好缺乏通信员,便让多诺万对拉格斯进行送信训练。拉格斯一晚上就学会了送信,第二天便开始执行任务。

拉格斯还有特异功能。它能在敌军炮弹出膛后迅速作出反应,就地打滚,汪汪大叫。于是,官兵只要看到拉格斯打滚吠叫,就马上躲藏,大大减少了伤亡。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天,外出查电话线,拉格斯能发现地下哪里的线损坏了。它是如何做到的,真是谁都不知道。

拉格斯冒着枪林弹雨,向部队成功送信无数次。一次,拉格斯脖子上系着信件,去兄弟部队送信。它沿着战壕猛跑,炮弹雨点儿般落下,德军狙击手不时放出冷枪。拉格斯的耳朵和爪子被弹片擦伤,但它仍坚持前行。突然,一发毒气弹近距离爆炸,拉格斯的肺部受到了严重损害。带着受伤的身体,拉格斯最终还是把信送到了部队。

受伤后,拉格斯被送往美国芝加哥医院,它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出院后,拉格斯被一个军人家庭收养,直至1936年去世。去世后,拉格斯被以军事荣誉方式下葬,埋在了马里兰阿斯平山纪念公园。

一战老军人常去墓地,看望拉格斯等战友。一位叫海特的老兵说,拉格斯像士兵一样在战场洒下热血。它仅重25磅,却拯救了无数的丈夫、父亲和儿子的性命。

    “朱迪” ——全球唯一战俘狗

1936年,一只名叫朱迪的雌性猎犬在中国上海出生,被作为吉祥物送给英国海军。1939年6月,朱迪所在英军炮舰被日军击沉,舰上士兵被俘,朱迪也被送入了战俘营。在战俘营中,一个名叫弗兰克·威廉姆斯的23岁英国士兵收养了它。从此,他们相依为命。

战俘情绪低落时,朱迪会满地打滚,逗他们开心。战俘外出劳作时,如果遇到猛兽,朱迪会叫喊报警。如果战俘被日本警卫欺侮,朱迪会龇牙低吼,发出威胁。为救战俘,朱迪遭到过鳄鱼袭击,背部被划开15厘米长的口子。

战俘营生活恶劣,战俘只能以木薯充饥,根本无法吃饱。尽管这样,威廉姆斯每天还是会尽力给朱迪省出一些食物。朱迪每天外出,有时会带回咬死的蛇和老鼠,塞到床下,想让主人充饥。

为给朱迪赢得一份口粮,威廉姆斯向日军警卫长提出申请,让朱迪成为战俘营正式成员,并承诺在朱迪生下小狗后送给警卫长一条最好的。在警卫长一次喝多酒的情况下,威廉姆斯获得了他的签字。朱迪至此成为二战期间唯一正式列编的“狗战俘”,编号为:81A格劳格尔。

一次转移时,日军不允许动物上船。于是,威廉姆斯把朱迪放进一个空米袋,背在肩上。当时船舱已满,威廉姆斯站在甲板上,在高温下站立了3个小时,朱迪竟然在米袋里一动不动。途中,船只不幸触雷沉没。落海后,朱迪叼着漂浮物送到威廉姆斯面前,甚至用身体推着虚弱的威廉姆斯在水中前行。

威廉姆斯说,是朱迪给了他们生存下去的勇气。战俘们经常这么说道:“要是我们死了,朱迪该怎么办?为了朱迪,我们一定要设法活下去。”

战后,朱迪被授予了“迪肯”勋章。同年6月8日,英国BBC公司采访朱迪,让全世界听到了朱迪的叫声。

1948年5月,朱迪随主人去了坦桑尼亚。1950年2月,朱迪因患乳腺癌去世,享年14岁。朱迪穿着空军夹克下葬,胸前挂着勋章。威廉姆斯含着眼泪,用了两个月时间,用花岗岩和大理石制成了墓碑,上面刻着朱迪的生平事迹。1973年,《朱迪的故事》一书出版。2006年,朱迪的项圈和“迪肯”勋章,被威廉姆斯的儿子阿兰送到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参加了“动物的战争”专题展览。

    “甘德”——叼起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

“甘德”原是只家庭宠物狗,是只黑色大型纽芬兰犬。玩耍时,它的爪子不小心抓伤了孩子的脸。主人便把它送给了驻扎在国际机场的加拿大陆军步兵团。该团给它取名为“甘德”,并提升为军士。

1941年秋,甘德随部队一起乘船移防到香港。1941年12月8日,香港战斗打响。12月1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两英里长的海岸发起进攻,加拿大军队士兵拼死抵抗,但伤亡惨重,数名战士受伤倒在沙滩上。由于敌军火力猛烈,战友无法对伤员实施救援。

这时,甘德先后两次冲向日军,龇牙低吼,吸引日军注意力,给加军士兵赢得救援战友的宝贵时间。

正当加军实施救援时,日军突然扔过来一颗手榴弹。危机时分,甘德一口叼起冒着烟的手榴弹,箭一般冲向日军,轰的一声巨响,甘德与日军同归于尽。

战后,在香港战斗幸存者的坚持下,甘德的名字与1975名男性和2名女性一起,被刻在了渥太华的香港老战士纪念墙上。

在加拿大战争博物馆、香港老战士协会、香港老战士纪念协会的持续努力下,英国于2000年10月向甘德授予“迪肯”勋章。2015年7月,甘德与其驯化人的雕像,被树立在加拿大“甘德纪念公园”。

    “步枪手汗”——跳回河中 救了主人

1942年夏,一只德国牧羊犬应征入伍,被分配到英格兰步枪队第六营,取名“步枪手汗”,其引导员为一等兵詹姆斯·马尔登。1944年11月的一个晚上,“步枪手汗”随马尔登乘船参加战斗。靠近小岛时,敌军突然打开探照灯,顿时射出猛烈炮火。船不幸被炮火掀翻,全体官兵落水。

“步枪手汗”游到岸边,四处寻找主人。马尔登不会游泳,正在水中垂死挣扎。“步枪手汗”随即返回水中,游了180米,找到已经昏迷的马尔登。嘴叼主人衣领,身体拱着主人身体,冒着炮火,奋力向岸边游去。

海滩泥泞不堪。“步枪手汗”拖着主人身体,艰难前行,直至稍为干燥的硬地。主人得救了,“步枪手汗”累趴了。

    “吉格斯”——晋升迅速 士兵向它敬礼

英国斗牛犬虽长相不佳,但勇猛擅斗,深受美海军陆战队官兵喜爱。一战期间,德军一份作战报告称,美国海军陆战队进攻犹如“地狱犬”一样。美海军陆战队认为,这一比喻非常形象,符合陆战队作战特点。

1922年10月14日,美海军陆战队司令史沫特莱·巴特勒准将签发命令,决定用英国斗牛犬作为部队吉祥物。同年,海军陆战队征兵广告上出现一只头戴钢盔、龇牙咧嘴的英国斗牛犬。

美海军陆战队的第一只吉祥物名叫“吉格斯”,军衔列兵。它一入伍就享受特殊待遇:不必参加新兵营训练,可终身服役于海军陆战队。

吉格斯不负众望,表现突出,尽职尽责。每天清早,便身穿量身定制的海军陆战队军服,出现在兵营,四处巡逻。参加各项礼仪活动时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从不捣乱。

那个年代,美军士兵晋升缓慢。可到了吉格斯这里,一路绿灯。3个月后吉格斯即扛起下士军衔。1924年当上中士,很快又当上军士长。结果,弄得军营军士长以下士兵或士官,见了它就得立正敬礼。

1927年1月9日,吉格斯不幸逝世。海军陆战队全军进行了系列悼念活动,并以全套军事礼仪,把吉格斯埋葬在弗吉尼亚州海军陆战队墓地。

1957年起,吉祥物均起名为“切斯蒂”,以纪念二战传奇英雄刘易斯·普勒尔·切斯蒂中将。“切斯蒂”长住在华盛顿特区海军陆战队兵营。

2008年7月25日,“切斯蒂十二世”正式退役。服役期间,“切斯蒂”先后荣获海军集体功绩、全球反恐战争服役等奖章,成为海军陆战队历史上获奖最多的吉祥物。

2013年8月27日,海军陆战队为“切斯蒂十三世”举行了隆重的退休仪式,司令詹姆斯·阿莫斯上将亲自参加仪式。“切斯蒂十三世”服役了5年,深受广大官兵喜爱。它在服役期间,也曾闯过小祸。一次,国防部长里昂·帕内塔访问海军陆战队兵营。欢迎仪式上“切斯蒂十三世”冲着国防部长随身携带的金毛猎物犬龇牙咧嘴,低吼咆哮。结果,其军衔晋升因此被推迟。

2013年2月,被选中接班的“切斯蒂十四世”刚三个月大,即被安排亮相。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看着闪闪发光的相机镜头,虎头虎脑的“十四世”一点也不怯场,东张西望,摇头摆尾,赢得了阵阵掌声。两个月后,“十四世”军衔升至二等兵。9个月大时,结束服从训练,军衔又升一级,至一等兵。2016年5月,3岁半的“十四世”衔至下士,当上了士官。它的士官服还是去军人裁缝店,用人的服装专门改制的。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共有三只吉祥物。

    王信强首次参战

    身披锁子甲 狂吠着向马群冲去

自从世界有战争以来,狗一直是士兵的得力助手,立下累累战功。从世界史上第一个军事帝国——亚述开始,狗便频繁参战。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时期的战狗身披锁子甲,脖系带刺金属项圈,排成攻击队形,狂吠着向马群冲去。战马纷纷受惊,摔下骑士。还有些战狗甚至向马背上的骑兵猛扑,撕咬不放。

后来,随着火器的大量使用,这种战术开始不灵了。一战期间,狗主要承担非战斗任务。

二战期间,由于机械化车辆的普及,马、骡等大型驮运动物大幅减少使用,忠诚、聪敏、灵活的狗再次登上战争舞台。战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驯养。美、俄、英、法、德等国陆军拥有动物驯养中心,负责平时训练动物,战时输送到战场;二是收养。战区流浪狗大多被部队官兵收养下来,稍加训练,即可工作;三是捐献。许多家庭捐献家中宠物,这在当时被视作爱国表现。威尔士地区的一位女士,在捐献的宠物脖套上夹了这样一张纸条:“为了战争,我的丈夫走了,我的儿子也走了,请带上我家唯一的宝贝,让它陪伴你们,让这场残酷的战争早日结束。”

战争中,狗主要承担送信、铺线、探雷、警卫、陪伴等任务。战场炮火猛烈,电话线常被炸断,电话兵伤亡很大。在狗背上固定一个线盘,狗一走动,盘子旋转,电话线就随之出来了。狗很聪明,察觉危险,马上趴下。战场铺满地雷,稍不小心,造成伤亡。狗嗅觉灵敏,能闻出炸药味。一旦闻出,就站立不动,等待排雷。战场炮火猛烈,伤员撤不下来,医护人员又上不去。这时,就动用狗,让它们背上止血带、绷带等急救用品,送给伤员。

此外,战壕内老鼠猖獗,袭击活人,传播疾病。战场上的狗爱管闲事,专逮耗子。只要有狗,就无老鼠。战壕幽深曲折,并带有防空洞,敌方夜晚摸哨情况时有发生。有了狗以后,方圆百米,稍有风吹草动,便马上会被察觉。

    “迪肯”勋章

    动物界的维多利亚勋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战死沙场。一战军事专家称,在某种意义上讲,动物决定了一战的胜负。它们才是战争的真正英雄。然而战后,没有一只动物受到表彰。二战爆发后,又有大批动物走上战场。人们纷纷呼吁,应该为参战立功动物颁发勋章。英国慈善组织——“人民动物药房”的负责人玛莉娅·迪肯女士决定于1943年设立“PDSA迪肯勋章”(简称“迪肯”勋章)。勋章由铜制成,正面是由月桂树枝条组成的桂冠,中间写有英勇等字样,系在一根三色绶带上。这是授予动物的最高军事奖章,被称为动物界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至2016年4月,英方先后向军中服役的各类杰出动物颁发了67枚“迪肯”勋章。31条狗(其中有4条分享了2枚勋章)荣获了这一动物界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动物英雄永垂不朽!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