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体育

马龙丁宁全力备战东京奥运会 年龄与伤病加剧挑战

2018-09-05 09:45 编辑:TF015 来源:北京晚报

今天,参加2018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北京乒乓球队动身前往辽宁鞍山。队内两位大满贯球员马龙和丁宁随队出征,但马龙将只参加团体赛比赛,丁宁在参加团体赛后,是否参加单打比赛要视情况而定。北京乒乓球队总教练张雷表示:全队参赛目标明确,东京奥运会前的工作重心,就是全力帮助两位老将竞争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力争取得好成绩。

资料图,马龙   摄:刘平

年龄是绕不开的坎儿

在外人看来,丁宁和马龙的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妥妥的,理由很简单,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各夺得了两枚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马龙和丁宁,在去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上,又双双卫冕了单打冠军。在目前国乒队主力中,像他俩这样具有两届的奥运经历的球员独一无二。不过,两位老将备战东京奥运会依然面临着很大困难。

在张雷看来,两位老将多年积累下来的伤病是最大问题,最近国际乒联有关政策的修改,也对两人的伤病恢复和状态保持带来了不良影响。“马龙的手腕和膝盖目前都有伤。”张雷说,“丁宁也经常练着练着,老伤就又犯了。”两位老将毕竟征战了两届奥运会了,马龙下个月就将年满30周岁,到东京奥运会时,他已快32周岁。在中国乒乓球队男队历史上,此前年龄最大的奥运会参赛选手是30岁的王励勤。丁宁现在也已28周岁,这是张怡宁当年征战北京奥运会时的年龄。等到2020年,丁宁的年龄就和2008年时王楠一样,达到了30岁。尽管两位老将很敬业,仍在拼争,但体能和伤病终是无法绕开的坎儿。一伤训练就得停,一停状态就没法保证。去年全运会,马龙就是打了封闭带伤出战,此前他的训练并不系统;丁宁去年乒超联赛中,也有一段时间一直低烧。

乒联改革加剧挑战

前一段,马龙在国际乒联巡回赛上战绩不佳,后来又退出10月在巴黎举行的世界杯赛,一度引起关注,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伤病。但马龙也透露,他还会参加11月初的奥地利站巡回赛和乒联巡回赛总决赛。既然状态不好,又有伤病在身,为什么不彻底休养一段?这就不能不提国际乒联的改革了。今年初,国际乒联改革了世界排名积分系统,球员们要想多拿积分,提升世界排名,唯一的途径就是多参赛。有了积分,世界排名靠前,到2020年就有助于获取奥运参赛资格,甚至影响奥运会单打种子的排位。在今年1月新规实施后的首期世界排名中,丁宁从2017年12月的世界第三,一下跌到第21位,后来参赛只能从资格赛打起。好在9月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排名中,马龙和丁宁双双来到第六。要想继续提升世界排名,马龙和丁宁就要不断地参赛,但没有系统训练的储备和调整,很难让他们保持良好稳定的竞技状态。

资料图,丁宁   摄:刘平

 

 

在比赛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单场比赛的强度也因为国际乒联改革了比赛用球而加大了。现在乒乓球比赛的大球旋转下降,对于打法成熟的运动员而言,需要重新适应,摸索规律,形成新套路。对于老运动员而言,旋转下降还意味着更多的回合,无疑增加了体能的消耗和伤病发生的几率。在这种情况下,在尽可能确保参赛国际乒联比赛的同时,丁宁和马龙必须要对一些比赛有所舍弃。正因为如此,在即将开始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马龙将只出战团体。而丁宁在参加团体比赛后,是否参加单打比赛,届时还要看情况而定。这么做是为了保护马龙,也是出于丁宁月底在成都还有女子世界杯比赛任务的考虑。

重点打好两大赛

在距离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确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点上,丁宁和马龙未来最重要的是要打好两项比赛,即明年的世乒赛单项赛和2020年的奥运会亚洲区资格赛。在世乒赛上,马龙和丁宁肯定要力争卫冕,从往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的用人看,奥运会前一年的世乒赛单打冠军,往往会获得一个奥运会单打参赛资格。奥运会亚洲区资格赛同样重要,如果国际乒联届时继续沿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资格选拔办法,那么中国乒协第一个奥运会参赛资格,将很可能出自亚洲区资格赛。

在困难不少的情况下,留给两位老将的准备时间并不宽裕。据张雷介绍,北京乒乓球队为帮助马龙和丁宁保持状态,在人力和物力上竭尽所能。目前两位老队员都有各自的保障团队,除专业的体能师为他们提供指导外,与丁宁和马龙配合的教练也非常关键。负责丁宁的是2014年正式退役的世界冠军郭焱,两人原本就是十几年的队友、姐妹,如今亦师亦友。负责马龙的是过去十几年与他在国家队朝夕相处的主管教练秦志戬,师徒之间一路走来,既有默契,又彼此了解熟知,对马龙状态提升帮助很大。张雷为了不分心,主动辞去了北京市乒羽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职务,一心扑在队伍上。“我的根还是在运动队。”他说,“体育局领导非常理解我的选择,我将和团队一起,为东京奥运会和下一届全运会竭尽所能。”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远飞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