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国际

美日两科学家创立癌症免疫治疗法获诺奖,人类抗癌之路依然漫长

2018-10-02 09:54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1日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评奖委员会说,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死于癌症,这是人类最大的健康挑战之一。今年的获奖者“创立了癌症疗法的一个全新理念”,“通过激发我们免疫系统内在的能力来攻击肿瘤细胞”,他们的发现是“我们在与癌症战斗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两名科学家将分享900万瑞典克朗(约合100万美元)奖金。

得主

詹姆斯·艾利森

艾利森出生于1948年,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教授。他发现人体免疫T细胞表面有一种叫作CTLA-4的分子,对其进行“阻击”会解除免疫细胞受到的束缚,从而全力对抗癌细胞。

艾利森在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他最初并不是想研究癌症,而是打算研究免疫T细胞的生物学机理,“我从没想到我的研究会朝着(癌症治疗)这个方向行进”,这是“基础科学所拥有力量活生生的例证”,获得这一奖项让他“感到荣幸和谦卑”。

本庶佑

现年76岁的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发现了另一个免疫细胞“刹车”分子PD-1,根据他的发现所开发的PD-1阻断疗法已被证实在对抗肿瘤方面具有突出效果。

本庶佑在京都大学对媒体说,他是在和同事讨论论文时听到获奖消息的,“完全出乎意料”,“我很高兴,但也感到震惊”,“我想继续我的研究……让这种免疫疗法能够比以往拯救更多的癌症患者”。

解读

松开免疫系统的抗癌“刹车”

评奖委员会介绍,两名科学家“松开”了人体的抗癌“刹车”,让免疫系统能全力对抗癌细胞,“现在已彻底改变了癌症疗法”。

长期以来,癌症一直几乎相当于绝症的代名词。传统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前列腺癌激素疗法、化学疗法、白血病骨髓移植疗法之前曾获得过诺贝尔奖。但是,癌症尤其晚期癌症依然是难治之症,迫切需要研发新的抗癌策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种调动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新思路在医学界出现。科学家曾尝试用细菌感染患者来激发免疫系统,但效果有限,只有一种相关方法今天还在用于治疗膀胱癌。

改变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人们发现,人体内有一些蛋白质会促进或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如果把免疫系统比作一辆汽车,触发全面免疫反应的蛋白质就是油门,而抑制免疫反应的蛋白质就是刹车。

艾利森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实验室里对一种名为CTLA-4的蛋白质进行深入分析。与其他研究人员将这一机制作为自体免疫疾病治疗标靶不同,艾利森设想,如果“阻击”CTLA-4,那么T细胞受到的束缚是否会被解除,进而全力对抗肿瘤细胞呢?随后,他利用小鼠实验证实了这一设想,并逐步发展成可应用于人体的新疗法。

2010年公布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接受CTLA-4抗体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平均存活了10个月,比没有接受这一治疗的患者延长了4个月。这是第一个可以延长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期的疗法,医学界为之震惊。

几乎与艾利森同时期,本庶佑发现了T细胞上的另一个“刹车”分子PD-1。在2012年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中,基于抑制PD-1的新方法被用于不同类型癌症病患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好几名转移性癌症患者的病情获得长期缓解甚至治愈迹象,而转移性癌症此前被认为基本无法治疗。

从累积的临床试验结果来看,PD-1阻断疗法已被证明更为有效,尤其是在治疗肺癌、肾癌和黑色素瘤方面。相关临床试验目前正在开展中。

人类对抗癌症之路依然漫长而崎岖。两名获奖者所取得的突破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人们了解到,癌症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或许就隐藏在我们自己的身体中。

生理学或医学奖

近5年获奖者

2017年,三名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凭借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行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获奖。

2016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获奖。

2015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凭借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获奖。

2014年,拥有美国和英国国籍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以及两位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凭借他们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研究获奖。

2013年,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兰迪·谢克曼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祖德霍夫,凭借他们发现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获奖。

张家伟 付一鸣 据新华社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