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国内

两张照片记录纺织10年变化 见证了民族品牌发展轨迹

2018-12-13 14:06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绒线在织机间快速转动,工人在流水线上紧张忙碌,看似单调、重复的作业场景,却因绒线的色彩多了几分灵动。这些工人不仅是在生产绒线,更是在编织他们的梦想——2008年,时任北京晚报高级记者的张风拍摄了一张《恒源祥工厂里的纺织女工》,这张照片在今年入选“百名摄影师聚焦上海”活动,它就像一扇窗口,抑或作为一种见证,让观者了解到那个正在飞速前行的中国。

2008年

整整十年后的秋冬之交,已是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北京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的张风重访故地,探寻这片土地发生的变化。

“绒线生产出现拐点大约是在2010年,下滑的速度太惊人了。”位于无锡藕塘的恒源祥绒线一厂厂长陈伯清回忆起八年前那突如其来的变化。伴随服装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以及纺织技术的快速进步,消费者的选择日益增多,占据行销热点二十多年的绒线遭遇“滑铁卢”,销量大幅缩减,工厂的年产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数千吨锐减到一百多吨。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离开城镇,到城市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机遇。支柱产业受到冲击,有生力量逐渐离开,摆在陈伯清面前的,是一盘十分棘手的棋局,他必须想法子破解。

“坚定以品牌为核心、以质量为根本”、“变单品为多品,发力女装产业”、“自线下移线上,拓展物流电商”——当很多同类企业还在晕头转向,慨叹“如何是好”的时候,陈伯清盯准消费热点、消费渠道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推动绒线厂转型。虽然在现如今看来,这样的举措极具前瞻性,定位何其精准,但这都是“后话”,厂子要发展、员工要生活,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未来去冒险,可见当年陈伯清的选择,不仅有智慧和远见,更有气魄与胆量。

面对困境,也有人选择“退守”。创建于1965年的江阴市被单厂,从最初做花边、拉链、松紧带的小工厂扩张为中国家纺品生产基地巨头之一的红柳工业园。通过与恒源祥对接品牌合作,仅用时三年,红柳的全毛绒线年产量从1993年的380吨跃升至1996年的4000吨。当绒线销量出现大幅下降后,红柳集团董事长黄建钧紧跟恒源祥开拓针织、服饰、家纺等产业的战略步伐,将生产重点转移回“老本行”家纺产业上来,因此红柳厂也多了一个新名字——恒源祥家纺一厂。

 

看似这是“回归”,但消费需求、消费环境的变化,让这场回归变得异常艰难,毕竟这已不是几十年前流行统一制式“国民床单”的年代了。为了破解发展谜题,十年来,作为民营企业的红柳集团,引进亚洲第一台超高清全自动数码印花机,拓展产品样式;引进全自动被套机、全自动枕套机等设备,大量购置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与江南纺织学院、江南大学开展产学研究,开发新的面料品种……2008年,恒源祥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由红柳厂生产的家用纺织品“装备”了2万多个奥运村和媒体村的房间,接受全世界消费者的检验。

【重访感言】

看到这巨大的变化,摄影师张风感慨: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近十年,看似漫长,其实是在各种变化的交织、促动中被压缩、凝集,短暂如快门按下的那一瞬,让人来不及反应;稍作镇定,思考、选择、尝试,前行的方向就此愈发明朗。无论负重前进还是轻装回归,都是再出发。

如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恒源祥作为践行者,已经赢得了转型发展的先发优势。

张风说,期待用镜头记录下一个十年……

 

来源:北京晚报 文/卞军 摄影/张风

流程编辑:郭丹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