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十月文学院从《孔乙己》开讲鲁迅经典

2019-05-05 11:22 编辑:TF022 来源:北京晚报

昨天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十月文学院举办了以“纪念五四 阅读鲁迅——从《孔乙己》发表100周年说起”为主题的讲座,邀请著名学者、鲁迅研究专家阎晶明讲解鲁迅及其文学作品。讲座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现场座无虚席,临时增加的座椅甚至排到了展厅的入口处。

 

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对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阎晶明认为,“五四”与鲁迅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正是五四运动的风起云涌,成就了鲁迅成为历史转折时期最具经典地位的作家,同时正是因为有了鲁迅,“五四”的思想深度,文化追求的高度才有了划时代的意义。鲁迅的高度不但代表了“五四”新文学的高度,甚至也代表了“五四”新文化的高度。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在1919年4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四期上。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这篇小说实际字数不过2600余字,但他在鲁迅小说中所占的位置很重。在阎晶明看来,《孔乙己》能在寥寥2600字里达到很高的艺术高度,实在是短篇小说里的典范。比如在整体结构的布局中,《孔乙己》最突出的特点是前后呼应,“无微不至”,“几乎所有的描写都看似非常平淡,可是如果我们从后文中找到它的呼应,就会感到作者的用心是如此的精细,可是又不着痕迹。《孔乙己》从叙事上来讲,每一个看上去并无多少出彩之处的段落,只要你联系上下文,寻找他们之间的呼应和勾连,就会发现其中的微妙之处。”

这场讲座也是“名家讲经典”系列讲座之一。作为北京出版集团十月文学院的公益性文学品牌活动,“名家讲经典”系列讲座自2017年4月开办以来,以“名家讲堂,雅俗共赏”的形式,每期从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中精选出一部名作,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作家与文艺家,以浅显易懂、贴近大众的语言,细腻解读作家和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内涵。两年多来,已有李敬泽、施战军、阿来、孟繁华、张清华、陈晓明等名家来到十月文学院开坛授课,十月文学院 “名家讲经典”系列讲座已成为首都一项知名的文化活动品牌。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成长 文并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