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诗经·采薇》希腊巡演受欢迎, 给国产音乐剧带来哪些启示?

2019-10-24 10:03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这两年,音乐剧成了舞台上大热的潮流,西区和百老汇经典被不断引入,本土的原创音乐剧同样“井喷”,但能够被观众记住、真正留下来的作品不多,走出国门巡演的少之又少,《诗经·采薇》则是其中的一部。不久前,希腊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一座拥有100余年历史的剧院里,《诗经·采薇》连演三场,大受欢迎。“当地观众占到了90%。”本剧出品人戴晓岚回忆,谢幕后,他们冲上来抓住演员们的手,一个劲儿地叫好,问哪里能买到CD版,那种真诚的热情绝非作假。而当剧组离开希腊时,连剧场里帮忙装台的技术工人都已经会哼唱剧中“采薇采薇”的旋律了。

《诗经·采薇》取材自《诗经》中的同名诗篇,讲述了乱世里乡野郎中子谦、怀有抱负的将军南仲和世家女子若兰等人物之间的纠葛。这个设定在近三千年前的故事,无论时间和空间,都与如今的希腊观众有着相当的一段距离。但就在几天前,剧院艺术总监来信提到,《诗经·采薇》让他们“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首先,这说明他们真的看懂了。”戴晓岚介绍,剧组在文本翻译上花了很大力气,不仅用希腊语写了节目册,详细地介绍故事情节和剧中的每一个人物,还请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翻译了英文版唱词,演出时,英文字幕配合着演员们的歌唱同步播放。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邹航“包揽”了本剧的词曲创作。因为手头还有另一部作品要写,邹航没有跟着剧组一起去往希腊。演出前,工作人员把歌词的字幕传回国内给他确认。这个时候,字幕的PPT文件用了180多张,每一行字数很多,“到了唱得比较快的段落,字幕一下子闪过去,观众根本看不清。”邹航连夜赶出了300多张PPT,把单词、语句之间的距离都调整到看起来舒服的状态,虽然算不上多大的改变,但类似的细节,其实非常影响观众对整部作品的理解。剧组还重新设计了演员们的服装,更适合欧洲的审美。

在音乐方面,《诗经·采薇》能够受到欧洲观众欢迎,或许也得益于它采用了偏古典的“轻歌剧”风格,欧洲作为歌剧的起源地,观众们一直有欣赏歌剧的传统。“我也用了偏美声的方式来演唱。”旅居新加坡多年的男高音歌唱家庄杰在这次巡演中饰演男主角子谦,“《诗经·采薇》的音乐很国际化,旋律好听,但不太好唱。”

庄杰准备这个角色的时间也很短。《诗经·采薇》接到正式的演出邀请时,离开演日期只剩一个多月,因为原来的男主角行程冲突,巡演的任务交到了B角庄杰手里。“我那会儿还在新加坡演出,接到电话,立刻就飞回来了。”庄杰非常喜欢这部作品,一直在默默地练习子谦的唱段,但舞台调度方面完全不了解。他找出A组演出的视频,仔细地“扒”眼神和动作,而在希腊巡演的几天里,庄杰一头扎进剧院,甚至没能出去亲眼看一看风光如画的地中海,往返酒店和剧场的大巴车上,他也在抓紧时间和女主角蒋倩如对戏,以至于“回来后,大家都问我在希腊玩了什么,我只能说什么都没看见,什么也没玩”。

“庄杰和蒋倩如都是非常好的演员,他们值得更多人的关注。”邹航说,国内的音乐剧发展到现在,“演员很多,好演员不多。不少年轻人唱跳都行,表演不行。”虽然音乐剧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也推出了几位“流量”明星,但更多的演员则像庄杰和蒋倩如一样默默坚守在舞台上,为音乐剧奉献着热血和青春。

中国的文化到底该怎么走出去?这个话题很大也很小,《诗经·采薇》的成功足以带来很多启示。它同样展示了音乐剧创作的另一种可能。现在的音乐剧风格大多是偏向流行的,《诗经·采薇》走了古典的路子,同样能够被观众喜爱。邹航认为,在音乐剧刚有起色的当下,创作者们应该“先抱团,留下更多作品,不要踩来踩去”,没有哪种风格一定是对的,也没有哪种风格理应受到排斥。邹航甚至想过做一版摇滚的《诗经》,就像火遍全球的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那样,“现在的观众接受起来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但以后随着音乐剧的发展,这样的创作未尝不是一种探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高倩

监制:周南焱

编辑:牛春梅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