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纪录

他自称“金老头”,是个老北京,一手自创“绝活儿”令人叹服

2019-11-01 14:08 编辑:TF017 来源:北京晚报

自称“金老头”的金世崑老爷子家住什刹海边上,是位不折不扣的老北京,不但对后海一带的历史典故、趣闻轶事无所不知,更有一手自创的“绝活儿”令人叹服。

老爷子把他亲手做的这些宝贝一一陈列开来,老北京的民俗文化和老北京人的记忆便展现在眼前。

金老爷子从工作到退休一直不显山不露水,但如今76岁的他却冷不丁亮出一手绝活儿,震住了街坊四邻。

从小在胡同儿里长大的金大爷,自然少不了老北京人的那些习俗,养蝈蝈、养金鱼、遛鸟,一样儿都少不了。

金老爷子的“绝活儿”全藏在他的“百宝箱”里,打开一看,都是些逼真又精致的小玩意儿。卖小金鱼儿的家伙什儿、剃头的挑子、拉洋片的、耍猴的立子……虽说每个都是巴掌大小,但该有的配件、该具备的功能一样都不少,而且还都是用废旧材料一一做出来的。

制作一件像模像样的微缩模型颇费心思,每一件物件儿金大爷都会提前设计好长宽高的尺寸和比例。

老爷子的百宝箱不仅装进了他儿时的美好记忆,还承载了无数老北京的民俗文化。

邻居家的娃娃们常被金爷爷新近做得的物件儿吸引过来,为满足娃娃们的好奇心,金大爷必然会津津有味地给他们讲上一段。

说起金大爷做老物件的起因其实也很简单,几年前社区要办一次老年人书画展,不会“琴棋书画”的他也想参与,于是就试着做出了一套巴掌大小,老北京人冬天常用的火炉子。没想到,这套火炉子成了当年展出时的“明星展品”,很多老年人都拉着金大爷就他的这套作品问这问那,“以后也好告诉小孙子,免得将来都不知道这些是什么家伙什儿了。”

一般情况下,一个精巧的模型从原材料的收集到制作完成大概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

这两年,金大爷开始制作那些逐渐消失的老行当和叫卖时用的家伙什儿。“做这个就是因为过年的时候看见庙会上有人表演叫卖,还上了电视,可是他们用的挑子不对,卖小鱼的挑子可不能两头都是笸箩。” 一脸严肃的神情透着老人对往昔记忆的一份情怀。

金大爷14岁学徒做钳工,凭着几十年的老手艺经常助人为乐,邻居街坊损坏的日常用品,在他手里都能被修理得焕然一新。

每当打开这一大盒子的老物件,金大爷甚是得意,因为这都是他用废旧材料一点点做成的。袜板是用冰棍棍儿打磨光滑了做成的;卖小鱼的笸箩是茶叶盒子的盖锉好了当底座,里头的格子也是用茶叶盒子切割后安上的;鱼缸则是用老伴儿吃过的药丸子的外壳做的……“环保,又能消食解闷,还能跟大家讲讲以前的事儿,挺开心。”

金大爷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他说,14岁开始他学徒做钳工,为此打下了动手的能力,这几十年来他的老手艺经常能帮助到别人,他自己也乐在其中。邻居街坊的鸟笼、小学生的课桌,损坏的这些物件儿在他手里都能被修理得焕然一新。

金大爷的“绝活儿”模型虽小,但在老爷子眼里,这些模型远远不只是长宽高不到20厘米的废旧材料组合,而是他七十载岁月留下的痕迹和回味,“虽然北京人现在的生活中早已不见它们的踪迹,但是在老北京人眼里可是载满了生活的记忆”。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鹏 文 方非 摄

流程编辑:TF017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