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今起开始50天人工造雪,回收水资源将重复利用
初冬的北京寒风瑟瑟,延庆小海陀山的温度更是接近零下。今天上午,被称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的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开始正式造雪。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今天上午开始造雪,上百台造雪机压雪车投入工作。 本报记者 饶强摄
记者从市重大项目办获悉,从11月15日开始到12月底约50天时间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将完成测试赛相关雪道全部造雪工作,为明年2月北京冬奥会“相约北京”首场测试赛做好准备。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主要承担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赛事。担负高山滑雪项目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将建设7条雪道,赛道全长约10公里,最大垂直落差超过900米,冬奥会时将举行滑降、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等11个项目的比赛。
记者上午在现场看到,造雪机和压雪车已准备就绪。架在伸缩杆上面、黄白相间的造雪机喷射出美丽的水雾,待温度降低后,这些水雾将在空中迅速凝结为雪,纷纷扬扬从天而降。
据了解,此次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测试赛相关雪道涉及造雪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造雪量约26万立方米。按照造雪计划安排,本次造雪将三种不同类型雪道(竞速赛道、训练道、技术道路)分为16个区域分头推进,共投入各类造雪机117台,压雪车19台。从开始到12月底大约50天时间里,将完成明年2月测试赛相关雪道全部造雪工作。
“为了保证比赛选手最高时速能达到130-140公里/小时的滑行速度,国际雪联对雪道硬度有严格要求,因此造雪成为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延庆赛区建设单位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比赛要求,雪道表面必须保持结晶状态,近似于冰面,这种雪被称为冰状雪。
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满足明年2月北京冬奥会“相约北京”首场测试赛需要,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竞速赛道、训练道及相关技术道路已全部建设完成,今年年底前将完成造雪工作。
据了解,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用的水来自佛峪口水库和白河堡水库。通过7.5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把造雪用水送往小海陀山海拔1050米的塘坝和海拔1290米的蓄水池进行蓄存。再通过三级泵站将造雪用水分别注入各雪道造雪系统,最终到达小海陀山2198米最高点附近的出发平台。同时,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还建设了完善的融雪水、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回收的水资源将实现重复利用。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任珊
相关阅读
探秘高山滑雪中心赛道,26万平方米山道50天铺成冰雪天地

http://www.takefoto.cn/viewnews-1997447.html
北京冬奥村主体结构全部封顶,赛后将作为人才公租房

http://www.takefoto.cn/viewnews-1975964.html
“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结构封顶 地下建冰场不占新土地

http://www.takefoto.cn/viewnews-1961017.html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