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纪录

大瓦窑村党史馆新馆开馆,传承红色基因,跨越95年初心不变

2019-11-15 15:01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95年前,张永祥在乐天宇的介绍下,成为京郊第一位农民党员,我没有见过张永祥,但我的入党介绍人给我讲过他的故事,现在我也讲给你们听……”今天上午,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丰台区大瓦窑村党史馆内,77岁的老党员门敏会给卢沟桥乡的预备党员们讲述着村里的党史,大瓦窑村红色的基因在这里传承,跨越95年,初心不变。

今天上午,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大瓦窑村党史馆新馆开馆,村里老党员为展览揭幕。

时间回到95年前的1924年,大瓦窑村村民、村小学教师张永祥经乐天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京郊第一位农民党员。随后迅速在村里传播党的新思想,领导建立了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大瓦窑村党支部。

1958年毛主席视察了卢沟桥人民公社,1968年卢沟桥乡人自己创作歌曲《毛主席来到咱家乡》,今天,新老党员在展馆重温那一刻。

2017年,大瓦窑村党史馆在“七一”这个特殊的日子开馆,先后接待各级党组织、党员104次6000多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随着参观人数的日益增加和馆内藏品、展示内容的不断丰富,今年大瓦窑村党史馆进行了搬迁升级。新馆分上下两层约1000平方米,一层展陈大瓦窑村起源、大事记、旧馆风貌、老物件等内容。二层按功能区划分为开天辟地、雨后春笋、蹉跎岁月、日新月异、京郊新村5个章节,以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为起点,从反法西斯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经济繁荣,以时间为序通过数百件珍贵的历史遗物、丰富的图文史料和细心还原的场景重现,一步步带领参观者重温了中国农村在党的领导下栉风沐雨、开拓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程。

77岁的老党员门敏会给预备党员们讲述大瓦窑村红色基因的传承。

今天上午,大瓦窑村党史馆搬迁升级后首次开放,70名来自丰台区卢沟桥乡的青年以2019年预备党员的崭新身份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参与卢沟桥乡“铭记入党初心,传承红色精神”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老党员拿起曾经用过的大杆秤给新党员们讲述当年辛勤劳作的经历。

一边是现在村里高楼林立、绿树掩映的沙盘,一边是旧村改造前村民住宅分布图,新老党员们一起热议如今的新生活。

在乐天宇介绍张永祥入党的场景还原区域,门敏会缓缓地讲述着从自己当年的入党介绍人口中听来的故事:“这是大瓦窑的根,是咱京郊农村的根,也是你们入党为民的根,要一辈辈地传下去,不能忘本!”

预备党员骆启蒙(左)给一年后的自己寄出了一封“初心信”。

参观结束后,预备党员骆启蒙给一年后的自己写了一封“初心信”,然后郑重地投入到党史馆的“初心信箱”内,领取了“取信凭据”。“明年我会再来取出这封信,在成为正式党员的时刻重温此刻加入党组织的心情,永远告诫自己要铭记加入党组织的初心。”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颖 文 刘平 摄

流程编辑:tf01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