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北方人不念儿化音有多难?网友:挑战失败!难到话都不会说了

2019-11-16 18:11 编辑:TF021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北方人不念儿化音有多难?北方人:说不上难,但是挺难受的……

众所周知,中国地大物博,南北差异很大。除了气温、饮食、环境这些方面,语言方面也非常显著。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方言,闽南话、粤语、长沙话、东北话……每一种都有着很鲜明的特征,也带着浓浓的家乡味。

而今天,咱们要说的是北方人说起来非常自然,而南方人说起来却很别扭的——“儿化音”

儿化音是中国普通话和部分方言中,个别字的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的音变现象,其特点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

除普通话外,儿化音多出现在北方方言中,以北京话、东北话和天津话为代表。川渝部分地区的方言中也有一些儿化现象。中华文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和融合,儿化现象已经成为了现代汉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天,#北方人不念儿化音有多难#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讨论。

微博截图

带着一丝丝疑惑的小编点开了这个话题,什么还有能难倒我们北方人的话?直到我看到了这张图↓↓↓

微博截图

网友:

不带儿化音,我话都不会说了……

“儿化音”在北方话中是很常见的,而一个北方人对于儿化音的执着在于,打字也要把儿化音打出来。小编本人就是一个代表,不仅微信昵称要加上儿化音,在平时聊天过程中,打字也经常打出儿化音,比如:太省事儿了、小辫儿、聊会天儿、待会儿、好玩儿……

当我尝试不带儿化音去念这些词语,结果很显然,挑战失败。

我的舌头,它不听使唤了。

但是看到这么多网友都有点“难受”,我突然看开了……

@小小旷工:没事儿让我打成没事对我来说都很难……

@不想秃头就快给我睡觉:不行!我不行!不带儿化音不行

@我搞我的:。。。我嘴抽筋了

@草莓姜黃: 按图上的读我好难受

@不能怼的Q:不带儿化音不会说

@芋圆红豆奶茶茶 :本北方人表示太南了!!!比如等会儿,出去玩儿,不加儿化音真的说不出来

而且我刚发现我平时读微博也是微博儿

@线性规划:何苦为难北方人

你等一hui嗷????不如鲨我

@Bo同学叫超超:哥们儿 去掉儿化音我是读不出来了

当然,有很多网友也表示:这有什么难的,我可以!

@贡卡山神:本北方人表示儿化音可以控制,带或者不带都没啥难受的

@小番茄酱:北方人表示可以,毫无压力。

@X旭宝:都可以念啊 为什么不能评论语音!

那么,没有儿化音,他们是怎么把这些词念出来的?

——硬读

@GengarTrainer:邓一慧,新衍,拐豌,别真

@花知喵:等一毁,心演,拐湾,别真

——换个说法

@Edwwin_:说心眼子不就得了

@奥利奥莉莉嗷嗷利:我可以读等一下,拐个弯,心眼子

既然这样,不如不带“儿化音”念一下这些词语:

塑料袋、水盆、作业本、凉皮、冰棍、蒜瓣、瓶盖、药膏、 刘海、面条、豆皮、心眼、馅饼 、跳绳、口味、玩意、窗台、拐弯、手绢……

当北方人听到没有儿化音的词时候

因为种种原因,南北方人的相遇。当北方人听到南方人没有“儿化音”的时候,他其实心里是拒绝的。“馅儿饼”变成了“馅饼”、“快板儿”变成了“快板”、“冰棍儿”变成了“冰棍”……很多东西仿佛失去了灵魂。

 

@忆墨瞳:现在在南方~同事每次说吃馅饼~我听了真的很难受~是馅儿饼

@酱酱:大一室友跟我说“关门”的时候,我都蒙了,不是关门儿吗?

@火锅偏要自己游上岸:闺蜜给我发录音,她被我带得长方形念成长方形儿…可是我一直觉得这就该读长方形儿啊,自己试着读了一下:长方形…啊,烫嘴!

@不想叫Luna的二丫:超级难,我说蓝莓味儿,广东的室友说蓝莓味,崩溃。这是没有灵魂的蓝莓味儿

@能够遇见一等奖的der月啊:舍友:馅饼,韩范 我 :不是,馅儿饼,韩范儿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舍友太难了……

@打不死的小强:你们知道我听到“饼干”的时候有多难受吗?

@小李同学:室友那天说了一个词:快板 我一听:啥?啥是快板?室友:就是那个天津的快板啊 我…害 快板儿啊

当南方人开始学习儿化音

而南方人一定会出于好奇去学习怎么说“儿化音”。这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永远猜不到,他会把儿化音放什么位置……

@你哪儿腾TT:我河北在南昌读书,我教我朋友板儿砖,她们一直念成板砖儿

@月牙儿天:哈哈哈哈哈想起那个南方人刚学会儿化音用电脑下载东西 问他在干嘛他说在下崽儿哈哈哈哈

@寻梦师羽殇殇:我一上海的朋友,打车跟师傅说,师傅靠边停儿吧。

@黄vivivivi:室友把馅儿饼,读做 馅饼儿

@诗人高奶奶:我有一南方好友每次都跟我说,奶奶儿,好的儿,晚安儿

@驾驶我的车:我之前问过北方朋友,十年是不是这样唱:如果那两个字儿没有颤抖。。。。。

@李咩啊-:以前老想学说不děi劲儿 但是说出来就变成 不得儿劲

@人生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你尝尝这个橘子,倍甜儿。???

@可乐气泡piu:我说没事儿 我的南方同学说没儿事

@开心面馆老板娘:我一广州朋友:今个儿真高兴

如果不带“儿化音”说话,

你觉得难吗?

 

延伸阅读:

趣谈北京“儿化音”

北京的“儿化音”,是老北京方言的一绝,甭说外地人,就说在北京生活时间短点儿的北京人一时也掌握不了,外国人学说起来,就更难为了。

北京的“儿化音”跟普通话的“后缀音”:“儿”、“子”、“头”不一样。这种后缀有一定规律可循。如,对小物件儿,普通话一般加“儿”。如“小凳儿”、“小门儿”、“小本儿”、“小瓶儿”、“小孩儿”……这些“儿化”词,表现出一种俏皮的亲热感。“子”的运用则是名词后面的一种辅助音,使口语化的名词比较丰满、顺口,如“车子”、“牌子”、“铺子”、“被子”、“勺子”等。至于“头”的用法更简单,一般表现的是块状的东西和方位的比较多,如“窝头”、“馒头”、“石头”、“砖头”、“南头”、“北头”等。方位性的“头”还必须加“儿”化音,即为“南头儿”、“北头儿”、“东头儿”、“西头儿”,而“中”不加“头儿”。

北京话的“儿化音”是很随意的。有人试图找它的规律,找来找去,也不能自圆其说。要说规律,有那么一点点儿。

先说地名。北京的地名,凡带“口”字的,一般加“儿”。如“珠市口儿”、“菜市口儿”、“灯市口儿”、“闹市口儿”、“磁器口儿”等。道理讲不出来,不加“儿”,说起来别扭,听起来更别扭。带“门”字的就不一样了,有的加“儿”,有的不加“儿”,如“西便门儿”、“东便门儿”、“广渠门儿”等,都要加“儿”;很多“门”是不加“儿”的,如“前门”若加“儿”,就变成“前后门儿”的门了。德胜门、永定门、西直门、东直门、天安门、午门等,均不加“儿”。街道名,一般不加“儿”,如“米市大街”、“骡马市大街”、“西外大街”、“长安街”等,不能加“儿”,加上“儿”,就说不出来了。但也有不同,像“南小街儿”、“宽街儿”、“南横街儿”等,都必须加“儿”,不加“儿”的,不像北京话。

叫“桥”的地名,老桥名一般加“儿”,如“天桥儿”、“北新桥儿”、“六里桥儿”、“八里桥儿”等;可是新建的立交桥不能加“儿”,如“航天桥”、“健翔桥”、“三元桥”、“蓟门桥”、“联想桥”……什么道理呢,无理可讲。

叫“庙”的地名,一般加“儿”。如“红庙儿”、“白庙儿”等;若专指寺庙,就不能加“儿”,像“土地庙”、“城隍庙”等。

对各种物件,蔬菜加“儿”,也是北京话的一个特点。如“三轮儿”,不能说“三轮”;“风车儿”,不能说“风车”,否则就变成农具了。“豆芽儿”不能说“豆芽”,“萝卜缨儿”不能说“萝卜缨”。

北京的“儿化音”的说法,不能把“儿”字游离出来。有一部电视剧,台湾演员,学说北京话,意指“不可能”,说“没门儿”,他竟说成:“没——门——儿——”,这就闹笑话了。

老北京人说“儿化音”自然、随意而俏皮,外地人加“儿”时,往往舌头僵直,如若卷一卷舌头,也许就顺耳了。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中国新闻社  百科 北京晨报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