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中国航天发射迎2020年开门红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成功发射

2020-01-08 10:22 编辑:TF020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1月7日23时2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高通量技术试验验证。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

刚刚过去的2019年,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共发射12次,并在2019年4月成为我国第一个发射任务过百的单一系列火箭,据长三甲系列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张亦朴介绍,2020年长三甲系列火箭全年预计执行10次左右发射任务,仍旧是中国航天最忙碌的火箭。长三甲系列火箭包括长三甲、长三乙和长三丙三型火箭。

此次任务是长三甲系列火箭第109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24次航天飞行。

延伸阅读:

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助力“超级2020”

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载火箭,运载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展望2020年中国航天一系列重大任务,长五遥三的成功,无疑将会为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看点1:担负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任务

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

2007年, 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嫦娥一号”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环绕探测。

2010年,长征三号丙火箭发射“嫦娥二号”获得世界首幅分辨率为7米的全月图。

2013年,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嫦娥三号”实现了月球软着陆,我国航天器首次降落在地球以外的天体上。

2018年,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

2020年,我国将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择机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目标。据长征五号总指挥王珏介绍,嫦娥五号任务需要将8吨多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而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由具有大运载能力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来完成。

看点2: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首次火星探测工程的研制工作。按照计划,2020年,我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并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火星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大约每隔26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火星冲日”,这时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会达到极近值,这段时间可以使用较小的代价将探测器送往火星,因此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通常也会每隔26个月出现一次高潮。在2020年就有一次“火星冲日”的机会。

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时间的飞行抵达火星。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说,长征五号的成功研制,将大幅度提高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助力我国深空探测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实现在深空探测领域的跨越。按计划,我国将于2021年实现火星软着陆,开展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

看点3:助力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 长五B即将“首秀”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试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从2003年到2016年,我国将11位航天员14人次送至太空,将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送上天,意味着“三步走”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任务已圆满完成。中国航天即将进入空间站时代。

据载人航天办公室介绍,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左右建成,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在轨运行10年,将向国际社会开放合作,提供全球共享的空间应用平台。

作为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力火箭——长征五号B火箭预计将在2020年迎来首秀,这也将加速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的步伐。

看点4:长征家族多型火箭迎来首飞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历程,也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20年,由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等多型新一代运载火箭将相继迎来首飞!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航天强国的基础是航天运输系统。长征五号作为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对我国多项航天重大工程的实施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作用。

长五遥三的成功,为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建设航天强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综合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北京日报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2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