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轮椅上的北京市人大代表建议:应切实保证2%无障碍停车位
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参加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欧玲、齐凯利代表深受鼓舞。提高无障碍公交车司乘人员的服务意识、保障2%的无障碍停车位、保证新建工程的无障碍……这两位坐在轮椅上的市人大代表建议,无障碍点位建设还要更精细一点,让文明软环境成为无障碍建设硬支撑。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无障碍环境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需求,除了我们残疾人,还有老人、孩子、伤病员,甚至包括快递小哥、推婴儿车的妈妈、拿行李箱的小伙子,各个年龄段都需要无障碍的环境。”欧玲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市人代会,近两年她一直在呼吁北京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去年年底,本市无障碍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发布,欧玲又有了新的期待。
“无障碍的公交车有了,但坐轮椅的残疾人和老年人上车还需要搭把手。”欧玲告诉记者,依据市交通委此前发布的数据,目前,本市无障碍公交车达到12000多辆,配置率超过50%,到2020年有望达到80%。“硬件达到了,软件也应该跟上。”欧玲说,现在硬件有了,缺的是软性的无障碍服务,她希望,发挥公交车上司机、安全员、协管员的作用,为坐轮椅者搭一把手,让他们上得去也下得来。
市人大代表齐凯利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日常主要开车出行。“残疾人出行的困难还是存在的,比如我平时出去想找一个无障碍停车位,真是一位难求,不是被占了,就是没有明显标识,有时候保安、管理员连有没有无障碍停车位都不清楚。”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每一座停车场的残疾人停车车位数量应不少于总停车数的2%,且至少应有1个停车车位。“先不提残疾人停车位数量要不要增加,我觉得这2%的数量应该先保证,全社会要有无障碍服务意识。”齐凯利表示。
马上就访
无障碍设施全市排查9万多点位
无障碍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满足市民“七有”要求、“五性”需求的应有之义。《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去年11月正式印发,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实施。两个月过去了,本市无障碍工作进展如何?记者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市残联理事长吴文彦。
吴文彦介绍,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全市累计排查点位9.87万个,涉及无障碍元素数54.58万个,其中有问题的元素数26.71万个,摸底排查工作基本完成,为下一步精准整改奠定了基础。同时,与12345热线建立了衔接机制,市民和媒体反映的问题及点位也全部纳入整改台账,随时发现、及时整改。
吴文彦表示,今年,各区、市行业主管部门将完成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无障碍设施未能有效使用问题的整改,对无障碍设施损毁、应建未建等问题进行整改,切实做到应改尽改。具体来说,第一季度重点对占道、损毁等比较容易清理改善的先行处理;第二季度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随后将安排专业部门进行检查、残疾人体验、最后验收。2021年主要进行拾遗补缺工作。“与此同时,我们正在研究建立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预约服务机制,努力让文明的软环境成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硬支撑。”吴文彦透露。
“对于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等社会群体而言,拥有良好的无障碍环境,能够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这是现实需求,也是广泛需要,只是残疾人受益更明显、更集中。这次参会,我也希望能把大家的需求带到会上,为大家多呼吁,这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工作。”吴文彦说。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任珊
流程编辑:TF015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