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老北京风情:假面具,为何特别受男孩子欢迎?

2020-01-30 13:40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春节期间的厂甸庙会,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足足半个月的时间。厂甸在北京城南,北起和平门,南到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由于厂甸庙会离市区最近,所以春节逛厂甸的人也特别多,成为北京人过年娱乐、购物的主要去处。这里鳞次栉比的席棚布帐中,各种商品堆积如山,游客摩肩接踵。孩子们把逛厂甸当成过年最开心的盛事。

吸引孩子的第一件事是吃,第二件是玩儿。说起厂甸的特色玩具,有空竹、风筝、琉璃喇叭噗噗噔、风车、氢气球……还有一种特别受孩子们欢迎的,就是假面具。摊商在货筐上用长木棍搭起货架,把各种各样的面具挂在架子上。面具的造型奇形怪状,色彩鲜艳,最能抓住孩子的眼球,从老远就能把他们吸引过来。买一个戴在脸上装神弄鬼儿,吓唬小伙伴,很符合儿童的心理,尤其是小男孩儿。我小时候就在厂甸买过好几个面具,戴上自己照镜子,看到自己的怪模怪样特别开心,进而躲在门后,猛一出来吓唬家里其他人。

作者 何大齐 文并绘


我国假面具的历史很悠久,古代祭神用的头饰,就是面具的雏形。到西汉发展成为歌舞演出用的道具。现在贵州省的傩戏还使用的就是这种古代面具,它主要是用木材雕刻出来的,也有皮革制成的。后来人们感到戴着面具演出,过于呆板,无法充分表现人物的情绪特征,才改为用油彩在演员脸上直接涂抹,就像现在京剧舞台上的净角,俗称“大花脸”的化妆方法。

面具退出了历史舞台,却转化为儿童玩具了。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材质变了,用木雕太费工,成本又高,改为用纸浆敷在模具上,晾干后剥下来用色彩勾画脸谱,待颜色干了在上面涂些蛋清用来固色、防水,而且色彩更加鲜亮。模具是根据孩子的脸型制作的,所以大小合适,在双眼的地方挖出两个洞,好看到外面,鼻孔处留两个小洞,好出气儿,这些位置都大体合适。脸谱的造型样式很多,除牛头马面,更多的是取自戏剧中“大花脸”的图案。“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这歌词说明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角色性格。例如“红黄蓝表神圣,白绿银灰画鬼妖”,“红忠紫正,黑正粉老”等等说法,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用色彩寄托人们情感的观念。

厂甸卖的面具是在耳朵部位钻两个小孔,用松紧带穿过拴紧,戴在头上,把带子绷在后脑勺上,起到稳固作用。那时我家院子大孩子多,经常每人脸上戴一个,按照上面画的图案分角色,再根据看过的京剧自己编戏文,编故事,在暖暖的冬日阳光下能玩儿一个下午,大人们也都围观指点,哈哈大笑,在欢乐的春节中,又添了一处开心的场景。

(原标题:假面具)

来源 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 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