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中国足坛元老年维泗:一首小诗讲述居家防疫心得
“70多天没出门,居家抗疫未消沉。亲朋好友常问候,共克时艰精气神。”87岁的足坛名宿年维泗,用一首小诗生动描述了自己这几个月居家防疫的生活日常。
87岁的足坛名宿年维泗(右)
为晚报读者破回例
年老告诉记者,他岁数大了,当前为自己提出了“三不”原则:一不出北京,二不接受采访,三不参加活动发言。但作为《北京晚报》的老朋友和老读者,年老破例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已经87岁高龄的年老坦承,当前自己伤病缠身、步履蹒跚,记忆力有些障碍,眼睛还有黄斑病变。84岁的老伴同样身体不好,夫妻两人现在就希望安安静静在家养老。“我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半回忆过去,另外一半在家养生。说实话,自己这一辈子下来也有些故事,但对于中国足球,我始终觉得非常内疚,着实没什么好说的。”
居家防疫打乱了年老夫妻二人的生活节奏,不能出门遛弯,不能去医院看病、取药。好在被年老称为家里“大总管”的唐滨已经从西安归来照顾他们,再加上儿子年炜时常来帮忙,足不出户的他们也就这样一天天平稳地过来了。“80岁前,身边没有年轻人照顾,我敢说没事儿,别说一天两天,就是十天半个月我都不在乎。如今一天身边没人都好像有点儿心虚胆战,不敢逞能了,老了!”年老说。
日常生活“四三二一”
德高望重的年老在足球圈弟子众多,人缘好的他总是能收获关心。“徐根宝和夫人给我快递来了金嗓子喉宝,郭维维给我们送来了八喜鲜奶和冰激凌。还有很多人,比如大连、青岛、汕头体育局的朋友们也一直关心着我。左邻右舍的老张、老梁、小王经常为我们送来卤鸡蛋、饺子、馅饼、红烧肉等丰富我们的餐桌……”年老表示,训练局的工作人员、很多老队友和他的弟子们都在这期间给他送上了问候,询问他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但年老都婉言谢绝了,“我已经退休27年了,还能收到大家这么多关心,这给我带来了难得的欣慰。”
年老总结,自己每天的生活是“四三二一”,四是看电视、看报纸、看书和看微信,三是早、中、晚三餐,二是每天要睡下午觉和晚上觉,一是喝喝下午茶聊聊天儿。当下很多年轻人已经没有了看书看报的习惯,但年老还一直保持着这一传统。哪怕自己眼睛不好,他也要坚持拿着放大镜读读书报。“近日我在读一本书,名叫《胡同里的江湖》。”年老介绍说,他最早是从《北京晚报》上发现的这本书,惊讶于书的作者正是自己的小学同学邵燕祥。“当年上学时他就广阅博学,作文写得很好!”于是年老立刻找联系方式,联系上了这位老同学。年老认为,《胡同里的江湖》很适合老北京人读一读,“里面主要写了北京的胡同,写人写物写景,比如八面槽、箭厂、灯市口、和平门……每个地方他都写得很详细,能引起我们这些老北京的一些回忆,很有意思。”
抗疫经历凝聚民心
除了看书,年老每天还坚持看报纸、老年文摘,用微信和亲朋好友聊天叙旧。至于电视节目,疫情期间他最关注的是央视新闻频道,随时了解疫情状况。看到很多年轻的医务工作者感染病毒,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老感动得热泪盈眶。“现在北京还是严防严控期间,我们高危老人尤其要注意。不能随心所欲,绝不越线,政府号召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年老表示,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一线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国内的疫情减缓了,非常鼓舞人心,“这是对我们执政体系和执政能力的考验与锻炼,显现出我国体制的优越性。我想,这对我们居家养老的人也是个鼓舞,让我们充满了信心。虽然现在生产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但境外疫情仍在蔓延,防范输入的压力很大,我还是希望大家都能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多注意。”年老认为,抗击疫情的经历也是对全国人民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是一次凝聚民心、考验各方面能力的历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刘大伟
编辑:tf008
相关阅读
北京疾控发火车防疫指引:难以避免近距离接触时戴口罩

北京疾控发火车防疫指引 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 流程编辑:TF017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