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纪录

国内首家坐落于书店的自然博物馆,一览地球五亿多年的生命变迁历程

2020-05-07 13:50 编辑:TF021 来源:北京晚报

“快看,快看,原来剑齿虎就长这样啊!”几个好奇的小读者正跟从资深的昆虫学者王浩,通过一件件化石、琥珀、昆虫标本细数着从寒武纪、奥陶纪到侏罗纪、白垩纪,跨越古生代、中生代直到我们现在生活的新生代生物进化的历程。

距今2300万年的三趾马头骨化石记录着晚中新世地球生物的足迹。

如今,这些蕴藏着各时期生物的“生命密码”长卷被一个名叫“石探记”的科学家团队收藏进了位于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四层的“石探记”博物馆,这是国内首家坐落于书店的自然博物馆。博物馆由来自中国科学院等顶尖科研单位的科学家们共同创办。走进170平方米的“石探记”博物馆,不论爱好科学的成年人,还是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即刻化身为地球壮阔生命史诗的见证者,在半小时内穿越地球的生命历史,一览地球五亿多年的生命变迁历程。

进入“石探记”博物馆前,中关村图书大厦的志愿者姐姐先为小小自然科学迷们测量体温,保障他们安心观展。

馆内展出的展品是专家们多年来在东南亚、非洲、亚马孙雨林和中国各地的科学考察中亲手采集和收藏的昆虫标本、无脊椎动物标本、珍稀化石和琥珀,数千种奇异艳丽的甲虫、蝴蝶和竹节虫标本,上百件从寒武纪到我们现在生活的新生代,横跨地球整个生命史的远古生物化石,无声地述说着大自然生命更迭的故事。

博物馆主展厅里囊括了从寒武纪、奥陶纪到侏罗纪、白垩纪,跨越古生代、中生代,直到我们现在生活的新生代生物进化的历程。这里成为大小自然科学迷们的神秘园。

因为当下疫情,原本的几十种活泼可爱的活体蜥蜴、蛙类和昆虫被团队转移搬至了新家。即便如此,馆藏的稀世珍品依然吸引着慕名而来的自然科学迷们。他们沿着博物馆的“时空隧道”前行,“跟随”距今4.75亿年的角石化石,2018年中国科学家在缅甸发现的一枚恐龙羽毛琥珀,2016年中国科学家发现来自一亿年前包裹着“独角蚁”的琥珀,尚在研究中的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蜥蜴琥珀和最大水生螺类琥珀,甚至还有中国科学家从马达加斯加带回珍贵的恐龙粪便化石,一探地球生物进化的奥秘。

博物馆定期在室外开设“晒晒我们的宝贝们”标本交换市集,孩子们拿出自己一件件得意的昆虫标本,如数家珍。

“生物学家一刻钟”线上公益课,吸引前来参观博物馆的小读者。拉开距离,席地聆听昆虫世界的秘密。

在这个特殊时期,博物馆不仅为前来参观的读者们提供了安心的参观环境,还特备了“神奇的动物朋友”科普直播、“生物学家一刻钟”线上公益课等服务,并在室外开设了“晒晒我的宝贝们”标本交换市集,通过线上线下使读者和各年龄段的自然科学爱好者们畅游奇妙的自然世界。

“我们不想将这些科研标本和成果束之高阁,而是希望公众与这些科学珍宝尽可能地‘零距离’接触。”石探记科学家团队的成员们说出了他们的初衷,希望专业“硬核”的科学走进市民的生活。

在博物馆特备的“神奇的动物朋友”科普直播间,豹纹守宫成为向大众普及自然科学的现场明星。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方非 摄影报道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