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美国警察用盾牌猛击澳大利亚记者,在美国,正义真能得到伸张吗?

2020-06-03 10:53 编辑:TF020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当地时间6月1日,澳大利亚媒体在美国华盛顿的示威现场遭遇惊险一幕。澳媒记者在现场报道时,面前的武装警察突然开始冲向人群,一名警察用盾牌猛击摄像师,然后重重打在摄像机镜头上。被攻击后,直播画面中断半分钟......

延伸阅读:

抛弃新闻自由?多名美媒记者遭警方逮捕或袭击

在黑人男子被白人警察跪压致死事件引发的全美抗议示威中,先是发生CNN记者在现场报道时被警察拘捕;后有福克斯新闻的记者则在报道时遭到抗议者围攻,近日,美媒又报道多名记者在现场遭到攻击或被拘捕,记者处境极为艰难。

据《国会山报》当地时间6月1日报道,美国广播电视数字新闻协会(RTDNA)表示,仅在过去的48小时内,他们已经记录了至少60起记者遭到警方攻击、拘捕或被抗议者攻击的事件。

《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协会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丹·雪莱表示,这种情况是灾难性的,“正对广大公众造成伤害。”

“记者不应该变成故事的主角。”雪莱说,“这些记者是在为公众服务,采访报道动荡中的人民。看到他们被肆意攻击,简直是场灾难。”他还补充称,这不仅是在伤害记者,更是在伤害广大公众,阻止他们亲眼目睹和记录这个国家发生的事件。

报道还列举了一系列记者遭受攻击的事例,除CNN记者被捕、福克斯记者遭围殴外,还有摄影记者琳达·蒂拉多在明尼阿波利斯被橡胶子弹击中,其左眼有可能永久性失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记者上周五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现场直播时,遭警方胡椒喷雾袭击;美联社8名记者受伤,其中一人遭殴打、三人被橡胶子弹击中等事件。

《纽约时报》的报道还指出,洛杉矶、明尼阿波利斯等多地都有记者在表明身份后,被警察用枪指着,有些人甚至遭到橡胶子弹射击。

眼睛被击中的琳达·蒂拉多,图自:社交媒体

报道还列举了多地记者被捕的例子。《得梅因纪事报》的记者安德里亚·萨乌里在报道本地抗议活动时遭警察喷射胡椒喷雾后被捕,后来被释放;《赫芬顿邮报》的记者克里斯托弗·马蒂亚斯在布鲁克林进行报道时,遭警察冲撞、殴打后被捕,经过警局审理后,他收到了一张传票。

据“美国新闻自由追踪器”统计,在周日的抗议中就有5名记者被捕。

美国保护记者委员会在周日的一份声明中呼吁,美国各城市当地需要指示警方不要攻击记者,确保他们可以安全地报道抗议活动,不用担心伤害或报复。新闻自由记者委员会也表示,记者是公众的代表,如果执法部门攻击他们,记者就无法完成自己的工作,“这对所有人都不好。”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创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布鲁斯·夏皮罗表示,“从本质上说,这是在抛弃美国价值观中的新闻自由。”

全美至少140个城市发生抗议

目前,全美至少有140个城市发生了抗议活动。6月1日,CNN报道,美国至少23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动用了国民警卫队应对抗议活动。在游行示威活动现场,抗议者高喊口号,抗议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行为。他们说:“黑人每天都在死亡,但没人在乎。希望我们最终能改变制度。”

在美国,正义真能得到伸张吗?

有人这样总结美国当权阶层对待种族问题的基本方略:口头上唱着反对种族歧视的高调,骨子里却放任不管。正因为如此,在美国“无法呼吸”式案件才层出不穷。亚特兰大市民主党籍市长凯莎·博顿斯指责说,正是白宫长期关于移民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言论,纵容了具有种族主义倾向的人。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指出,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美国必须采取“严肃行动”阻止更多黑人死于警察之手和种族歧视。

联合国当代形式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容忍行为问题特别报告员曾指出,美国执法当局杀害和残暴虐待黑人情况严重,且很少受追究,非裔成年人被监禁的概率是白人成年人的5.9倍。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美国种族》报告指出,约58%受访者认为“美国的种族关系十分糟糕”,超过半数非裔受访者认为“美国不可能实现种族平等”。

美国涉警种族暴力频发,其根源是司法部门始终未从根源上反省种族主义危害,歧视弱势群体、漠视生命,缺乏防止少数族裔与执法部门对抗的制度设计。国际舆论广泛认为,种族主义情绪升温、族群对立激化,是如今美国社会的现实。美国政界高层的一些种族主义的言论,更是直接或间接助长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

2020年是美国大选年,种族问题向来是大选焦点议题。《纽约时报》评论称,特朗普竞选团队想通过炒作种族问题与更受黑人支持的民主党争夺选票。比弗洛伊德殒命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政治极化的加剧和政客的操弄,美国种族矛盾的伤痕恐将进一步加深,类似悲剧以后恐怕还会上演,让美国社会免于“无法呼吸”恐仍将长路漫漫。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 观察者网 新华社

流程编辑:TF02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