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被质疑批评中国时用词不强硬,德防长:猛批中国是自嗨,德国不跟

2020-07-11 18:43 编辑:TF021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我们知道要想用词强硬一点很简单,也会让你内心感觉良好,但我们也知道,这样的做法会阻断所有的联系,妨碍后续所有可能的影响。”当地时间7月8日,在回应外界质疑有关德国近期拒绝以强硬措辞批评中国时,德国国防部长安妮格雷特·克兰普-卡伦鲍尔说出了这番话。

新华社/法新资料图

其表态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一部分西方国家的政客,言外之意是,德国并不会像有的国家那样强硬对待中国,而“强硬”只是“让自我感觉良好”。

综合德媒、美媒报道,本周,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与欧盟合办的线上国防论坛上,主持人直接询问卡伦鲍尔对中国的态度到底为何。

卡伦鲍尔提到欧盟对中国的态度需要正视多个现实,其中包括中国仍是世界各国在处理重要问题时的重要合作伙伴,例如在气候变化议题上;中国仍是欧盟重要经济伙伴。

在近期有关香港国安法的问题上,许多西方国家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主持人紧接着提到中国在地区的影响力,以及中国开始在香港实施国安法等议题,并提问:尤其德国这个月开始成为欧盟轮值主席国,是否应该更加正式的态度对待中国?

卡伦鲍尔虽然不忘提及所谓“人权”,但她也为德国用词不强硬的做法辩护。她说,“我们知道要想用词强硬一点很简单,也会让你内心感觉良好,但我们也知道,这样的做法会阻断所有的联系,妨碍后续所有可能的影响。”

卡伦鲍尔认为,在国际组织展现立场对捍卫价值来说虽然重要,但是也要反思说出强硬用词究竟只是让自己感觉良好,还是真正对事情解决有帮助。

主持人随后还是不肯罢休,并抛出一个更加直接的问题,即德国是否会像英国一样,给予香港人所谓“政治难民签证”?

卡伦鲍尔没有正面回应,她认为英国关心这项议题是有其历史脉络与身份,而现在英国不在欧盟体系里面,欧盟需要“继续与欧盟(成员)密切协调”。

近期,香港国安法开始实施,部分西方国家随即跳出来妄议此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本月强调,香港国安立法问题根本不是人权问题,更不应被政治化。少数外部势力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以人权之名行干涉之实,掩盖不了其傲慢偏见和肆意干预别国内政的本质。一些人号称尊重法治,却违背国际社会要求遵守国际法原则和国际社会基本准则的正义声音。

“我们奉劝有关方面认清形势,客观公正看待中方制定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停止歪曲抹黑,停止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他说。

 

延伸阅读:

遭施压“给香港人提供庇护,默克尔回应:没必要

“港区国安法”实施后,面对不怀好意者在涉港问题上的施压,德国总理默克尔2日回应了。

7月1日,德国正式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任期为半年。据路透社7月2日报道,在周四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默克尔强调,欧洲必须继续与中国对话,因为中国对世界、特别是对欧洲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寻求与中国的对话:关于‘人权’方面的,关于社会问题的,以及关于投资者保护、互惠贸易关系和气候保护方面的。因为如果没有中国,我们将无法阻止气候变化。”

虽然宣称要与中国谈所谓“人权”问题,但在面对不怀好意者呼吁一些国家为中国香港公民提供所谓“逃离途径”时,默克尔拒绝了:“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向德国寻求庇护,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就此采取进一步行动。”

德媒注意到,过去几周里,欧盟实权机构、各成员国政府几乎没有人提议就香港问题对中国实施具体的制裁措施,绝大多数表态都停留在口头层面。

目前,强硬表态的大多来自议会、人权专员办公室等不掌握实权部门。比如欧洲议会对华关系小组副组长、德国绿党籍议员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宣称正酝酿提案,要求为香港“民主派人士”提供“避难”。但对于掌握行政权力的欧盟委员会来说,欧洲议会的决议仅有“建议权”,并无法律约束力。

7月2日,关于英国政府表示,已着手修订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护照)持有者成为英国公民的一些路径,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记者会上提醒英方,所有香港中国同胞,包括持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护照)者,都是中国公民。香港回归前,英方曾明确承诺不给予BNO旅行证件持有者在英居留权。英方无视中方严正立场,执意改变政策,为有关人员在英居留和入籍提供路径,严重违背自身承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并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英方承担。

中方重申,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涉。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环球网 环球时报 观察者网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