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沧州一块断碑重见天日,竟是这位明代皇帝的“爱情见证”

2020-08-08 21:00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代一位传奇皇帝。他励精图治,开创了“弘治中兴”的局面;除了皇后张氏外,他终身没有纳妃,是历史上罕见的奉行“一夫一妻”的皇帝。

沧州一块断碑重见天日,竟是这位明代皇帝的“爱情见证”
明孝宗与张皇后

日前,在张皇后的故乡沧州沧县兴济镇,一块明代断碑在一场大雨后重见天日,与当地博物馆内收藏的另一块断碑相吻合。经专家鉴定,整块石碑正是明孝宗为皇后张氏在故乡兴济修建崇真宫时所立,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一场大雨,断碑重见天日

断碑发现于兴济镇明代原崇真宫旧址,包含龙纹碑首和一小部分碑身,汉白玉材质。碑上雕刻着盘龙花样,显出富贵之气,雕工精美,额题篆书“敕谕”两个大字。“敕谕”的意思即是皇帝的诏令。碑首下的碑身左侧有一个“弘”字。

沧州一块断碑重见天日,竟是这位明代皇帝的“爱情见证”
近日发现的石碑上半部分

崇真宫位于张皇后家族张氏旧宅东侧。据明嘉靖《河间府志》记载,明孝宗弘治十一年四月十二日,孝宗派司礼太监李荣、内宫监太监李兴、河间府知府高铨到兴济督工敕建崇真宫。崇真宫分前、中、后三大殿,《兴济县志书》称它“规模宏丽,冠绝一时”。

兴济镇乡土文化学者张财源是张皇后弟弟的后裔,近年来致力于搜集整理皇后故里文化。他告诉记者,7月31日中午,当地下了一场大雨。雨后他出门办事,路过崇真宫原址时,看到了被大雨冲出来的断碑。

“这里原来是兴济镇的老邮局。2019年改造小吃街,把老邮局拆掉了,现在正准备在上面盖楼,地基挖了一层土,上面的土就松软了。这里落差大,大雨这么一冲,藏在地下的石碑便露了出来。”张财源说。

史料记载,明孝宗在位18年,只有张皇后一位妻子,在历史上十分罕见。明孝宗与张皇后非常恩爱,对皇后家人也格外优厚,曾建娘娘宫、娘娘坟,还曾亲书“龙窝”二字作匾额,悬挂在张皇后家庙之上。当地人口中的“娘娘宫”就是崇真宫。

关于明孝宗敕建崇真宫有两种说法。张财源介绍,根据发现的断碑碑文,崇真宫是张皇后的“诞育之乡”,“皇后毓庆之所”;民间口头传说,崇真宫是张皇后省亲的行宫,俗称“娘娘宫”。

石材或来自北京,将修复保护

2013年8月,兴济镇工人在修路时偶然发掘出一块刻有“中宫”“崇真宫”等字样的断碑,被兴济博物馆收藏。这块断碑高约两米,宽约一米,同样为汉白玉材质。碑文详细介绍了崇真宫的建筑构造、建筑面积等情况。断碑左上角,刻有“治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的字样,与新发现断碑左下角的“弘”字连在一起,正好是“弘治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

沧州一块断碑重见天日,竟是这位明代皇帝的“爱情见证”
兴济博物馆收藏的石碑下半部分

沧州市文广旅局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负责人郑志利及沧县文保所工作人员对新出土的龙纹碑首及2013年发现的断碑进行了鉴定。经过测量、比对,郑志利表示,两块断碑的宽度都是95厘米、厚度都是30厘米,且都为汉白玉材质,石碑规格一致;碑身上的文字都为楷书,且文字大小相同;两块碑的断面除了有少许缺失外,基本可以吻合,能够拼合修复。

沧州一块断碑重见天日,竟是这位明代皇帝的“爱情见证”
沧州文物专家郑志利对石碑进行测量

经鉴定,两块断碑为同一石碑。根据碑文可知,这就是明孝宗为皇后张氏在故乡兴济修建崇真宫时所立。

“这块石碑的建筑材料汉白玉在当时是最高级的石材,沧州附近并不出产,很可能来自北京房山地区,通过大运河水运而来。汉白玉石材细腻高贵,但不耐风雨,酸雨尤其对它有较强的腐蚀性,露天而立必须建亭子予以保护。”郑志利说。

沧州一块断碑重见天日,竟是这位明代皇帝的“爱情见证”

兴济博物馆馆长顾维新告诉记者,他们已与专家联系,将对石碑进行修复,然后加以保护。

郑志利说,石碑的发现地崇真宫就在大运河边,是运河沿岸发现的又一件重要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社会和文化价值,将对研究大运河文化起到帮助作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白波通讯员 杨金丽

流程编辑:tf00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