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调查

北京街区更新样本之一:陶然亭街道焕然一新

2020-09-09 10:33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已正式发布,“街区更新”是落实核心区控规的重要创新模式。在老城保护和提升人居环境、城市品质的实践中,区级统筹、街道主体、部门协作、专业力量支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街区更新保护体制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今天起,本端将推出街区更新系列报道三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回顾改造升级历程,讲述今昔变迁故事,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街区更新样本调查1 :

渐进式修复风貌 精细化织补功能

走到双柳树胡同里,不再担心游商摆摊占道,反倒抬头可见花草书画;在南华东街推车子,不再发愁道路坑洼拥堵,而是实现无障碍化通行;去黑窑厂街遛弯儿,不再头疼违建杂乱无章,临街商户风貌焕然一新……

作为陶然亭街道的老居民,李双喜最近不断收获惊喜。正在进行的街区更新,不仅让周围环境明显改善,也为他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腾退空间 各方配合完成拆违

初秋时节,漫步于干净整洁的双柳树胡同,对家住畅柳园小区的李双喜来说是件惬意的事。“过去可没这么敞亮,那会儿到处都是沿街摆摊叫卖的游商,把本来就不宽的路都给占了,行人只能从中间挤过去,推车都够呛,更别指望开车。”

如今的双柳树胡同宽敞整洁

提起这些,陶然亭街道城建科副科长刘洁颇有共鸣。“这条胡同以前是葫芦型,两头较宽,中间狭窄,再加上有一些开墙打洞经营的商户,给附近居民带来很大不便。”刘洁告诉记者,自2018年开始,街道对双柳树胡同进行整治,一律禁止游商摆摊,并经过查询规划,让临街小区围墙退让用地红线,从而把道路拓宽,实现前后贯通一致,给道路通行腾出空间。

相比之下,清理居民自搭的煤棚等违建是块儿更难啃的“硬骨头”。作为蔡家楼胡同街巷长,葛根学没少为拆违工作操心。“我们通过召开碰头会,摸清底数,确定拆违原则,再召开居民议事会,了解居民诉求及拆违后的需求,同时走访入户,张贴《告居民的一封信》,和居民面对面交流沟通。”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尽管仍有少部分居民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但通过宣传和解释,绝大部分居民都对拆建表示支持。

“有一户居民家里有4个煤棚,还提出家中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行走、出入都不方便,问我们能不能在门口安装一个扶手,方便老人出行。”葛根学立即找到城管科,帮助老人申请安装了扶手,解除老人出行难的后顾之忧,“居民也很理解我们的工作,最终同意将4个煤棚全部拆除。”

尽管蔡家楼胡同全长只有短短200米,但胡同内有350间平房,涉及居民298户。目前已拆除违建41处,临街煤棚、储物间全部完成清理。“这个过程中,需要各方通力配合。”葛根学谈到,来自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冒着酷暑走街串户,早晨转、晚上等,不厌其烦和居民交谈,才得以取得可喜的成效。

改进风貌 路边花箱点缀街巷

好不容易腾出来的空间要怎么用好?同样是道难题。刘洁坦言,停车成为不少居民的首要诉求。

“以往有不少居民被迫将车停到便道上,结果挡住行人通行。经过整治以后,路侧可以重新施划车位。”刘洁称,今年,街道将落实以南华东街、双柳树胡同、黑窑厂街为重点实施机动车单行单停,实现畅柳园小区周边道路交通微循环。同时,在保证车辆从畅柳园小区东进西出的基础上,街道会在南华东街与双柳树胡同设置一座安全岛实现人车分离,并在黑窑厂街北口增设左转弯道,方便车辆右转快速通行,“经过对三条街巷的整治,预计能增加70个停车位,可有效缓解道路周边居民的停车难题。”

在调研中,责任规划师刘欣葵还发现,无障碍化出行对老人来说尤为重要。“以南华东街为例,原本道路就窄,两边还有道牙,推轮椅或购物车会很不方便,我们就考虑让路面和道牙高度齐平,这样就顺畅很多。”此外,针对原本有坡道但被车辆占用的无障碍设施,街道也进行集中改造,将单一坡道变为整合台阶、无障碍坡道、绿化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坡道,并加装阻车桩,增设护栏、扶手等,改善静态交通,给居民提供更好的步行体验。

南华东街路面平整后通行更顺畅

“现在这些街巷不光敞亮,还更美观。”李双喜欣喜地发现,原本斑驳破旧的墙面统一换上了灰色的墙砖,还绘上一幅幅秀美大气的水墨画,路边精心摆放的花箱,也将整个街巷点缀得分外雅致。就连黑窑厂街和陶然亭路的交叉口,都用浮雕制作成介绍街区文化的宣传墙。街角错落有致的绿植,让人全然看不出曾经开墙打洞办餐厅的痕迹。

据刘洁介绍,今年街道还将新建7处口袋公园。以南华东街为例,道路西侧每栋楼宇拐角处都有一块三角空地,今后这3块空地将被打造成口袋公园,成为居民新的休憩娱乐场所。

完善功能 蔬菜直通车进社区

“街区更新相比起以往针对线条或点位的更新来说更具系统性,可以整体规划,全面考虑,不再只是对街巷进行改造,还要深入小区,补齐功能上的短板。”刘洁告诉记者,街道推出多项便民服务,包括把私人小超市改成百姓生活服务中心,每周还会组织蔬菜直通车进小区,让居民可以在广场上就近买菜。

“这比过去还要方便!”李双喜说,游商摆摊取消以后,的确有老人曾担心买菜不方便,但后来看到足不出院就有蔬菜送来,便打消了顾虑,“现在不少超市还能送货上门,省得老人跑一趟。”

对于居住在畅柳园小区的赵云惠来说,地下空间的改造更是超乎她的想象。“之前地下室有很多群租房,既杂乱又不安全,后来街道集中进行了清理,建成各种公共空间,供居民使用。”如今,一号楼地下室成为社区安全宣教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160平方米,设有家居安全区、公共安全区、自然灾害区和职业安全区四大主题展区,展示内容涉及26个细分安全领域,而五号楼地下室则成为文体中心,居民可以在此交流切磋兴趣爱好,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此外,八号楼地下室还特意改造成为“陶然亭记”展厅,为居民呈现街区更新历程,未来还将用于开展议事工作。

“大家的生活环境改善以后,凝聚力也更强,社区活动参与积极性明显提升。”作为老党员,赵云惠深有感触,“每月末的清洁日,党员、志愿者和居民都主动加入,对小区进行大扫除,最近还积极践行垃圾分类的要求,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曾经开墙打通的餐厅变成文化宣传墙

专家意见

既要环境规范 也要生活便利

作为责任规划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刘欣葵用脚步丈量过陶然亭街道的一条条街巷、一个个角落,也见证着这里悄然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尝试从小微空间改造开始,平时经常会在遛弯儿的过程中跟居民聊,看他们对停车有什么需求,对养狗有什么看法。”

疫情期间,尽管不能像往常一样随时出入街巷,但与居民的互动并未因此中断,“针对晋太胡同的小微空间改造,我们在微信群里跟居民持续进行了四五个月的沟通互动,制定方案时反复征求居民意见。比如关于房屋外面窗台的护栏宽度,我们就做过多次论证,明确统一标准。另外,检查井要怎么退、每户车辆停哪里,这些都要根据具体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办法。”疫情相对平稳后,刘欣葵跟团队成员一起,再次到现场进行多次调研,“其实,最难的就是要在公共环境规范化和居民生活便利化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刘欣葵看来,现阶段街区更新的重点恰恰在于功能上的补充和完善。“陶然亭街道老年人多、老旧小区多,这些因素都要考虑进来,像改造升级后的百姓生活服务中心,对居民来说就很实用。”此外,刘欣葵也对地下室改造而来的社区安全宣教中心、文体中心充满期待,“再加上相继建成的消防站、幼儿园和书香驿站,都会让居民生活既方便又安全。”

原标题:北京街区更新样本之一:陶然亭街道焕然一新!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宗媛媛

流程编辑:TF01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