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国内

生态环境部阐明京津冀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成因:四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

2020-09-12 13:32 编辑:TF019 来源:北京晚报

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科技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有关情况。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从污染物排放情况、化学转化、气象条件变化、污染传输四个方面全面阐明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重污染的成因。四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重污染天气的发生。

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的50%以上,是重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即“2+26”城市,高度聚集重化工产业,区域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的货运方式,导致了区域内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单位国土面积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至5倍,不同的污染物排放量倍数不一样。

大气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高,造成大气氧化性增强,是重污染期间二次PM2.5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PM2.5一部分是直接排放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排放到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通过二次转化,在空气中形成细颗粒物,这部分PM2.5被称为二次转化的PM2.5。

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了区域环境容量大幅降低,这是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必要条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位于太行山东侧和燕山南侧的半封闭地形中,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弱风区”,同时在这个区域的上空,对流层有一个“暖盖”的结构。大气扩散条件“先天不足”,这主要是相对其他地方而言,本身这个地方的扩散条件就差,因此导致环境容量较小。

区域传输对PM2.5影响显著。随着污染治理的深入,本地源占比逐步减少,外来输入逐步增加。攻关项目对2013年以来近百次的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表明,重污染期间,区域传输对北京市PM2.5的平均贡献率大概是45%左右,个别过程可以达到70%。

污染物在区域主要有三个传输通道。一个通道是西南通道,也就是河南北部-邯郸-石家庄-保定-北京一线,这个通道传输频率最高,输送强度最大,重污染过程平均的贡献率约20%,个别重污染过程可以达到40%。第二个通道是东南通道,即山东中部-沧州-廊坊-天津中南部沿线。第三个通道是偏东的通道,也就是唐山-天津北部-北京这条线。

赵英民介绍,这是这次研究对区域秋冬季重污染成因得出的四个主要原因。这四个原因相互叠加,造成了区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发生。“当然,治理更多的还是要针对人为排放,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这样的话,即便遇到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也不会再发生重污染天气。”他说。

(原标题:生态环境部阐明京津冀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成因 排放超标是根本 区域传输影响大)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如意

流程编辑:TF019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