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吸管“大限将至”,北京餐馆准备好了吗?记者调查走访
根据近日正式印发实施的《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简称“限塑10条”),到2020年底,全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随着塑料吸管“大限将至”,北京的餐饮行业准备好了吗?
资料图 图源新华社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目前部分咖啡厅和奶茶店已经用纸吸管或可降解吸管替代塑料吸管,但依旧有不少餐厅还在使用传统塑料吸管。随着限塑令的推行,消费者逐渐有了主动减少使用塑料吸管的意识。
多家连锁餐厅取消塑料吸管
昨天下午两点,位于长楹天街购物中心的喜茶门店坐满了顾客,门店在座位区的醒目位置设置了餐具台,放置了两种吸管,消费者可以自取。根据吸管外包装上的提示字样,一种是环保纸吸管,包装上写着“100%可降解,长时间浸泡强度易下降”,另一种是可降解环保吸管,包装上写着“选择兼顾环保与体验的PLA材质,源于植物资源,可生物降解”。
记者撕开吸管外包装看到,纸吸管为棕色,可降解环保吸管为白色,与普通塑料吸管有着不同的外观和质感。喜茶方面表示,全国门店将在年底前统一切换使用可降解环保材质的吸管、勺子、叉子,届时旧款的塑料吸管、勺子、叉子将会下架。
不过,也有一些餐饮门店还未淘汰塑料吸管。在长楹天街购物中心里的乐乐茶门店,昨天下午只有常规塑料吸管提供,有顾客现场购买奶茶后取用塑料吸管,工作人员包装好外卖袋后,也会向袋子里放置塑料吸管。当记者咨询是否有纸吸管时,店员表示:“纸吸管已经断货,现在只有塑料吸管了。”
在王府井大街麦当劳门店,记者购买饮品后,工作人员未主动提供吸管,当记者主动索要吸管时,店员从吧台里拿出了一根塑料吸管。“热饮用吸管容易烫嘴,我们建议你不用吸管直接喝。”工作人员说。在附近的肯德基门店里,点餐台一角放置有吸管盒,消费者可以自取,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提供的是塑料吸管。
虽然还未淘汰塑料吸管,但麦当劳、肯德基今年都开始大范围推广自带饮嘴的杯盖,鼓励消费者减少吸管的使用率。对于含有固体的饮料和食物,比如珍珠奶茶、麦炫酷等,目前仍配备吸管供消费者使用。在星巴克、太平洋咖啡、麦当劳、肯德基等餐厅里,由于冬天大部分人点的是热饮,使用吸管的顾客也并不算多。
餐饮巨头停用塑料吸管减塑上百吨
记者从星巴克方面获悉,星巴克中国自2019年4月开始在部分城市的门店试点停止提供塑料吸管,用直饮杯盖和纸吸管来替代,到2019年年底,星巴克中国门店已经全部完成塑料吸管的全面替换。据星巴克相关负责人介绍,仅此一项,每年大约就可减少200吨塑料的使用。
而据汉堡王负责人介绍,汉堡王每年消耗的塑料吸管超过2.58亿支,叉勺超过3100万件,塑料袋超过1.52亿个。除了可降解塑料吸管,汉堡王还将陆续更换用甘蔗浆制作的勺子、使用玉米淀粉制作的“塑料袋”和纸质外送盒子等,全部完成替换后,每年将减少塑料使用上百吨。
虽然节约效果可观,但纸吸管的饮用体验不尽如人意。有消费者吐槽,用纸吸管喝热饮,还没喝到一半吸管就软了;如果不小心咬了吸管,也很难像塑料吸管一样回弹。对于纸吸管的使用感受,星巴克店员告诉记者,如果长时间在热饮里泡,纸吸管有被软化的可能,也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因此目前纸吸管不适合喝热饮时使用。
除了纸质吸管,市面上流行的还有可降解材质PLA制成的塑料吸管。据汉堡王相关负责人介绍,纸质吸管喝碳酸饮料容易软化口感不好。经过反复测试,最终选择PLA为主的可降解塑料吸管。“虽然成本高一些,但口感比纸吸管好很多。”上述负责人说。
能否顺利跟百亿塑料吸管说再见?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3万吨,约合460亿根。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此大规模的市场全部完成替换还需要一定时间,此外,塑料吸管替代品的成本问题也是一大障碍。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一根普通塑料吸管的售价约为0.03元至0.05元,而纸吸管的成本比普通塑料吸管高3至6倍。
不过,面对政策变局,许多厂家已经开始积极进行布局,可降解吸管和纸吸管的订单数量也在同步增长。据国内一家专业生产纸塑包装容器的企业市场部负责人介绍,该厂家正在快速更新生产线,最近几个月咨询可降解包装方案的合作商家也越来越多,“合作的客户中有一大半都已经换成纸吸管和可降解吸管。”
“如果未来餐饮企业大面积推广纸质吸管或直饮杯盖,市场需求量和工厂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可降解吸管和纸质吸管的生产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这也需要更多企业的共同参与和消费者的支持。”上述纸塑厂家负责人说。
(原标题:塑料吸管“大限将至”北京餐馆准备好了吗?)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马婧 实习记者:杨天悦
流程编辑:u01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