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管理6000亩地、年纯利润300万元,农村新职业能挣大钱!

2021-01-29 22:23 编辑:u006 来源:央视财经

过去,农业生产给人的印象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十分辛苦,更与“高薪”无缘。如今,农业经理人已经成为国家认定的新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天府粮仓”有了农业职业经理人,政府真金白银社保补贴支持

川西平原,自古以来被称为“天府粮仓”。川西平原的大邑县,更有着“雪山下的粮仓”美名。然而,就像中国大部分的村庄一样,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种地的人越来越少。

可是2020年,24岁的万小玉和25岁的丈夫王益却一同辞职,下乡做起了农业职业经理人。万小玉原来在大邑县的医院当护士,丈夫王益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员工,他们都没有什么种田经验。

虽然小两口不大懂农业,但是万小玉的父亲万富旭可是跟农田打了一辈子交道,是当地出了名的农业职业经理人。

和大多数村民一样,万富旭也曾经是一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一边埋头耕耘着自家的几亩地,一边痛心地发现,周围很多好好的农田都撂荒了。

田里刨不出金子,自然留不住一颗颗渴望致富的心。就在2012年,成都市启动了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万富旭得知消息后立即报了名,在接受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规模化田间管理等一系列培训后,成为了当地第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如今,八年时间过去了,万福旭已经是职业经理人大咖,但每年还是花很多时间参加各种培训。

当上职业经理人后,万富旭办起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把村民们闲置的农田流转过来,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他说,自己从前最多只能管理100亩土地,现在却管理着6000亩土地,每年纯利润达到300万元,这是他这个传统农民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下乡一年,万小玉和王益如今已经拿到了中级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他们在父亲的合作社里,管理着两百亩田地。当家方知柴米贵,当实打实自己管理农田后,小两口才发现,做好农业真的不容易。

虽然眼下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不用一锄头一锄头地耕种,但事无巨细的农田管理工作,依然让两位新人有点犯难。他们判断不出农田是否缺肥料、是否遭遇了病虫害。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手机也可以是一把种地的“好锄头”。8年前从山东来到成都做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李宗滨,经营了一家农业大数据平台,数据直接传送到手机App,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农田数据,绿色地块表示植物很健康,橙色地块表示庄稼长势受到影响,需要人工处理。

近年来,在成都市的大力扶持下,农业职业经理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川西平原上。截至目前,当地已经培养了19000多名农业职业经理人,他们中间有务农青年、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转业军人,也有种养能手。而成都也从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融资政策和社保政策上进行了扶持。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李晓东

来源:央视财经

流程编辑:TF006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