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外媒称中国网民焚烧耐克鞋子?小心,已经开始有人造谣抹黑了!

2021-03-25 20:55 编辑:u021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近些年,西方反华势力一直在污蔑中国新疆的去极端化和职业培训等治理政策,造谣说我们在新疆搞“强迫劳动”。结果,多家总部位于这些西方国家的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害怕被这种政治舆论压力乃至法律经营风险所影响,纷纷发表声明,表示自己不会使用“新疆棉花”。

但在昨天,从瑞典服装品牌H&M开始,一家家发表了这类声明的国际服装品牌陆续被中国网民曝光了出来,并引起了更多中国网民的反感与抵制。其中,耐克就成为继H&M后被中国网民们最新抵制的对象。

然而,就在3月25日上午,一些境外媒体却开始传播一则谣言视频,称有中国网民已经开始焚烧耐克的鞋子了。

如下图所示,一家香港媒体就在今天早上发布了一则消息,称内地网民已经开始通过“烧鞋”的方式来抵制耐克了。

而后,在25日下午,一家外国媒体也发布了一篇英文报道,称中国网民通过烧耐克鞋的方式在抗议耐克公司对新疆发表的声明。

这种通过焚烧某类产品来表达抗议的做法,通常属于过激行为。比如前些年,美国就曾有一些激进的右翼分子通过拍摄焚烧耐克球鞋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一名代言耐克产品的美国黑人球星的不满。

因此,炒作中国网民在焚烧球鞋进行抗议,便很容易会给人造成一种中国网民是无脑的愤青,只知道通过极端手段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的负面印象。

2018年时,美国一些右翼分子曾通过焚烧鞋子来抗议耐克公司用争议黑人球员卡佩尼克做代言人的举动,当时美国媒体也报道了此事

然而,有内地网民却发现,被这些境外媒体所使用的这段烧鞋的视频素材,其实是网上平台一名用户早在3月16日就发布的,而且从评论来看,他拍摄这段视频的原因也根本与昨天(24日)才开始的这一波抵制行动无关。

不仅如此,这位用户自己也已经发布了澄清,称自己3月16日的这段视频遭到了一些人的盗用,被用来在当下的事件中进行个人炒作。

一些国内媒体也被这段被盗用的视频所误导,纷纷以为是有人为了抗议耐克才拍摄了这段焚烧鞋子的视频。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段视频本身与眼下网民的抗议无关,这段视频会被人盗用进行抵制耐克的炒作,却说明在网民之中,也有一些人并不是真的出于爱国而在表达抗议,而是想通过这类事件去博眼球,吸引关注,并不惜为此采取极端的做法。

而且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先例。比如前些年当意大利服装品牌D&G的高管被爆出辱骂中国,该公司拍摄的一段宣传广告也被发现有种族主义的问题后,在网民表达抗议和不满时,就曾有人为了博眼球跑到上海的一家D&G的门店去骚扰店员,以博取更多“点赞”与“关注”。

实际上,这也是耿直哥其实并不是很推荐用“抵制”的方式去表达不满的原因。虽然多数网民的情绪是朴素的,但这种抵制行为终归是“运动式”的,所以不仅不可持续,而且这种“运动式”的抗议本身必然会给一些想制造关注和吸引流量的人和机构提供表演的空间,甚至还会让一些“反串黑”的人利用网民的情绪将这样的“运动”带偏和极端化,最终实现不了什么爱国目的,还会落得一地鸡毛。

这也是为何在昨天关于H&M等外国品牌这件事的另一篇报道中,我们会提出应该通过“立规矩”的方式,让民间组织、行业机构、智库以及政府部门构建标准和体系、政策与法律,用中国的规则来反击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新疆的歪曲和对中国新疆棉花的妖魔化,反制西方反华势力对这些外国品牌的胁迫。

我们已经是一个工业化的大国了,要学会用符合我们国家身份和地位的方式来反击敌人。

 

延伸阅读:

华春莹现场展示美国黑奴被迫采摘棉花照片 驳斥所谓新疆“强迫劳动”论

针对H&M、NIKE等公司宣称拒绝使用新疆产品的声明引起中国网民强烈反应一事,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月25日说,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就新疆进行的指责完全是基于谎言,是对中国的污蔑和诋毁,是极端错误的。“今天中午和同事讨论时,我看到一张当年在美国黑奴被强迫在棉花地里采摘的照片,还有一张在网上可以找到的如今中国新疆棉花田的情形,40%以上都是机械化的采摘。”华春莹说,有关中国新疆“强迫劳动”这个指责本身是不存在的。“一些企业居然就相信了,他自己怎么做是他自己的判断,但是中国的老百姓也有自由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表达他们的感受。”

华春莹说:“中国老百姓不允许一些外国人一边吃着中国的饭,一边砸着中国的碗。”

华春莹还表示,中方欢迎外国企业和人员在中国经营生活和工作,但是反对基于谣言和谎言对中国进行恶意攻击、甚至损害中方利益的行为。

(原标题:抵制Nike的人注意!已经开始有人造谣抹黑你们了!)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环球时报 新华网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