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中越边境云南段排雷作业 扫雷机器人上阵排“雷患”
2015年11月6日讯,随着一声令下,在中越边境云南段排雷誓师大会现场荧屏上传回一幕幕排雷尖兵勇赴雷场排除“雷患”的画面,标志着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积排雷行动11月3日正式开始。昨天,记者随云南省军区扫雷部队官兵来到中越边境云南段某雷场,用镜头记录下了排雷官兵现场作业情景。
火焰喷射器开辟排雷通道
准备进入雷区
机器人探雷
发现地雷现场排除
雷区情况复杂
扫除难度大
扫雷指挥部副指挥长田奎方曾参加过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一次和第二次大面积排雷行动。田奎方向记者介绍,者阴山的地形属于山高坡陡,雷区情况更为复杂,扫除难度更大,危险系数更高。在曾经的者阴山主峰哨所周围埋没有大量地雷和各种爆炸物。经过前两次大面积排雷,已经将者阴山多数地方清理出来,目前者阴山仍然还有部分雷场,当时只是进行了封围,这次扫雷行动将彻底把这些封围雷场里的地雷和爆炸物排除,确保边疆没有雷患。
部分地区
使用“机器人”扫雷
据悉,采用传统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排雷,是这次排雷行动的一个主要特点。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扫雷官兵将采取人工搜排、爆破排雷、纵火毁雷、机械扫雷和机器人排雷等相结合的方法。
记者在者阴山雷场某排雷作业点看到,虽然经过纵火毁烧和扫雷弹引爆开辟通道,但各式地雷和手榴弹、炮弹等爆炸物深埋在泥土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不测。只见“隆隆”的爆炸声响过后,排雷队长杨育富身着防护装具,手持探雷仪,第一个进入雷场进行仔细搜排,一颗颗地雷被掏取出来。沿着杨队长开辟的排雷通道,踩着他的脚印,一队队年轻的士兵陆续穿上防护装具,走进雷场,扫除“雷患”。
杨育富说,机器人扫雷可以部分代替人工,危险性相对较小,但是机器人扫雷只适合植被较矮、较稀疏、地势平缓的区域。
彻底扫清
中越边境一线“雷患”
第三次大面积扫雷部队由成都军区抽调400余名经验丰富的官兵组建,他们中许多人有联合国维和排雷行动的经验,部分指挥员还参加过前两次边境扫雷行动,云南省军区排雷指挥部将按照“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以排为主、排封结合”的原则,对50余平方公里的雷区进行彻底排除,并与地方党委政府一起对20余平方公里的雷区实施永久封围,计划2017年底前全部完成。
综合新华社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