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83岁画家邢振龄日日有新作 纯真情感造就意味“深长”的画

2016-08-11 12:00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客居日内瓦,在遥远的北京城,我最想念的是一对耄耋之年的夫妇,这就是画家、作家邢振龄先生和张淑华师母。

作者 聂晓阳


1_调整大小邢振龄作品

在异国他乡每天等他朋友圈发新画

在北京的时候,因为缺乏认路的天分,我开车去大部分地方都要靠导航,但是从我家到邢先生家的路是从来都不会走错的。有时候我开车去其他地方,路过通往邢先生家的路口,也会习惯性地拐错弯。

今年春天的一天的早上,我一打开手机,惊喜地看到邢先生发来的一条微信,是一幅小画的照片。后来才知道,邢先生为了给我发这张照片,特意让儿媳妇教他用微信的。

这是一幅他送给我的《河鸭图》。他在画上题款道:小河水暖柳半青,鸭鸭相依沐春风。不知他国春几许,写得此意寄乡情。

收到邢先生微信后,我顾不上洗漱,立即坐在书桌前,凝神静气,回复了一首《丙申佳日得雅墨遥寄邢先生》:一去乡关两万里,最是常忆相聚时。去岁别离春方至,今日水暖柳又绿。河岸孤鸟栖乱枝,他国游子步迟迟。牵挂欲诉唯尺素,且托旧燕寄新词。

在北京的时候,我每年春天都会收到一幅邢先生赠送的小画,要么是杏花村诗意,要么是山寺桃花,要么是端午前的几个粽子、一盘樱桃。连续七年,从无例外。但在一万公里外的欧洲,这份伴随着微信而来的惊喜和笔墨清气,却令我内心格外温暖,每次想起都忍不住眼眶湿润。

自从邢先生学会用微信之后,每天都能看到他发在朋友圈里的新画。因为日内瓦和北京时差6个小时,邢先生一大早发朋友圈的时候,正是日内瓦的午夜时分,但我和夫人已经养成习惯,每天不管有多累,都要等到邢先生朋友圈里发出新作之后,共同欣赏并双双点赞之后才睡觉。

5_调整大小
《夜耕图》

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欣赏其实是需要很高的门槛的。笔墨的好坏、意境的高下,一般人往往难明就里。但是很多人一眼就能喜欢邢先生的画,体味到他作品里所蕴含的“情”和“味”。比如他的《夜耕图》,题画诗曰:“当年牵牛童,今作写牛翁,常忆春夜时,灯红月朦胧。”他把内心纯真的情感化作了意味“深长”的画作,美而动人。

我曾形容邢先生的画“全是人间真性情,毫无人间烟火味”。在我和邢先生亦师亦友的情谊中,我感受最多的就是这种“人间情味”。事实上,在去年离京赴任前,尽管也和很多人告别,但内心最为不舍的,就是邢先生和师母。高山流水觅知音,在邢先生身上,我找到了对于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有一天,邢先生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幅新作,这幅作品立刻就吸引了我。这幅画的题款是:“昨夜又是风雨急,卧听风雨思无绪。莫道风雨催人老,人生就在风雨里”。欣赏邢先生的画作,我总觉得好像在读李太白的诗——表面上平淡无奇,题材不过是最普通不过的生活常见,不逞才使气,不故弄高神,大大方方,朴素无华,但是作品一出,一笔一墨无不精妙,气息气象雄浑正大,平淡中仿佛奇峰突起,无声处似有惊雷。

真情真性,技老而心如孩童,一笔一墨,来自传统而超越传统,线条沉稳而灵动,用墨传情而达意,构图仿佛信手拈来,落笔自是妙趣天成。这也许就是邢先生及其画作如此有魅力的秘密。

正是因为这样,邢先生的画才每每都让人们感到,这个世界并不乏味,世界缺少的是一颗颗像邢先生那样、平静充盈而柔软的心。

2_调整大小邢振龄夫妇情深意浓

一手打点滴,另一只手还在画画

有一次,我一连两天都没有看到邢先生微信朋友圈更新,非常担心,结果一打电话,原来是邢先生在搬家,从南三环刘家窑那栋老楼的六楼搬到二楼。听到这一消息,我一方面松了一口气,另一方面也怅然若失:在那个邢先生和师母居住了整整30年的公寓里,曾经有多少温暖的记忆啊。

那间老公寓是邢先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分得的,是他在北京第一个像样子的家。公寓最大的一间屋,就是他的画室。画室里挂着他央美毕业的女儿用毛笔为邢先生母亲所画的肖像,也挂着邢先生孙女小时候学画时的第一幅获奖作品。

邢先生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先上厕所,蹲在马桶上构思新作,然后回画室一气呵成。之后他会飞快地把地用拖把墩一遍,然后心安理得地坐在沙发上看书,等待师母准备好早餐。邢先生是急脾气,墩地是他每天必做的家务。但师母总是悄悄给我说,其实她每次都要趁邢先生外出时把地再仔细地墩一遍。

在那间老公寓里,邢先生曾养过一只猫,一养就是二十年,相当于人的百岁寿命。最后那只猫老得动不了了,邢先生就每次坐在它身边,让它像过去一样紧紧地依偎在邢先生的脚下。后来邢先生有一次外出数日,那只猫就在这期间安详地去世了。邢先生回来后掉了好几天眼泪。师母说,这只猫有灵性,不愿意让邢先生过分难过,所以坚持到邢先生外出时离世。

也是在那间老公寓里,邢先生每年都要养几只蝈蝈。别人家的蝈蝈是“百日虫”,他家的蝈蝈能够一直叫到过完年。我每次去拜访他,差不多都能听到悦耳的蝈蝈叫。后来我到日内瓦,第一次逛旧货市场,看到一只别致的手编小笼子,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买了带回去给邢先生装蝈蝈用。

4_调整大小邢振龄作品

那间公寓里也留下了邢先生日日有新作、画起画来像老牛一样“不惜力”的忙碌身影。他出身穷苦,工作后又深受时代影响屡遭坎坷,退休后才重拾画笔,所以对时间格外珍惜。他自己曾经做诗曰:“颠沛流离非由己,怎忍时光再流去”。师母曾经心疼地说,邢先生就连在医院打点滴的时间也不愿荒废,一手打着点滴,另一只手还在随便一张什么纸上打草稿。有时候他来了灵感,在一张餐巾纸上也能画很出神韵的东西。

是的,神韵。邢先生的作品,纯任天真,气韵神妙,意在笔先而妙在画外,不假修饰而个性盎然,心无挂碍,于生涩处自见意趣,在古拙中大有味道,不但可以反复玩赏,而且在笔墨里蕴含哲理,引人思考。尺幅之间,气韵格调似乎暗香盈袖。

我有时甚至觉得,有邢先生和北京和没有邢先生的北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城市。这个有邢先生的北京,无疑是一个更加可爱、更有魅力的北京。

学者们普遍相信,宋以后的中国画史,几乎完全是业余遣兴寄趣的文人画的历史,职业绘画反而作为俗文化成了陪衬。这是中国画传统的特色,也是最有魅力和艺术成就的地方。邢先生画作的内容,看起来多涉市井生活、人情世故,但笔墨情趣俱雅,在文人画中独树一帜。

他的画,不雕琢,不做作,形神兼备,笔墨格调高雅,不像一些所谓的大师,讲究这个讲究那个,故弄玄虚半天,抵不上邢先生看似草草、了了的几笔。有人说,邢先生随便在纸上墩一个墨点都“好看”。殊不知,就笔墨而言,一个简单的墨点也是画家综合修养的体现。

在我看来,邢先生的画有丰子恺的影子,又融进了齐白石的味道,笔墨有传统而又看不出拘泥于任何一家,落笔成趣,拙而天真烂漫,稚而洗练浑厚。其字亦如其画,自然天成,毫不造作,别于汉隶魏碑而又同样厚重老到,趣味与格调力透纸背。

有趣的是,早些年潘家园有个人专门支了个摊子,销售和仿冒邢先生的作品,卖得比其他摊位都好。邢先生听说后,特意跑去看了看,而且还亲自指点那个假冒他作品的人应该怎么画更好。他说,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自己的名头算什么,别断了人家的生计。

处于好奇,我也去看过那个摊位。那个仿冒者有一定的功底,画得也比邢先生“细致”,但一看就是庸俗之作,虽然很漂亮,但在艺术上一看就是不入流的。这没有什么奇怪。邢先生的画虽然脱胎于丰子恺和齐白石,但终究是自己的东西,他一身的学养和风骨,岂是炫技卖弄之辈能够体察的。这就好像很多人学齐白石“儿童一样的画”,但最多不过学个形式,没有一个人能够得其神韵。

邢先生的画室叫作泥香居。这固然和邢先生早年喜欢泥塑有关,但画画贵有文气,最忌土气、野气,为什么他一直坚持叫这么名字呢?我想,文气须从笔墨的老辣和含蓄中来,雄强而不逞强,厚重而不沉重,藏而不露,外朴而内慧,就跟做人一样,看起来风流倜傥其实往往是一种油滑,而像邢先生这样透露出泥土清香的反倒是一种骨子里的风雅。

是的,我常常觉得,欣赏邢先生的画,就像冬天穿着棉衣、棉鞋那么舒服、自然。虽然没有华丽的包装和吓人的牌子,没有花里胡哨的外表和名贵的材质,但却实实实在在地贴身和暖心。本在高峰,却如履平地;看不到一丝一毫技巧的痕迹,却无处不透露出只有深谙美术之道才能达到的“内美”。(作者为文化学者,职业媒体人,现居瑞士日内瓦)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