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玫瑰若用真名 你才不会把它当爱情

2017-02-17 11:31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 翁贝托·埃科的代表作《玫瑰的名字》用这句古谚作结,用来表达对人类执着于符号的象征意义却忽略事物本质的反思。

作者 吾云


在以委婉含蓄为美的时代,玫瑰鲜艳的色彩、扑鼻的浓香成了原罪。

情人节的时候,总有人转发“你收到的玫瑰都是月季假冒的”这类旧闻。是有人用月季以次充好、冒充了玫瑰吗?其实并没有,插在花瓶里的那些花大、色美、瓣厚的“标准玫瑰”,是中国本土的香水月季与欧洲突厥蔷薇杂交之后产生的新品种——杂种香水月季;而妙峰山上种植的那些真正意义上的玫瑰,花型瘦小、颜色单一、花期极短,并不适合在节日赠送。

月季没有冒充玫瑰,而是假借了玫瑰的名字。这不是名不副实的问题,而是实不副名的问题。要搞清楚玫瑰的名字到底代表什么,不妨看看“玫瑰”这个词的指代对象和文化意义的演变史。

情人节是洋节,但是“玫瑰”这个词却土生土长,早在战国就有“玫瑰”这个词了。从造字就能看出,“玫瑰”原本是和珠宝美玉相关。大家都听说过 “买椟还珠”,在这个记录在《韩非子》的故事中,玫瑰和珠玉、翡翠一起,被用来装饰那个奢侈的珠宝盒;而在以铺张、华丽传世的《子虚赋》中,云梦泽里的土是“锡碧金银,众色炫耀”,云梦泽里的石头则是“赤玉玫瑰,琳瑉琨吾”。王安石在《次韵答彦珍》中形容友人的文章是“一篇美玉缀玫瑰”,看来, “玫瑰”不仅宝贵,含义也很美好。

到了唐宋时期,玫瑰一词已经用来专指植物。玫瑰原产于中国等东亚国家,传说在汉代的乐游苑里就种植玫瑰。植物是怎么和珠宝联系起来的呢?按照明朝《群芳谱》的解释,因为过去的人们觉得玫瑰花很珍贵,所以用珠玉的名字为其命名。宋代的王谠还有另一种解释,说时人称为“玫瑰”的植物开花像梅,叶子像槐,“玫瑰”其实是“梅槐”的讹误。看到这里不难发现,古人眼里的玫瑰和花店里的玫瑰的确不一样。

不像作为珠宝的玫瑰,作为植物的玫瑰可没有那份“贵命”。宋张翊作《花经》,按照官爵的等级,从一品九命到九品一命,给百花排序。玫瑰只在七品三命,还不及五品五命的杨花和桃花。

明末文人文震亨著有《长物志》。堪称一本“晚明生活美学指南”,他可看不上玫瑰。论气味,玫瑰香味持久但浓烈,但“实非幽人所宜配”;论观赏,花色俗气,枝条多刺,不甚雅观。

同样生活在明末的戏剧奇人李渔也同意文震亨的意见。他刻薄地指导说,要是簪玫瑰,只能压在发髻下,万万不可以露出花形,否则就是村妇的打扮了。玫瑰花的香味也让玫瑰无法像兰花那样高洁。“凡人骤见即觉亲者,人中玫瑰,而非友中芝兰也。”

在以委婉含蓄为美的时代,玫瑰鲜艳的色彩、扑鼻的浓香成了原罪。

无法上得厅堂,只好下嫁厨房。有点俗气又有点小家子气的玫瑰从文化圈中的明争暗斗中铩羽而归,却在食谱和通俗小说中发掘了自己的价值。谁不爱玫瑰那种特别的甜香呢?最文雅的玫瑰吃法在《红楼梦》里,因为宝玉挨了毒打,王夫人才舍得把那一瓶三寸大小、螺丝银盖的玫瑰清露拿出来,又是这瓶玫瑰露,在之后的故事里引发了许多事端。曹雪芹可不是胡编乱造,1697年夏天,他的祖父曹寅曾向康熙进贡了八瓶玫瑰露,足见金贵。

玫瑰的其他吃法,则亲民和通俗了很多,比如《金瓶梅》里面的玫瑰搽穰卷儿、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儿、玫瑰元宵,更不要说食谱《调鼎集》里记载的玫瑰卷酥、玫瑰粉饺、内府玫瑰糖饼……听着就让人口水直流。

一旦用于满足口腹之欲,玫瑰的形象便高雅不起来了。吃就算了,还常常和猪油、洋糖搭配,有时还得裹上面皮下锅油炸。油炸玫瑰和丫鬟头上的桂花头油一样,都带着些油腻腻的市井气。这模样和今天洋气、高贵的情人节玫瑰是绝对不沾边的。

那么,今天我们在花店里买到的花朵硕大、花色浓丽、花瓣厚重的月季花为什么也被称作玫瑰、甚至成了“标准玫瑰”的形象呢?这恐怕是翻译闹的“乌龙”。英语中的rose是蔷薇属植物的统称(拉丁语是Rosa),对应着汉语中玫瑰(拉丁学名Rosa rugosa)、月季(拉丁学名Rosa chinensis)、蔷薇(拉丁学名Rosa multiflora)好几个子类。

Rose在西方文化中是个含义丰富的符号:希腊神话中红色的rose是被爱神阿芙洛狄特的鲜血染红的,《圣经》中 “Rose of Sharon”(一般译作“沙伦的玫瑰”)是基督的化身,英国的“Wars of the Roses”(一般译作“玫瑰战争”)让红白相间的rose成为英国国花、《达芬奇密码》里又提到五瓣rose是女性的象征,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送rose成为了情人节的“标配”…… 这么多不同的rose,却一概翻译成玫瑰,用小名字涵盖大范围,自然容易引起混淆。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这些西方文化中的rose,恐怕也不是我们今天收到的情人节玫瑰。因为直到1867年,法国人才第一次培育出杂种香水月季。虽然出现时间晚,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它的形象在全世界成为了“标准玫瑰”的表率。

汉语中的“玫瑰”,曾指一种珠宝,后来指代一种和月季、蔷薇相似的本土植物。在今天,虽然传统的玫瑰也仍然保留玫瑰的名字(比如我们吃的玫瑰馅饼、擦的玫瑰香膏、喷的玫瑰香水,原料都是Rosa rugosa),但更多时候,玫瑰的指代对象变成了杂种香水月季。不得不说选择玫瑰作为译名是颇有美感的,也足够和爱情的象征匹配。要是用上 “杂种”的真名,恐怕没有人会把它作为忠贞爱情的见证了。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