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社会

北京天坛东门周边的义务指路志愿者 9年来风雨无阻

2018-04-02 11:58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天坛往右走”,3月15日上午9点多中,记者随着人群一出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A2出口,就看到两位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不断重复着这句话。她们是十几人组成的指路志愿者中的成员,他们很多都是家人齐上阵,有的是夫妻二人一起,有的是父子兵,还有的是祖孙四代。从2009年至今,义务指路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王海欣 摄

指路人最年长者近9旬

记者采访当天,正逢71岁的韩金玲和56岁的刘佩珍值班,而当天,本该轮休的韩金玲45岁的女儿也在现场。

“阿姨,请问685路公交车站在哪里?”“大姐,请问到红桥市场怎么走?”当天天气突然大幅降温,两位志愿者并没有添加太多的衣服。“我们有大衣,不用穿,这里给大伙儿指道来回走动浑身也热乎。”从幼儿园退休的刘佩珍显得更加健谈,她对记者说:“今天我们三人值班,这要是平时根本顾不上和你说话的。”

为何要到天坛这边做义务指路人?韩金玲告诉记者,天坛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附近的公交线路有50条左右,也有各个公交线路通往其他各个旅游景点。不说外地游客,就是北京人到了这里也容易懵,因此到这里给大伙儿指路是很有必要的。

志愿指路人最初有十几位,最为年长的是89岁的张洪瑞老人,因为身体原因近年才歇息了;刚开始指路时,刘佩珍也还在幼儿园上班,因此那时只是周末过去指路。到如今,这些指路人固定有8位,除了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太忙需要增加人手外,正常每天两位轮流值班,一年365天,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自制街巷地图、便签

刘佩珍家住马连道,韩金玲则住在丰台区马家堡,距离天坛东门指路点都不近。要做个真正意义的指路人,需要对这里的路线、建筑等烂熟于心。“我们每年都要购买最新版的《北京公交地铁乘车路路通》手册,都要尽量记住。”刘佩珍从包里拿出了这本书,手册已经几乎都翻烂了。

由于游客需求越来越多,附近的银行、厕所、宾馆、小吃店、火车票出售点等信息都成了询问的内容。对此,指路队对附近的每条街现场踩点,对每栋建筑、每家店面等摸清楚,并手工制作了一份详细的路线路。记者注意到,从王麻子刀剪铺、老北京豆汁到物美超市、旅游集散中心等,每个地点在每条街道上标注得清清楚楚。

指路便条更是方便,志愿者将游客经常去的地方分门别类手写了很多便签。譬如去鸟巢的便签上,写着“地铁5号线到惠新街南口,换10号线到北土城,换8号线到奥体中心”。

刘佩珍还给记者学了几句英文,她说这是一个懂中文的外国人被他们的指路精神感动特别教给她的。原来,有一次指路队为一个外国游客指路,因为语言不通,正比划着,正好这名外国朋友路过解了围,临走前特意教了刘佩珍几句英文。

不敢喝水备下“秘密武器”

记者采访过程中,三位指路人几乎没有闲暇的时候,连口水都顾不上喝。“我们不敢喝水,要不然上厕所要走到红桥市场那边,来回就得20多分钟”,刘佩珍从口袋里摸出一盒口香糖告诉记者,渴了我们就嚼下这个,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在地铁出口处往北十米左右有个自行车停放棚,在这里,也停放着指路队的各种“家当”,各种小盒子里,有创口贴、纱布、针线包、剪刀,还有很多叠得整整齐齐的一元钱纸币。“这些都是为游客准备的”,韩金玲说,外地游客到北京,有的走路时间长了脚后跟磨破了,我们就免费提供给他们;他们没有交通卡,又习惯微信支付没带零钱,我们都随时准备着。

“这些指路人还成了这里的环保员”,家住法华寺附近的方淑华阿姨告诉记者,“别看这个地铁口现在干干净净,原来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原来有人从地铁出来后,由于找不到厕所就转到左侧一个铁门进去随处大小便,又脏、又臭,还有人乱扔垃圾。但是自从义务指路人来到这之后,他们每天清扫,久而久之,这里也变得整洁起来。

“这周边原来还有一些乱摆摊点的小商贩,城管一来他们就跑,非常影响首都形象。”韩金玲说,然而他们也是在指路队的感染下,这些人最后都选择了做正规买卖去了。

祖孙四代齐上阵

无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打,9年来,这支义务指路队从未有一天断过档。唯一变化的就是,83岁的指路人韩日升于2015年去世。

韩日升是韩金玲的父亲,这个家庭祖孙四代都是指路人。记者采访当天,韩金玲的女儿——45岁的陈静告诉记者,她身体不好,但希望通过指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每逢寒暑假 ,陈静的女儿也到这里做姥姥、妈妈的小助手,如今16岁的小姑娘,碰到外国游客问路,都是她上前应答。

其实,指路队中往往都是家人齐上阵,比如刘佩珍、张建国夫妻俩,曹忠和、曹少雪父子俩,还有八旬的陈一山、佟瑞媛夫妻俩,直到进养老院前还都在指路。

“义务指路时,游客看到我们为大家服务这么辛苦,很受感动给我们买水,送来水果表示感谢,我们婉言谢绝,有的游客放下就跑了。”韩金玲说,指路时间久了,就连附近的老人家里有什么事情都找指路人了。有一次,恰逢刘佩珍夫妻二人值班,住在附近的一位80多岁的老人找到指路人说:他家住在光明楼,家里煤气坏了,而且是新买的卡,却怎么都打不着火。刘佩珍安慰老人别着急,张建国当即就给煤气公司打电话请服务人员上门救援。

其实,指路人的工作不仅仅是这些,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韩金玲、刘佩珍等还有各种荣誉证书。原来,他们每周二还去养老院为老人提供义务理发等服务。其实,韩金玲自己也是一位老人,但是为其他老人服务她乐此不疲。

刘佩珍说,她们一开始也不会理发,后来就自己出钱购买理发用具到理发店里学习实践。“我们每个月轮流要去三个敬老院”,刘佩珍说,每次都还要为躺在床上的老人理发时,因为老人不能动,需要一个人扶着老人的头,另一个人理发。老人看到我们耐心地提供服务,都非常开心。

这些指路人还常年向社会奉献更多爱心,有给困难学生资助的,也有给南方水灾捐款的。记者发现,这些指路人手里都有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给他们出具的各类捐款凭证。

如果说义务指路几天并不难,但是9年风雨无阻,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些志愿者?“我们就是想为社会做点事情,提升道德素质,为人民服务,做点好事”,接受记者采访的刘佩珍、韩金玲就说了这样一句简朴的话。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胡笑红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