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汶川地震十周年:这些新科技理念成如今防灾减灾利器

2018-05-13 10:00 编辑:TF0328 来源:北京晚报

汶川地震已过去整整十年。昨天,既是汶川地震纪念日,也是我国的第十个防灾减灾日。在“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的主题之下,新的科技理念正在防灾减灾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蔡文清


 

资料图 甘南摄

在中国地震局,四项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和“智慧服务”,处处体现了科学理念在防灾减灾中愈加重要的作用,这些也都是正在召开的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中专家学者研讨的重要话题,其中一项“韧性城乡”是指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消减风险隐患,切实增强城乡韧性,全面提升我国城乡的容灾能力。韧性本意是受到压力后反弹和回跳的能力。生态学家首次将韧性的思想应用到系统生态学的研究领域,用以定义生态系统稳定状态的特征。后又被引入到工程、经济、社会等广泛领域,内涵得到不断丰富。

其实,“韧性”的概念中国自古有之,它与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朴素自然观一脉相承,都强调要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韧性”还体现在中国古代一些榫卯结构的建筑中,这些建筑在遇到地震时,由于榫卯之间是韧性的连接而非刚性的连接,即便建筑物有所晃动,地震以后仍可恢复原状并且没有被损坏。辽代建设的应县木塔历史上就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烈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但仍屹立千年不倒,就是其卯榫结合、刚柔相济的结构起了决定性作用。

现在,这一概念已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日本在其《国土强韧化行动计划》中将韧性分解为四个目标 : 一是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二是保障国家机能承受巨灾冲击,并维持整个国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三是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共设施安全,最大可能地减少灾害损失;四是尽可能快速实现灾后恢复重建。因此”韧性”可理解为一种能够应对、吸收、适应风险并及时有效地从灾害影响中得到恢复的能力。

“韧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2016 年10月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就曾提出,未来城市的发展愿景是可持续的、韧性的城市,为市民提供基本的健康和良好的环境。

纵观全球,尽管城市在防灾减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仍然不断受到自然灾害的打击,如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在美国登陆而造成新奥尔良防洪堤决堤,城市大面积被淹,1836人丧生,经济损失达750亿美元;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三座反应堆因冷却系统停止工作发生核泄露,险酿成惨祸;2015年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爆发,共发现186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其中38人死亡,近1.7万人接受隔离……

除了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都会给城市的防灾减灾带来不小的压力。

不仅如此,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增强,常规的自然变化与诸如污染排放等人为影响叠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然变化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派生出种种新急性灾害,如光化学污染、海水倒灌等,以及一些慢性灾害,如温室气体排放、受各界广泛关注的雾霾问题,甚至一些过于刚性的防灾工程因对生态系统整体带来影响而导致了其他类型灾害隐患增长,如防洪水库可能增加了上游的水土流失和下游的盐碱化等。

与此同时,与社会的进步相伴随的,还有一些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在显现,例如电脑病毒和网络传播潜在的信息泄露的风险,人工智能潜在的不确定性不可控性的风险等等。

当前我们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有可能达到70%,城镇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人。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扩张、高度聚集的人口和高强度的经济活动,意味着城市面临的潜在风险也在加大,《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曾预测,二十一世纪高温、洪涝、干旱等主要灾害风险加大,城市规模的扩张和人口、资产的点状集聚,对于极端天气气候等灾害风险具有叠加和放大效应。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也将随之加剧。

“十三五规划时期是我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安全保障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翟国方说,当前我国韧性城市规划刚刚起步,应该直面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多重风险因素叠加挑战,把握好关键性机遇,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和构建国家安全体系,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

(原标题:城市防灾减灾 如何应对风险)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