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纪录

60后制陶人放弃生意 北京顺义自建柴烧窑做“匠人”

2018-07-13 14:36 编辑:TF010 来源:北京晚报

眼前这个戴着工作围裙满手泥的人,十有八九会被认为就是一个普通制陶人。但跟随老黄经过荷塘与竹篱, 再路过玻璃暖房里的自耕地,坐在幽静小院的树荫下,才能感受到陶工老黄的不普通。

周末是老黄最忙碌的时候,每一个体验者老黄都手把手教

60后的老黄本名黄琦,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后做过平面设计、开过广告公司,也开过餐厅,生意做的风生水起。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老黄在景德镇看到了柴烧制陶过程,一直有匠人梦想的老黄萌发学习做陶器的念头。征得妻子的同意后,他停掉手头的所有生意,整整两年在景德镇学习陶艺。

为了环保,老黄关掉了自己的柴烧窑,打算寻址另建。

老黄改造的小院让许多城里人来了就不想走。

回京后,老黄用了半年时间终于在顺义水坡村寻得一处三亩地大的院子,便租了下来。他亲自动手改造设计,夯土的墙、原木的屋梁原样保留,池塘花草一应俱全,“拙朴工舍”就这样诞生了。

从湖南收来的织布机摆满一个屋子,浏阳的夏布手艺人谭师傅每个月都会过来工作几天。

老黄在院子里自建柴烧窑,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手艺人梦想。埋头制作柴烧陶器的老黄,作品逐渐吸引了同行的注意。一位日本柴烧大师特意来交流,老黄不经意在微博上的“显摆”竟然吸引了上百名年轻人当天来学习观摩。

染织上色的原料全部来自纯天然。

看到这么多人喜欢传统手艺,于是老黄潜心作品之余专门在周末开了兴趣班,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这项传统手艺。随着更多人对手工艺的喜爱,老黄请来了精工师傅、织布师傅、染织师傅进驻小院,大家互相借鉴、互相探讨,小院的手作产品吸引了不少城里人专程来参观。每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外来的原创手工艺人也可以带着自己的作品来这里展示,如今的工舍已经成为一个手工艺人的平台。

精工师傅朱军原来也经营自己的广告公司,改行做精工手艺后与老黄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朱军如今在工舍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匠人在手工作品中的用心,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最能体会。手艺通过使用才更显价值,这个过程是很温暖的。”老黄和工舍的几位师傅约定作品必须是实用器,他认为作品在使用中才是生命的开始。而他也希望更多人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手艺,哪怕只是消遣。

 

 

来源:北京晚报  安旭东摄影报道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