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封面

中国美术馆:西方艺术盛宴 有这些国际艺术大师的作品

2018-07-23 09:47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近日,“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在京城引起极大反响。来自六十多个国家的二百余件艺术品同时亮相,这在中国美术馆史上实属首次,将其称为“艺术盛宴”一点也不夸张。在短暂的展出期间,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一睹巴勃罗·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安迪·沃霍尔等国际艺术大师的作品。

毕加索 《花瓶旁的男人和女人,半身像》

毕加索 《带鸟的士兵》

这些作品,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艺术家和收藏家的捐赠。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著名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他们捐赠了一百余幅作品,其中就有四幅毕加索的作品。这些捐赠构成了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收藏的基础。

面对这些经典的艺术作品,人们该如何去欣赏?这些作品又蕴含了怎样的意义?不妨跟随本刊,一起来听听艺术家的解读。

1 多情毕加索 情感经历串起画风变化

毕加索(1881-1973)

中国美术馆的“美美与共”展出,汇聚了毕加索、达利、沃霍尔、珂勒惠支等众多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如此重量级的展出,自然吸引了大批孩子和家长前往参观。展出期间,中国美术馆的门前,每天都会排起长龙。更为火爆的是,展出的最后一天,观展的人群排起了长队,人群沿着五四大街往东排,到了路口再向北,然后顺着美术馆东街,一直排到了三联书店西侧。

尽管此次中国美术馆用了好几个厅来陈列展品,但对于这次展出的包括油画、版画、雕塑以及摄影作品在内的两百余幅作品而言,这些空间仍然显得“局促”。

中国美术馆的此次“艺术盛况”,也引起了当代艺术家陈皖山的注意。陈皖山与中国美术馆有特别的缘分。1984年,陈皖山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1985年,刚毕业的他便成为中央美术工艺学院(如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的一名老师。1989年1月,陈皖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创作的人体艺术展,那次展出,在当时同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此后,陈皖山奔赴美国,近距离接触西方艺术的创作理念和实践。2009年,他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不合时宜》个展,通过作品展示了一名在东方文化滋养下的艺术家,多年来对于西方艺术的理解。

提及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美美与共”国际艺术作品展,陈皖山首先谈到的就是毕加索的四幅作品——它们也在展厅中最为显著的位置。

人们对毕加索最为熟知的是他浓郁的立体主义风格。陈皖山介绍,立体主义的形成主要是受到非洲原始艺术和东方艺术形式的冲击,一群不甘守成的艺术家,为了打破了西方古典艺术形式对理性和视觉秩序的教条,在单一画面里对绘画对象釆用了多视点和全方位描述的方法,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众多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启蒙者。“立体主义的主要表现手法一直被毕加索珍视,并在他的不同时期风格中得到使用,本次馆藏展中毕加索的四幅晚年作品,仍然可以找到他多年前立体主义的芳香。”

《花瓶边的男人和女人,半身像》中,男人和女人脸部的正面和侧面,奇妙地组合在一个平面里,而《带鸟的士兵》一画中,士兵的手指像刚学画的孩子一样,指甲画很夸张,手指非常粗,手指长短比例失调,“这些都是毕加索很典型的画法。”

毕加索高寿且多产,一生创作了接近4万幅作品。在学术界,一般将毕加索的创作生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蓝色时期(1901-1904)、粉红色时期(1905-1906)、立体主义时期(1907-1917)、新古典主义时期(1918-1924)、超现实主义时期(1925-1945)以及田园时期(1946-1973)。有趣的是,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毕加索,一生中与很多女人有着非常密切的交往,他与这些女人的交往,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因此,有不少研究者开玩笑说,毕加索每一种新的绘画风格背后,都隐含着一段或浪漫或哀婉的感情故事。

蓝色代表忧郁,1901年至1904年,正是毕加索迷茫、压抑的阶段。1904年,毕加索住进了巴黎蒙马特高地一个叫“洗衣船”的阁楼,在这里,毕加索遇到了费尔南多·奥列维埃(Fernande Olivier),她成为毕加索的模特,两人后来相爱。或许是有了爱情的滋润,毕加索的画笔下呈现出快乐而明亮的色彩。这一时期也成为毕加索的“粉红色时期”。

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野兽派”泰斗马蒂斯,两人也开始了一生的交往。毕加索从马蒂斯那里发现了黑人雕刻,从此迷上了黑人雕刻,并试图将其艺术特色融入自己的作品中。1907年,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诞生,这是他在绘画艺术上新的探险,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毕加索抛弃了此前所有在绘画时要注意的元素——对自然的模仿、古典美、协调的比例以及透视法等。在这幅画面里,画家把这五个人物不同侧面的部位,都凝聚在同一个平面中,把不同角度的人物进行了结构上的重新组合。这幅作品最初问世时,被艺术界主流看作惊世骇俗之作,不少人大骂他鄙俗。但毕加索的探索吸引了不少年轻艺术家的注意,乔治·布拉克就是其中一位。布拉克被这幅作品所打动,他和毕加索一起,致力于立体主义的发展。这幅画之后的十几年时间,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发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领域。《亚威农少女》也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里程碑。

1911年,毕加索邂逅了艾娃·维谷(Eva Gouel),艾娃也激发了毕加索的创作欲望,使得他在立体主义风格的道路上大刀阔斧前行。可惜的是,1915年艾娃得了癌症,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毕加索非常伤心,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他的生活就像“地狱”一般凄惨。

1917年,毕加索在罗马邂逅了俄罗斯芭蕾舞演员奥尔嘉·柯克洛娃(Olga Khokhlova),奥尔嘉也成为他的第一任妻子。据记载,毕加索在给奥尔嘉画肖像时,她提出了非常简单的要求:要看得出是她的脸。与此相应的,毕加索似乎远离了立体主义风格,在他的作品里出现以往不曾有过的主题:宽袍披身的人物和古代神话女神,这便是他的新古典主义时期。

上世纪三十年代,对于毕加索来说,是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1937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格尔尼卡》(Guernica),这是他超现实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1937年4月,德军轰炸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毕加索悲愤至极,决定以这一事件为题材创作壁画,表达自己对战争的抗议。这一时期,毕加索与妻子的婚姻走到尽头。此时,女摄影师、画家兼模特多拉·玛尔(Dora Maar)成为了他的情人之一。在创作《格尔尼卡》时,多拉·玛尔参与并见证了它的诞生。作为摄影师,多拉·玛尔拍摄了毕加索作画的全过程,同时,她作为毕加索的“缪斯”,为毕加索贡献了灵感和形象:在《格尔尼卡》中,为了展现母亲失去孩子的悲哀,毕加索以多拉·玛尔为模特画了一系列《哭泣的女人》。

1946年夏天,65岁的毕加索来到法国南部的小镇瓦洛里斯度假,毕加索开始融合多种艺术风格,作品中逐渐呈现返璞归真的意趣。在瓦洛里斯这个以制作陶艺为传统的滨海小镇(靠近戛纳),毕加索像个孩子一样,沉迷于陶艺的乐趣中。陶艺还给他带来了一段姻缘:72岁时,毕加索邂逅了陶瓷店销售员雅克琳·洛克(Jacqueline Roque)。后来,雅克琳·洛克成为毕加索的第二任妻子,陪伴他走完了人生中最后一段时光。

2 沃霍尔“复制”的世界名画

比原作更受关注

在“美美与共”展厅的入口,有一张色彩鲜艳的人物肖像。虽然作品不大,却是整个展览的起点。这幅作品的创作者和画中人物都非常重要:创作者是著名的“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1928-1987),画中人物则是艺术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本次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不少经典作品,尤其四幅毕加索作品,都是来自路德维希的捐赠。

对于现代艺术而言,沃霍尔是一位不能不提的艺术家。陈皖山介绍,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一位成功的插画师和橱窗设计艺术家。然而,对艺术商机的敏感贯穿他的整个艺术生命。

上世纪六十年代,波普艺术开始在美国流行。波普艺术,也叫流行艺术(popular art),最早起源于二战后的英国,它是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崛起而诞生,后在美国得到积极响应。波普艺术主要宗旨就是以日常生活的影像为创作灵感,来消除美术和流行艺术之间的界限。简单地说,艺术不再只是阳春白雪,普通的物件也有艺术的魅力。当时的美国,艺术作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日常用品。

沃霍尔迅速捕捉到了这一潮流。1962年,他在洛杉矶展出了他的作品:《金宝汤罐头》,作品是32块帆布,沃霍尔使用了素描和印花的手法,在每一块都画上了一个金宝汤罐头。尽管如今这幅作品是沃霍尔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但这幅作品在当时影响并不大。

后来,沃霍尔尝试新的创作风格:丝网印刷。丝网印刷就是在印框内,承印物(纸张或帆布)与印墨之间放一层丝网,通过丝网的网孔漏出均匀或不均匀图像。沃霍尔用丝网印刷制作出的第一张肖像作品就是《金色的玛丽莲·梦露》,他采用梦露的一张海报照片,利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复制”出了一幅作品,没想到的是,这种创作风格受到了极大关注。这也成为沃霍尔丝网印刷名人肖像系列的开端,他为众多风云人物制作了肖像画。

陈皖山说,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彼得·路德维希肖像》是沃霍尔最成功的名人肖像系列作品之一,悦人的蓝中带灰背景色,丝网印制的人物肖像摄影通常都是他自己的作品。最后的点睛之笔则是他拿手的素描勾线,潇洒地在画面散步。

沃霍尔的这一组合技法后来被他用来复制世界名画,大众对沃霍尔“复制”作品的喜爱远胜原作,以至于世界各大博物馆对沃霍尔的光临都忌惮万分。他的《彩色蒙娜丽莎》就是在世界名画《蒙娜丽莎》黑白复制品的基础上,利用丝网印刷制作而成,复制品的尺寸或者被放大,或者涂上了不同的颜色,最终变成了属于沃霍尔的艺术作品。沃霍尔以此来告诉人们:一件艺术作品并不一定要独一无二才行。这种全新的创作方式,加上独特的社会思潮,沃霍尔的丝网印刷在商业上取得了极大成功。

1986年沃霍尔创作的《六十幅最后的晚餐》,是他利用名画创作的最杰出作品之一。当时的沃霍尔已是如日中天,有人向他提议,以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为基础进行创作。沃霍尔接受了这一提议,创作出超过100个版本的《最后的晚餐》。1986年,在米兰的恩宠圣母教堂对面,展出了沃霍尔创作的22幅不同版本的《最后的晚餐》。值得一提的是,米兰恩宠圣母教堂正是达芬奇原作的所在地。在展出时,有三万人前往观赏沃霍尔的作品,一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

沃霍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想成为一台机器”,他的工作室也以“工厂”命名。他意图通过这种创作方式表达他一以贯之的观念:艺术家不再是天才的个人,而是文化工业中的生产者之一。沃霍尔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实践成为波普艺术的引领者。

沃霍尔创作的路德维希肖像

3 《笔架》见证熊秉明与杨振宁的友谊

熊秉明(法国)的《笔架》

中国美术馆展出的路德维希肖像,是1980年沃霍尔为他创作的系列肖像中的一幅。当时的路德维希已是鼎鼎大名的艺术收藏家,不仅如此,路德维希与波普艺术还有深厚的渊源。

彼得·路德维希1925年出生于德国科布伦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企业家家庭,从小路德维希就被艺术深深地吸引。二战后,在美茵茨学习早期艺术史、文物鉴定与哲学的路德维希,结识了伊蕾娜·莫恩海姆,他们成为一生的伴侣。

路德维希夫妇早在大学时期就开始收集艺术,其艺术收藏几乎是一部数千年的艺术发展史:不仅有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以及中国古代的陶瓷,还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巴洛克艺术,甚至还有世界各地的当代艺术。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路德维希夫妇就对美国的波普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当时,波普艺术还备受争议。路德维希夫妇通过发现和收藏罗伯特·劳森伯格、安迪·沃霍尔、罗伊·里奇特斯坦等人的作品,对整个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路德维希夫妇以深刻的艺术洞察力和判断力,关注那些成长中的艺术家,波普艺术是著名的一例。在更早的时候,路德维希夫妇还对毕加索的作品钟爱有加。1950年,路德维希完成他的博士论文:《毕加索的人物画是当代人生活感情的表述》。当时,毕加索的艺术作品还未像当今受到世界关注,路德维希夫妇一生共收藏了八百余幅毕加索的绘画和一百多件毕加索的其他艺术作品,路德维希夫妇成为世界上收藏毕加索作品最多的私人收藏家。

上世纪90年代,路德维希夫妇来到中国,收藏了一大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成为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最早的西方收藏家之一。1996年,路德维希夫妇无偿向中国美术馆捐赠89件(117幅)艺术品,填补了中国美术馆国际艺术品收藏的空白。

当时,中国美术馆将捐赠的作品展览设在一楼的西大厅,并将这个大厅命名为中国美术馆“路德维希国际艺术陈列馆”。遗憾的是,路德维希最终没能看到他的藏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展出前几个月,路德维希因突发心脏病逝世。

在此次国际艺术展览中,除了路德维希夫妇捐赠的艺术品,还有一件非常珍贵的艺术品,其创作者和捐赠者都引起了众人的注意。这件作品那就是法籍华人艺术家熊秉明(1922-2002)的雕塑作品《笔架》,捐赠者是杨振宁和翁帆夫妇。

熊秉明的父亲熊庆来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1944年,熊秉明从国立西南联大哲学系毕业,1947年,赴巴黎大学攻读哲学。不久,被艺术吸引的熊秉明放弃了哲学博士论文的攻读,转入学习雕塑。此后,熊秉明旅居法国五十余年,创作了许多蜚声国际的艺术作品。

熊秉明小的时候,跟随父亲从南京到北京清华园,再到云南,他的同学和邻居中有许多也是大学教授的子女,杨振宁就是其中一位。杨振宁与熊秉明在清华园时是邻居,两人也是“发小”,此后两人的交往超过七十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中展出的《笔架》,是熊秉明专门为杨振宁创作的,作品的背后还有两位先生名字的缩写。2016年,杨振宁及夫人翁帆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熊秉明的三件雕塑作品:《笔架》、《骆驼》和《马》,后两件是熊秉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创作。

4 欣赏艺术作品需要体会和揣摩

达利(上图)及其《农牧神人头角》(下图)

进入中国美术馆,人们会被两尊形态各异的雕塑所吸引。凑近一看,都会忍不住惊叫:“这是达利的!”是的,这正是西班牙著名当代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的杰作(1904—1989)。2014年,收藏家黄建华将这两件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陈皖山对达利的这两件雕塑印象颇深。他说,达利是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超现实主义以梦幻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穿越为乐,创造出令人观止的视觉体验。达利一生涉猎多个领域,但是以二维作品为主,馆藏作品里的两件雕塑是达利为数不多的三维立体作品。“三维、材料和故事,在达利手里如烹小鲜。”靠近美术馆大厅的一座是《农牧神人头角》,达利在1973年创作。它展现了罗马神话中牧神的形象。达利在一个看似畸形的形象上赋予了人类的同情心,展现出了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特征。另一件作品则是《圣塞巴斯蒂安》,它以天主教圣徒塞巴斯蒂安为形象,达利凭借雕塑的特殊表现力,塑造了视觉上的不稳定,更具艺术张力。

在展出中,陈皖山提到了大卫·霍克尼的《横渡大西洋》。“霍克尼是一位思索型艺术家,他珍视的是符号和图像在画面里的运用,同时他也喜欢把写实透视的手法巧妙地组合进非写实的画面里,从而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视觉游戏性质,他的风格自成一家,被称为‘霍克尼风格’。”

另外,霍克尼还喜欢生活中的一些细微题材,《横渡大西洋》便是一例。这幅画创作于1965年,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霍克尼虽然是英国人,但他在洛杉矶生活和工作,这幅画记录了他横渡大西洋时的情景。陈皖山指着画面中那些密集的弧形图案说,弧形具有一定的力度,霍克尼用它来形容海浪。

霍克尼的思考方式“非常另类”。他的作品横跨了各种媒介,从单纯的绘画到风格独特的照片拼贴作品,从装置艺术到歌剧舞台设计均有涉及。上世纪八十年代,他还对中国传统卷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让从小受西方焦点透视影响的霍克尼大受启发。近几年,霍克尼还尝试运用iPad进行创作。在他看来,凭借手机能让绘画回归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因为在不同时期,铅笔和画笔也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

面对两百余件经典作品,陈皖山强调,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能条分缕析地去解读,也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适合这样去剖析,更多的作品需要观展自己去体会和揣摩。为此他打了一个比喻,“相机包装盒都附有使用说明书,即便是如此详细的说明,大家都不一定能看明白,艺术作品更不能这样去解读。”

陈皖山说,路德维希夫妇以及许多爱国人士的捐赠,奠定了中国美术馆国际艺术作品最初的收藏,虽然收藏的并不是这些艺术大师们最好的作品,但也是他们有代表性的作品。他相信中国美术馆以后会收藏更多更好的作品。

对于此次国际艺术作品展,陈皖山认为非常有必要,“艺术是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活动,跨越国界的艺术作品,能向人们展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时代的人,对艺术、对自身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些艺术作品,人们能发现: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总是充满光辉,人性的伟大能够超越时代、民族等诸多限制。” 姜宝君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