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封面

APEC长假京郊游美食盘点之昌平:康陵吃春饼 上口驴打滚最正宗

2014-10-24 11:48 编辑:TF001 来源:网络

2014年10月24日,许多到京郊去的游客是为了赏景和体验休闲的生活方式,其实,京郊也是一个品尝美食的好地方。山水滋养的京郊四季都有丰富的食材:春天的芥菜、香椿叶、花椒芽儿;夏天有莲子、大桃、玫瑰花;秋天有开河鱼、核桃;冬天有羊肉、柿子。无论往哪个方向都能找到当地美食:南有大兴的宝葫芦鸭,薛营涮羊肉,北有延庆的火勺、上口驴打滚、挂甲峪小锅饽饽、康陵的春饼,西有斋堂的炸干菜、核桃宴。东有永乐镇的山药宴。新鲜的食材加上当地代代相传的手艺,造就乡村独特的美食风味,不到当地您可吃不上这一口。

傅洋-春饼宴

昌平:逛十三陵吃康陵春饼

二月二龙抬头,也是家家户户都要吃春饼的日子,称之为“咬春”。 在每年俗称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习惯吃春饼的北京人,都会云集到昌平康陵村吃春饼。于是,康陵春饼也就演绎成了一道名吃,一年四季,来这里寻春饼的都大有人在。

在这里吃春饼的那次是和朋友路过,饥肠辘辘时一抬眼正看见春饼的招牌,眼前一亮,就是它了。春饼宴一上桌,就是满满一桌子盘子,炒豆芽、菠菜粉丝、摊鸡蛋、酱肘子、松仁小肚……卷饼的菜没有死规矩,都是各式各样,看各人口味,然而人们最喜欢的、常吃的,也大抵就是这几种了。一见热气腾腾的菜,朋友就拿起了筷子,刚上手夹菜就被店家大姐拦住了:别急,还没上饼。

春饼的饼是最讲究的,要现烙现吃。春饼是双层荷叶薄饼,可以从中揭开成为两层,说“薄如蝉翼,白如翠玉”一点不夸张,因此揭饼也是个技术活,揭不好整张饼就不能用了。吃的时候在薄饼面上涂一道甜面酱,卷上葱丝、酱肘子、各色蔬菜等,就可以开始吃了。

对于没吃过的人,第一次吃是有点狼狈的,可能有人将菜包得太多,结果卷不成样,吃的时候菜漏了一手。我光顾着自己吃,忘了朋友是外来客,第一次吃。一看,果然他正在和春饼较劲,像叠包袱一样往里面卷菜,怎么也包不上。刚卷上,吃到时又漏了一手。忍着笑,教朋友将饼摊在盘子里,涂上一层甜面酱,码上葱丝,再加上小肚、酱肉,按照一竖行码上菜,用筷子夹着薄饼往里卷,然而筷子一抽,底下的饼折起来,用手托着饼卷吃就行了。

听内行人讲,春饼光是肉菜的讲究就多,以前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

村里人告诉我,这里的春饼也叫正德春饼,是有点来历的,它的发明人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据说明朝第十代皇帝朱厚照生性贪玩,喜好游山玩水,连吃饭都觉得耽误了时间。随从为了让皇帝吃得简便,就准备了这种薄饼,卷上酱、菜和肉,几口就吃下去一张饼,非常方便。皇帝吃后龙心大悦,就将这种吃法带回了京城,成了一道皇家快餐。

吃完了春饼,我建议您可以在村子周围转转,村正中央有一棵800多年的老银杏树,村监墙北有两棵500多年的槐树,枝繁叶茂,皆为国家一级保护树木,村中还保存大量的明朝老墙,许多砖块烙有明朝的烙印。另外,十三陵离村子也不远,可以一并游览一下。

GO提示

公交:市内从德胜门乘345慢车、345快车、919路到昌平南大街转乘昌平55路(康陵方向)直达。

自驾:驾车从京昌八达岭高速公路13C出口出随即在昌平西关环岛第三个出口(十三陵方向)往十三陵长陵西行4公里即到。 这里有30家农户都可以吃到春饼宴,人均30至50元。

昌平:上口才有正宗的驴打滚

上口驴打滚

天气一凉,常常能在点心铺子、街边小摊看见有人卖驴打滚,透明干净的玻璃柜里圆滚滚的驴打滚外皮沾着黄豆面。驴打滚萌萌哒,又小巧可人,咬上一口有点糯,但吃过之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并不想再吃第二次,直到有一天吃到了正宗的上口驴打滚。

上口村位于昌平区十三陵镇的西北部,地处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保护区内,是守卫十三陵的十个边城之一。108国道沿村而过,一路上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林木覆盖率高达94.6%。村西北的马武寨山海拔400多米,站在山顶可以看得到三道汉长城的遗址。晴天的时候,登上山顶可以远眺十三陵。村子东北方向是新修的登山步道,春季赏花,秋赏彩叶,四时美景都不同。由于上口地势起伏,沿途树木葱郁,不少自行车骑行爱好者也喜欢到这儿来。现在恰是赏彩叶的时节,开着车穿行在宽阔的马路上,两侧树叶簌簌落下,就像电视里的汽车广告一样浪漫。

相传一千五百年前,东汉大将马武曾在上口屯兵,时刻准备抵御关外之敌。将士们驻守深山,经常食用山中的黄米面蒸馍,时间长了就出现厌食现象。一天,马武忽然看到,驮运粮草的毛驴在休息时就地打滚,浑身沾满了黄土。马武灵机一动,叫伙夫在黄米面里卷入红豆馅儿,再把黄豆炒熟碾成粉末,像毛驴打滚一样把蒸熟的黄米馍滚上黄豆粉,切成均匀块儿,既好看又好吃,士兵们争相食用。后来,大家就把这种食品称作“驴打滚”。现在,当地的村民把马武寨当成了招牌,搞起了红火的民俗旅游,这现做的驴打滚也成了游客必点的美食。

最传统的驴打滚是把黄米面用大火蒸熟,趁热扭下一小撮擀成薄面皮,把炒熟的黄豆面伴着红糖均匀地撒在高粱面皮上卷成卷,再用刀把面卷切成均匀的小块儿,最后再撒上一层黄豆面装盘。此时的驴打滚还带着余温,这温度恰好把里面的糖心融化几成,但并未全部融化,咬一口软糯香甜,砂糖的质感还在,跟街边买的驴打滚根本不是一个味道。现在的驴打滚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口味,上口的民俗户又开发出枣泥馅、红豆馅、糯米面的新式驴打滚,都是现点现做,端上桌的时候温度刚刚好。

现在上口村发展民俗旅游,围绕着驴打滚开发了整套的驴打滚宴席,35元一位,民俗户统一穿着蓝布衣服上菜,连菜单都是经过独特设计的。

GO提示

地点:昌平区十三陵镇上口村,民俗户家家做得正宗驴打滚

现在正值秋季赏彩叶时,不妨挑个周末驱车北上,欣赏沿路风景,品尝当地美食。

昌平豆腐宴

俗话说:肉生痰、鱼生火、吃了豆腐保平安。如今讲究吃素的人越来越多,豆腐也成为流行的食物。在昌平区崔村镇真顺村就有豆腐宴。除了传统的白色豆腐外,还有不多见的绿色和黑色豆腐。

这里的豆腐宴中的每一道菜看似菜肴,实则都是豆腐制作而成,而且这里的菜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锅仔豆腐,酿豆腐。有食客留言说:“从锅碗瓢盆的交响曲声中,从煎炒烹炸熘的火候中,你看到的是一件件艺术品,它源于生活,它更来自巧妇的心思,我们吃的不仅是豆腐。”

GO提示:如果想亲口品尝豆腐宴,可乘坐轻轨13号线龙泽站下车、换乘21路真顺村站下车向北步行500米即可。自驾车从八达岭高速公路13B出口,沿昌平南环路向东八公里即到崔村镇。真顺村不仅豆腐宴出名,还有片红苹果园,据说是京北最大的林果园区,到这里不仅能采摘苹果,还能欣赏美景——北依绵绵群山,山上种植着黄栌、元宝枫、油松等观赏树木,正是看秋叶的时候。

昌平饸饹宴

饸饹这两个字虽然难读,却是不少吃货心中的美食在昌平长陵村就有永乐饸饹宴。

长陵村的永乐饸饹宴与明永乐皇帝有一定的渊源,永乐七年,朱棣到黄土山(现在长陵所在地)考察安葬地形,途径康家庄时,见村口大核桃树下垒着一个大灶,灶上架着一口一次能炖下一头猪的大铁锅,下面炭火熊熊,锅里滚开的水冒出白白的蒸汽,再往上面有一个木头架子。朱棣小声问道:“那是什么?”随行礼部尚书赵羾说:“爷,那木头架子是饸饹床子,这儿是间饸饹馆。”掌柜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见二位衣着光鲜华美的客人进了他的小馆,便格外殷勤、卖力。掌柜那轧面、挑面、浇卤等一连串的动作将朱棣看呆了,再加上饸饹和各种山野菜的香味儿顿时让朱棣胃口大开,转眼间一大碗饸饹便被他吃了下去。

在回宫的路上,赵羾问朱棣:“饸饹的味道怎么样?”朱棣一边咂摸着滋味一边说:“好吃,比御膳房的山珍海味都好吃。”赵羾告诉他:“这不是一般的饸饹,您吃是用荞麦轧的,还有用玉米、高粱、小米等各种粗粮做的呢。”朱棣一听兴趣更大了,就令赵羾收集各色饸饹,品尝后甚是喜欢,并将饸饹定为皇家贡品。遂后,朱棣封黄土山为天寿山,并于永乐七年五月,在黄土山营造陵寝。康家庄也从此改名为长陵村。而饸饹的加工工艺在长陵民间的发展愈加成熟,直至传承到现在。

每逢佳节各家都有吃饸饹的习俗,寓意和和美美,健康快乐。那么饸饹是什么?其实它也叫河漏,是将玉米面小米面、荞麦面或其他杂豆面和软,用饸饹床子把面通过圆眼压出来,形成小圆条。比一般面条要粗些,但比面条坚、软,食用方式和面条差不多。豆面有时候需要加入面丹来调节面的软硬度和口感。

GO提示:在昌平境内搭乘昌55路可以到达。长陵村东依山,西邻长陵,南接景陵村,村因陵而得名,长陵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陵墓,在明十三陵中营建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建筑保存完好,食客可以吃完永乐饸饹宴再去参观。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孙文文 傅洋/文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