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军事

制裁俄罗斯致枪王难买 枪迷狂抢购致AK-47价格高涨

2015-07-12 11:38 编辑:TF007 来源:网络

2015年7月12日,这个7月,美国的枪械迷可以在BigRockSports、EllettBrothers等户外体育运动用品店买到本土制造的美版AK-47步枪了。这是美国首次自行制造这种有“世界枪王”之称的俄罗斯经典枪械。自去年7月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禁止进口俄制武器以来,美国的枪械迷就开始疯狂抢购市面上仍在销售的俄制AK-47步枪,有些人甚至把AK-47当成投资品买入,使得这种“全球最流行的武器”销量大增,价格一路高涨。

q33

美国对俄罗斯的军事制裁引发了美国枪迷对俄制AK-47的疯狂抢购。为了应对供不应求的局面,美国主营进口俄罗斯武器的俄罗斯武器公司不得不转型做起制造商,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建起工厂和生产线,设计制造面向本土消费者的美版AK-47。 

【美版神枪】 

今年上半年,在拉斯维加斯一场盛大的军火武器展上,美版AK-47步枪首次亮相。制造商美国卡拉什尼科夫公司一名销售经理认为,枪迷会喜欢上美版AK-47,因为其“融入美国创新元素,品质更佳,价格更优”。 

隶属于俄罗斯武器公司的美国卡拉什尼科夫公司在网站上打出广告语:“俄罗斯传统,美国创新”。公司公布了多款美版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和猎枪的照片和技术参数,但没有标明售价。 

这家公司宣称,设计特点上,美版AK-47以俄制经典AK-47步枪和猎枪为基础,对枪管和枪膛采取渗碳表面硬化处理,以延长武器使用寿命,增强抗腐蚀性。枪管经过特殊处理以适配枪口制退器和消焰器。枪栓和枪栓联动座进一步优化,使操作更为流畅。 

在生产工艺上,先前所有铸造的零配件如今都采用数控机床设计制造,部件之间咬合更紧密,装配更完美。活动部件之间空间更小,使用手感更佳,扳机更灵敏,射击更精准。 俄罗斯卡拉什尼科夫公司先前表态,不反对美国在本土制造卡拉什尼科夫步枪,但俄方不参与美方的设计和制造。 

俄罗斯武器公司是俄制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在北美的唯一进口商,去年从俄罗斯进口20万支卡拉什尼科夫步枪,销往美国和加拿大。美国对俄制裁生效后,这家美国进口商遭受重创。公司首席施行官托马斯·麦克罗辛曾向媒体大倒苦水:公司被迫跟俄方终止生意,“根本不能通电话,更别提谈生意”。 

【无可替代】 

q32

AK-47是全球使用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突击步枪,估计产量超过1亿支。而全球冠以AK-47称谓的步枪当中,大约9成是仿制品,仅有1成为苏联或俄罗斯制造。虽然俄制AK-47一直被“山寨”,但从未被超越。在不少美国枪迷心中,俄制AK-47的地位无可取代。它价格平民,用起来顺手,简直可以传世,永远是“最好里面的最好”。

俄罗斯“AK-47之父”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的的女儿叶连娜对于美国自行制造AK-47的方案显然不太高兴。她先前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说,美国这一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市场对AK-47依然有巨大需求。不过显然,“我们(俄罗斯)的武器应该属于我们自己”。 

电影《战争之王》中,尼古拉斯·凯奇扮演的军火贩子尤里·奥尔洛夫对AK-47下过一段经典判词:在苏联庞大军火库中的所有武器里,没有一种像AK-47或者卡拉什尼科夫更赚钱。仅重9磅,锻钢与夹板的优雅融合,不会断裂、卡壳或过热。哪怕被泥沙遮住,依然可以开火。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步枪,所有战士都爱的武器。 

【杀伤武器】 

因其简单可靠、易于维护的优点,AK-47早已成为各种正规军、游击队、黑帮集团乃至贩毒团伙最常用武器,其经典香蕉形弹匣几乎成为死亡隐喻。它是唯一列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常规武器,全球每年约25万人死在AK-47枪下。 

2013年12月,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去世。他生前曾致信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表达对自己所设计枪械造成杀孽的困惑。 他在信中写道:“我的精神痛苦无法承受。我一直有一个未解疑问:如果我的枪夺走人们的生命,那么我是否对人们的死亡负有罪责,即使他们是敌人?” 

基里尔在回信中说,东正教会有明确的立场,即“当武器用来保护祖国,教会支持武器创造者和使用它的士兵”,卡拉什尼科夫设计这款枪是为保卫祖国,而不是为了如今的恐怖分子。

网络上流传着不少关于AK-47的段子。一种说法是,AK-47的正常价位在230美元至400美元之间,这个价格已经成为评判地区暴力冲突水平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如果某一地区的AK-47售价高于这一全球零售价,说明这一地区将面临动荡,如果低于这一价格,说明冲突趋于缓和。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