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笑指星河论古今 春秋时期也有“国际峰会”?

2016-09-09 12:00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诸侯之间常常进行会谈,有时还会进行盟誓,称为会盟,这就是当时的国际峰会。有的峰会,是在两国之间进行的,也有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峰会,有多国参与,我们今天介绍几次比较重要的多国会盟。

作者:赵孟


10

 葵丘会盟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里的第一个。他将齐国治理得很好,然后利用齐国的军事实力,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号称“九合诸侯”。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前651年的葵丘会盟。因为齐桓公鼎力支持周太子郑,太子才得以顺利继位,是为周襄王。襄王为了表达感谢之情,专门派人与会,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车马,这是周天子对于诸侯的最高级别的奖赏。通过这种形式,周襄王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让他可以专征伐,号令诸侯。

葵丘会盟的盟辞很有意思,有五个主要的条款:一是诛杀不孝之人,不要改变已确立的太子,不要以妾为妻;二是尊重贤能之人,培育人才,以表彰有德行的人;三是敬老爱幼,不忘来宾和旅客;四是士不能世世为官,官吏不要身兼多职,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可独断专行地杀戮大夫;五是不要故意构筑堤坝专享水利,不要阻止别国人来采购粮食,也不能不报告盟主就自行分封土地。盟辞最后总结道:“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从以上条款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是对国际秩序和各国国内政治都提出了一个总体的行为规范。诸侯们郑重其事地确定这些规范,正是因为当时周礼已经开始崩坏,诸侯不守传统礼法的行为越来越多,造成了许多国内动乱和国际纠纷。所以齐桓公要重新确立一些基本政治原则的权威性。还有许多条文,应该是齐桓公治理齐国的成功之道,他也乐意与各国分享,以此来体现出齐国的制度优越性。这样,齐桓公不仅仅靠武力获得了霸主的地位,又通过会盟确立了意识形态上和制度上的优势,最终形成了以齐国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向戌弭兵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霸主,在齐桓公之后,晋文公又兴起了。前632年,他率领晋军在城濮之战中击败楚军,并在践土(今河南花园口黄河北岸)修筑王的行宫,把俘虏献给周襄王。周襄王亲自与会,策命晋文公为 “侯伯”,也就是霸主。晋国由此取得霸权。

南方的楚国不断吞并周边小国,实力越来越强大,向北扩张,与北方的晋国争霸。两个超级大国各自纠集小兄弟,多次发生战争。战争的巨大消耗让大家都吃不消,于是在前579年,晋国与楚国在宋国华元的撮合下,在宋国都西门外订立和平盟约。双方代表并不是国君,而是两国的执政大臣,晋上军帅士燮与楚公子罢。这说明春秋各国政权已经下移,也就是孔子说的“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盟约规定晋﹑楚不以兵戎相加,同心协力维护世界和平,共救灾危,互派使节,加强来往。但正如春秋时期的大部分盟约一样,这次的盟约很快就被撕毁了。4年后,两国为了争霸,在鄢陵发生大战,楚国战败。

晋、楚两败俱伤,实力都开始衰弱,此后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到了前546年,终于又迎来了一个和平的历史机遇。这回在中间撮合的又是宋国人。宋国的左师向戌,是个天才的外交家,他在双方之间极力奔走斡旋,再次请求弭兵,也就是停战,消弭兵灾。诸侯们也早就厌倦了无休无止的战争,都乐见其成。于是这一年的七月,晋国的执政大臣赵武、楚国的令尹屈建等各国大夫及小国君主于宋都蒙门外订立弭兵之约。楚国人在外衣里面穿了皮甲,想要伺机进攻晋军。但是晋国人有了准备,楚国人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晋、楚两国都争先歃血,想要压对方一头。后来晋国主动退让,让楚国人先歃血,这种风度反而获得了与会诸侯的称赞。

与会各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承诺为世界和平共同努力。这次会盟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史称“向戌弭兵”。晋国当时权臣之间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内部不稳,所以并无心思与楚国进行大规模战争。而东边的吴国在晋国的支持和援助下迅速崛起,成为楚国的心腹大患。楚国不愿意两面受敌,所以也不想与晋国在中原开战。在此之后,与会国之间停止了战争十多年,其中晋﹑楚两个霸主则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

黄池之会

春秋末期的黄池之会,是一次颇有戏剧性的会盟。吴王夫差灭越之后,骄傲自满,想要当天下的霸主。前482年,鲁哀公、晋定公与夫差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会盟,周王也派单平公做代表参加。夫差很看重这次会盟,为了炫耀军威,他率领全国精兵倾巢而出,北上中原,结果造成国内空虚。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就趁机进攻吴国,大败吴师,俘杀了吴国太子友和许多贵族,攻入吴国首都。吴国人去向夫差报告,夫差大吃一惊。他害怕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亲自用剑砍杀了七个人灭口。

七月六日这一天,正式举行会盟大典。吴国、晋国争先歃血,因为先歃血的一方就是盟主。吴国人说:“我们是吴太伯的后代,从周室来说,我为长。”晋国人说:“从晋文公以来,我们一直是霸主。姬姓系统里面,我们当然是最牛的。”晋国赵鞅找司马寅商量说:“天将晚了,还争不出一个结果来。大事未成,是我们两个臣子的罪过。我们整军列阵,威胁吴国人,如果他们也强硬的话,就拼死一战。这样谁先歃血就必然有结果了。”司马寅说:“别着急,先让我去观察一下。”

从吴营回来之后,司马寅对赵鞅说:“吃肉的人,脸色不会发黑。现在吴王脸色乌黑,难道是国家被敌人战胜了吗?或者太子死了吗?而且吴国是东南蛮夷,轻薄浮躁,不能忍耐太久,请您稍微再等等。”后来谁先歃血了呢?史料有不同的记载,有说吴王夫差的,也有说晋定公的。无论如何,夫差这次逞强,是个很不明智的行为,只是争了一个面子,而丢了里子。他在黄池之会后匆忙带兵回国,国家已经残破,士气沮丧,迫不得已,只得与越国议和。越王勾践没有再给夫差重新喘息恢复的机会,继续发动进攻,终于在前473年灭亡了吴国,夫差自杀。

战国的会盟也不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次让蔺相如大放异彩的秦、赵渑池之会。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也有过几百年的分裂,却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么多诸侯会盟的事情了。相比之下,春秋战国历史在这方面更加好玩一些。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